到西部去,到邊疆去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一千多年前的李白感嘆征客路途遙遠的邊疆之苦,今天的人們卻可以乘坐著國產客機,躍天山、入荒漠、略戈壁、經草原,翱翔在祖國的藍天。
試飛人來到了新疆,來到了這片瓜果飄香的土地。在新疆,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試飛工程有限公司不忘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國產大飛機的殷殷期許,建設新疆大飛機氣象創新中心,以研促建、以研促用、以研促飛,切實提升新疆地區氣象預測能力,保障國產民機在疆安全順暢運營。
為能力建設“搭台”
“2024年7月24日喀什大部出現微到小雨。”
“最大累計降水量為21.4mm出現在疏附縣木什鄉。”
“上述區域同時出現5級以上北陣風。”
這樣的頻繁氣象提示是新疆大飛機氣象創新中心的工作日常。
氣象創新中心“邊搭台”、“邊聚力”,建立新疆地區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大平台”,與新疆氣象局、新疆大學、新疆機場集團、民航氣象中心、成都航等開展密切合作,建立天氣會商,靠前獲取共享信息資源,為新疆地區氣象預報打好“地基”。
新疆氣候類型多樣,天氣狀況復雜,南北疆緯度跨越15度以上,“三山夾兩盆”的獨特地貌高低起伏大,同一地區不同海拔的垂直地貌也有著鮮明的區別。“火熱”的吐魯番、干旱的塔裡木盆地、風沙陣陣的阿拉山口、壯闊的冰川雪嶺、幽靜的森林山泉、優美的草原牧場,都是氣象人攻堅的“戰場”。以喀什地區為例,氣象創新中心與喀什氣象局建立喀什地區預報預警信息共享模式,共享次日氣象預報、危險天氣預警信息,定時定點做氣象提示的“喇叭”,遇到情況第一時間提醒至航司,規避強降水、大風、冰雹等危險天氣,讓飛機起飛安安全全、著陸穩穩當當。不僅如此,氣象創新中心還利用線上小程序實現部分天氣預警功能,手機微信端實現預警信息的快速共享及轉發,讓天氣預警觸實時、便捷、高效。
為創新攻關“出題”
如果說氣象預報是新疆大飛機氣象創新中心的基礎日常,那創新課題和人才的推動就是氣象創新中心的“腦力競賽”。氣象創新中心承擔著研究、出題、創新、人才發展的“大腦培育功能”,持續推動一批課題的創新、一批人才的發掘。公司創新發布針對新疆大飛機氣象創新中心的項目管理規定,積極推動多項課題的立項、研究和評審,針對新疆氣候保障的重難點為科研人員“出題”,通過一批大風、沙塵、積冰、顛簸等關於航空天氣預警的重要課題,推動科研課題成果落地,向業務化、實戰化方向發展,讓科研人員不僅“胸中有丘壑”、“紙上有千言”,也要“實戰有成績”。
氣象創新中心重視“人才”這一創新的“核心中樞”,通過產教融合引進專業人才投身新疆地區氣象能力建設,對人才的激勵落到實處、幫助幫到實處、機會給到實處,成立青年工作室幫助青年人才成長,以培訓、校企合作等方式,讓在疆人才能夠“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氣象專業工程師也為一項項“出題”上交圓滿的“答卷”。創新一批課題、培育一批人才,進而落地一批裝備、建設一批站點,在這四個“一批”中,新疆大飛機氣象創新中心在新疆地區的氣象能力建設由“量變”走向“質變”。
為協同發展“牽線”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新疆大飛機氣象創新中心的理事會匯聚各家單位,具有獨到的資源優勢。氣象創新中心把握好這個“中間人”優勢,“牽線搭橋”、協調會商,協調各單位共同推動產業鏈發展。
新疆大飛機氣象創新中心的理事會單位包含中國商飛公司、新疆氣象局、新疆大學、民航氣象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石河子大學、新疆機場集團等。自成立以來,氣象創新中心多方走訪、互動交流,發揮各自“長處”,理事會單位增進對大飛機事業的了解,推動多個設備、項目、產品落地,讓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
氣象業務共享平台的建成就是理事會單位共同“牽線搭橋”的結果。在客服新疆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10月,氣象業務共享平台在烏魯木齊完成辦公室搭建,初具規模。各理事會單位為了氣象業務共享能力建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氣象業務共享平台引接民航氣象中心全國所有民用機場的自觀數據、預報模式等數據,為氣象業務共享打好“數據地基”﹔引來上海氣象局國家級自動站觀測資料、預報產品,為氣象業務共享做好“產品打樣”﹔將新疆空管加入會商系統,引接全疆機場天氣會商,為氣象業務共享加入“交流碰撞的火花”……截止目前,該場所已具備開展天氣預報制作、天氣會商、學術交流等功能,后續可作為新疆運營氣象保障的“前線指揮所”,帶動新疆地區氣象能力建設產業鏈協同發展,為了全疆航空氣象保障發光發熱。
新疆大飛機氣象創新中心的諸多工作還在起步,走好了第一步,還有無數的挑戰等著無畏的試飛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新疆這篇美麗的土地上,不斷有試飛人開拓進取,不斷書寫著屬於大飛機事業的傳奇。(作者:陸野 單位: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試飛工程有限公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