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重歸上海,體量是23年前的三倍,打造世界巡演中國大陸唯一一站

“非常激動見証音樂劇《悲慘世界》回歸上海,它至今在倫敦桑德海姆劇院上演,一票難求。”制作人卡梅隆·麥金托什說,“2025年《悲慘世界》誕生40周年之際,我們重返中國,意義非凡。” 2025年11月4日至12月28日,音樂劇《悲慘世界》將重訪上海大劇院,推出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這是其世界巡演在中國大陸的唯一一站。12月24日,演出開票,除限時早鳥優惠,還首次推出“改簽”功能,讓觀眾無憂購票。
“23年前,《悲慘世界》首次在上海演出便創造歷史,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中國聽到那些熟悉的歌聲再次響起。” 卡梅隆·麥金托什說。《悲慘世界》將在上海帶來一連8周64場演出,體量將是此前的整整三倍,這反映出國內音樂劇市場成長和外方團隊對上海演出市場的信心。今年9月,《悲慘世界》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在英國貝爾法斯特開啟世界巡演,8月上海站出品方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搶先宣布,《悲慘世界》闊別上海23年后首次回歸,從一年引進一部經典音樂劇,到如今好戲“天天演”,為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提供了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助力文商旅融合發展。
取材於維克多·雨果同名小說,由阿蘭·鮑伯利和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創作,卡梅隆·麥金托什制作出品的英文音樂劇《悲慘世界》,1985年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首演,不僅是倫敦西區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還到訪53個國家及地區的442座城市,擁有22種語言版本,吸引超過1.3億觀眾,斬獲180余項戲劇大獎。《我曾有夢》(I Dreamed a Dream)、《形單影隻》(On My Own)、《帶他回家》(Bring Him Home)與《日復一日》(One Day More)等經典唱段膾炙人口。
《悲慘世界》
2002年6月,作為第一部引進中國大陸的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在上海大劇院連演3周21場,創下當時全國演出市場場次和票房紀錄。《音樂之聲》《劇院魅影》《獅子王》等經典音樂劇紛至沓來,不僅開拓了上海乃至中國觀眾的視野,也促使中國音樂劇產業和行業走向成熟,加快推進上海成為全球演藝資源的“文化碼頭”。2011年,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打造中文版《媽媽咪呀!》《貓》,讓音樂劇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舶來品”,2018 年攜手英國真正好集團發布“魅影中國計劃”,推動中國音樂劇產業在人才、制作、市場方面的全面升級。隨著2023年中文版《劇院魅影》全國巡演圓滿收官及2024年7月正式開啟的英文原版《劇院魅影》中國巡演,“魅影中國計劃”的全部版圖最終得以一一兌現。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攜手東方衛視推出的音樂劇文化推廣節目《愛樂之都》,打造滬語特色原創音樂劇《愛情神話》,從漢化譯配到產業全流程本土化實踐,引領中國音樂劇進入“下一個時代”。隨著上海廣播電視台打造駐演品牌“SEE YOU IN SHANGHAI上海見!”,《悲慘世界》等全球經典和爆款劇目把上海作為中國首演、亞洲首演,以及搶灘市場、樹立口碑的首選地。
《悲慘世界》
1995年,音樂劇《悲慘世界》在皇家埃爾伯特大廳進行10周年紀念音樂會,來自全球各地的17位“冉·阿讓”用不同語言同唱一首歌,成為眾多音樂劇粉絲心目中“有生之年”的名場面。15年后在倫敦O2舉辦的25周年紀念音樂會,則是許多年輕音樂劇粉的啟蒙“主食”。從2012年電影版到35周年全明星版音樂會,《悲慘世界》每一次重歸都深受關注。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作為《悲慘世界》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輪世界巡演,舞台呈現、場景還原以及表演調度,都堅守劇版的同等標准,相較傳統劇場演出更具互動性和臨場感,尤其是一角多卡的編排,給觀眾驚喜。
音樂劇《悲慘世界》40周年紀念版音樂會世界巡演上海站由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出品,大麥Mailive、上海大劇院聯合出品,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當然有戲”主辦。
《悲慘世界》上海站海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