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親子早教、文化交流……長寧“彩虹之家”助力流動兒童健康成長

2024年12月20日14:36 |
小字號

為幫助0—6歲的流動兒童家庭能夠順利適應上海的生活和教育環境,真正融入這座城市,長寧區民政局近期啟動了“彩虹之家”計劃,為長寧區0—6歲的流動兒童提供親子早教、社會支持、家庭文化交流等服務,幫助流動兒童及其家庭健康發展。

我們常吃的雞蛋是怎麼變成小雞的?各種各樣的水果有什麼樣的辨認方式?植物們都是怎樣長大的?在“彩虹之家”項目活動中,孩子和家長們一起參與公益親子早教課程,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奇妙的雞蛋”“水果對對碰”“植物的一生”等生活與自然科普活動,幫助幼兒正確認知身邊的事物﹔“親子運動會”“多彩的手環”等課程,能夠鍛煉幼兒大肢體動作、精細動作……通過各類早教活動,專業導師們個性化指導流動兒童家庭科學育兒,促進幼兒全方面發展。

據項目承辦方周家橋街道童樂社區文體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彩虹之家”項目服務內容包括宣傳推廣活動、公益親子早教活動、家長賦能指導和家庭文化活動。目前,項目已經輻射周家橋街道、虹橋街道、新涇鎮、北新涇街道和江蘇路街道,開展了2次項目宣傳推廣活動、7場公益親子早教課程和1次家庭文化外出活動。

如何讓這些“蒲公英”們真正在上海找到歸屬感?長寧通過“彩虹之家”計劃,為流動兒童提供特別的關愛守護。“圍繞流動兒童及其家庭,我們通過項目開展前期了解區內0—6歲的流動兒童基本情況及需求,並且通過居民區平台擴大宣傳及知曉率,讓項目盡可能多地為需要幫助的流動兒童家庭提供服務。”童樂社區文體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許多流動兒童的家長忙於工作,缺乏早教知識,因此我們准備了24場公益親子早教課程和6次家長賦能指導,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據悉,該項目的公益親子早教活動主要是圍繞鍛煉增強孩子大肢體動作發展和社會交往能力,觀察、模仿和音樂節奏感展開。依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發展孩子各方面潛能,增進親子關系等。個性化指導家長學會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各項發展,設計開展語言、創意、音樂、運動、認知思維五方面的早教活動課程。在親子互動體驗式沙龍中,向家長傳播正向積極的家庭教育理念,並讓家長學習各類簡單易學易用的育兒工具。

除此之外,“彩虹之家”計劃也為流動兒童們提供了與上海本土文化的連接橋梁。在家庭文化活動中,項目導師帶領流動兒童家庭走進零食博物館,體驗上海本土零食品牌文化。“原來大白兔奶糖是這樣做出來的!”“我也可以自己做一個蝴蝶酥!”新奇的體驗令孩子們收獲滿滿。

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彩虹之家”計劃採取更加靈活的服務方式,給予流動兒童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后期,項目將逐步邁開流動兒童關愛服務步伐,擴大流動兒童服務范圍,讓關愛“流動”到每一處有需要的地方。

(來源:上海長寧)

(責編:沐一帆、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