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將至,四個關鍵細節為冬至養生劃重點
上海市健促中心介紹,本周末將迎來冬至節氣,這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要到啦!冬至是陽氣初生、陰氣極盛的轉折點。冬至養生,關鍵在於溫補陽氣、驅寒保暖、調理氣血,以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目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冬至養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吧~
飲食注意
飲食調養應以溫補為主,旨在驅寒保暖,補充人體所需熱量和營養。
建議多吃溫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等。
此外,可適當多補充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等,這些食物與腎相應,有助於補腎藏精,增強免疫力。
日常可喝養生茶,如桂圓紅棗枸杞茶,可益氣養血、驅寒通絡,尤其適合氣血不足、手足不溫的人群。
生活起居
冬至時節遵循“早睡晚起”起居原則,特別是老年人及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系統疾病人群,還要注意保暖防寒,頭部、背部、足部是保暖的重點。
運動建議
建議選擇強度適中的溫和運動方式,如散步、打太極拳、練瑜伽等。
冬季寒冷干燥,人易情緒低落、煩躁不安,可適當多與親朋好友聚會聊天,或培養興趣愛好以陶冶情操、愉悅身心。
穴位保健
志室穴
“志”代表腎之精、腎氣,“室”則指房屋之內間,意味該穴位是腎臟精氣外輸足太陽膀胱經的門戶。
圖片來源:《上海大眾衛生報》
取穴:位於腰部,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3寸位置。
功效:補腎壯腰、益精填髓,與腎俞穴配合使用,能更有效溫補腎陽,改善陽虛症狀。
方法:按摩志室穴時,應採取俯臥位或坐位,以雙手大拇指指腹分別均勻、柔和地按揉兩側志室穴,直至局部產生酸痛感。
飛揚穴
“飛”指穴內物質為天部之氣,“揚”指穴內物質揚而上行。“飛揚”意指足太陽膀胱經氣血在此吸熱上行,如同飛揚的火焰。
圖片來源:《上海大眾衛生報》
取穴:位於小腿后外側,外踝尖與跟腱連線中點直上7寸,腓骨后緣處。
功效:清熱安神、舒筋活絡,可治療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關的病症。
方法:按摩時,俯臥位或正坐位,用拇指指腹或中指指端點按,以局部產生酸脹感為度,每次點按3-5分鐘,每日可多次進行。也可採用針灸法,直刺飛揚穴1-1.5寸,局部酸脹,向下肢放散。
注意,穴位按摩和針灸應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效果。
資料:市健促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治未病中心基地住院醫師齊丹萌、主任醫師張曉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