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專題>>綠色青浦 戰略賦能 向“新”而行

【華新鎮】實現電動自行車“換電自由”!“以換代充”新模式在華新全面鋪開

2024年12月19日19:14 | 來源:通達華新
小字號

讓一輛電量耗盡的電動自行車

“滿血復活”需要多久?

答案是1分鐘

無需等待充電

換上電池就能直接開走

以“換電”替換“充電”的新模式

正在華新全面鋪開

走,一起去看看↓

電動自行車充換電櫃

華新鎮秀龍村華徐公路一側,一藍一綠兩個櫃子格外醒目,這就是不久前新裝的電動自行車充換電櫃。用手機掃描充電櫃上的二維碼,從電動自行車上取下用完電的電池,放入換電櫃的指定位置,再取出一塊滿電的電池安裝回車上,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完成了電動自行車換電。

app上顯示的換電櫃點位信息及可用狀態

“以前是給電動車充電,現在裝了充換電櫃后,隻需要換電池就可以了,周邊換電的地方也很多,既方便又節約了時間。”市民劉女士表示,在充換電櫃的app可以看到周邊換電櫃的點位信息以及滿電電池的可用狀態,一個滿電電池預計可續航50-70公裡,再也不用為電量不足而擔憂了。

相較於傳統的充電模式,“以換代充”模式具有安全、綠色等諸多優勢。因統一場所、統一管理,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少高溫、長時間充電等引發的安全風險,更利於監測。“每個充換電櫃都安裝了監控攝像頭,數據與110公安聯網,如果遇到電路復負荷過大的情況,充電櫃會自動斷電並報警,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秀龍村負責安全的干部謝思成說到。

近年來,隨著外賣、快遞等新興行業高頻次充電人群不斷涌現,加之由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事故時有發生,智能換電成為破解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的新選擇。

據悉,目前華新鎮共安裝了80個充換電櫃,“以換代充”模式逐步成為新興行業人群的主流。華新鎮積極探索“疏堵結合、充換互補”的新模式,在重點需求區域、重要點位增設換電設施,今年在村、居民小區又新增充換電櫃15個。后續,華新鎮將持續細化充換電櫃建設工作,不斷推進智能換電的服務升級,解決群眾的充電實際需求,守牢城市安全底線。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