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專題>>綠色青浦 戰略賦能 向“新”而行

【趙巷鎮】一直在路上!Ta們在趙巷這片熱土上用心履職,用情做事,做人民滿意的好代表

2024年12月19日19:06 | 來源:in趙巷
小字號

人大代表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人民群眾。近年來,趙巷鎮各級人大代表在不同領域、不同崗位上,以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不斷延伸人大工作觸角,主動察民情、聽民意、紓民困、解民憂,努力為群眾做實事、謀福祉。以下5位代表分布在趙巷的不同領域、各個條線,他們以不同的服務內容為我們述說了他們不同的履職故事。

區人大代表徐春榮:扎根鄉村幾十年,當好鄉村“大管家”

趙巷鎮方夏村是全鎮人口最多、村域面積最大的自然村。多年來,區級人大代表、方夏村黨總支書記徐春榮積極投身到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中,大力實施鄉村戰略,以農旅、鄉創、文創等多元業態探索創新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

“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做大做強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村民生活就越來越富足。”徐春榮介紹稱,方夏村立足生態優勢、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引進南岸創新中心(鄉村科創中心)、鏡泊秦漢時尚中心、綠色蘑方智慧農創園、西紅市集等各色產業,打造“一稻”品牌,以“五金”聯動的創新模式,增加村民就業機會的同時,以多元業態鋪設共富增收之路。

作為一名基層代表,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徐春榮作了許多思考。他主張在鄉村創業,引入產業不僅要有特色、實現差異化,更要讓人走進來、留下來,產業才有生命力,鄉村才能持續振興。所以,在前期,他東奔西走狠抓產業招商,認真探索推動產業發展新思路、新項目。引入產業后,他積極協調,發揮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普及宣傳相關政策,助力轄區企業解決問題、化解難題。有了優質企業、多元產業便可引鳳歸巢,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讓鄉村越來越有“錢”景。

鄉村有了“錢”景,更要有溫度。“群眾生活越來越好,鄉村保障也要時刻緊跟。”在方夏村方東片區的置鼎路常年來由於道路窄小、學校及社區出行集聚等原因,高峰時段經常出現佔道亂停亂放、交通擁堵等情況,為此徐春榮多次開展走訪調研,認真傾聽周邊村民和家長代表呼聲,通過多方合作協調,助力推動置鼎路改擴建,大幅緩解了道路擁堵現象。諸如此類的民生實事,徐春榮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常常走在現場,時時做好群眾的“代言人”,讓鄉村在潤物細無聲的暖心改變裡輻射周邊群眾,搭建鄉村裡的幸福“溫暖家”。

鎮人大代表方靜:90后投身鄉村建設,以巾幗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秋日裡的和睦水街,處處橙黃斑駁,映射著愜意的鄉村氛圍。一大早,鎮人大代表、和睦村黨總支委員方靜便開始忙碌起來,走街串巷、入戶宣傳、一刻不停。“現在的水街越來越熱鬧了,你們商戶有什麼需要幫助的盡管和我說,我來溝通協調。”眼前的這條水街,方靜一天下來不知要走幾個來回,方靜常常熱心腸地收集水街商戶各種意見,以優化水街營商環境,讓商戶們消除后顧之憂,不斷提升游客水街上的體驗度。

一位90后的年輕代表,方靜的耐心細心讓她在推進和睦水街項目中搭建有效的溝通平台,緊盯急難愁盼,事無巨細服務於群眾點滴。一到節假日和周末,和睦水街人聲鼎沸,游客絡繹不絕,人來車往也讓和睦村周邊變得擁堵,影響村民的正常出行。商戶們對停車問題的呼聲都很強烈,收集意見后,方靜及時向村兩委班子反映,並起草了書面材料,並向上級匯報,參與林下停車方案制定,為和睦水街周邊爭取更多停車空間,破解和睦村停車難的問題。與此同時,在走訪的基礎上,方靜還發現了水街商戶差異化的用工需求,正好與部分待業村民特質相符合,她便篩選人員、及時推薦,促成多名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的美好願景。

“常跑常新,常常發現問題然后及時解決。我的辦法雖然煩瑣了點,但很有效,隻要為群眾好,我覺得都值得。”方靜說。

鎮人大代表王敏:建言獻策促優化,服務企業促發展

王敏既是趙巷商業商務區的管理者,更是一名為民發聲、履職盡責的人大代表。多年來,他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發揮政企溝通橋梁紐帶作用,促進趙巷商業商務區營商服務不斷優化提升,營造更舒適安全的購物環境。

長期以來,位於趙巷的百聯青浦奧特萊斯客流絡繹不絕,周邊停車難的現象一直是廣大消費者關切的焦點。且原先的P3臨時停車場被征用,周邊停車難的問題進一步加劇。面對這一難題,王敏充分發揮代表作用,一方面多方走訪調研,鎖定新的臨時停車場選址,並促成企業雙方達成協議﹔另一方面多元協調商議,牽頭百聯青浦奧特萊斯、交警支隊、派出所等部門負責人制定停車場建設計劃,優化大交通方案。目前,奧特萊斯P6停車場已建設完工,內含1050個停車位,相較於P3臨時停車場增加了百余個停車位,且直線距離更接近奧特萊斯商圈,大大方便了消費者停車購物,提升消費體驗。

圍繞趙巷商業商務區的常態長效管理,王敏始終走在商圈一線,用腳步丈量、用眼睛緊盯問題,將群眾反映、自我發現的實際問題及時反饋、建言獻策。2022年上半年,趙巷商圈商戶反映,318國道與嘉鬆中路路口的人行天橋上常有商販流動設攤,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強管理。經過走訪調研,王敏會同聯系點人大代表圍繞加強安全運行、城市管理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形成了書面意見,建議安裝監控設備,以人防+技防提升安全管理能級。意見一經提交,便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及時在人行天橋主要公共區域內安裝12個監控設備,並將數據同步鏈入趙巷商業商務區綜治工作站及鎮“一網統管”智慧安防系統。監控設備投入使用以來,人行天橋上擺攤設點、丟棄垃圾等情況明顯改善,周邊商戶、群眾的工作生活更便捷安全,獲得了周邊企業和群眾的廣泛好評。

“被人民需要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責任。我們要常發現、多獻策,用點滴行動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王敏表示,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點見証趙巷商業商務區的發展穩步提升、越來越好,於他而言很是欣慰。

鎮人大代表周強:創新基層治理,讓社區更溫馨

作為鎮人大代表,又是寶龍商圈所在的龍聯居民區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周強時刻關心群眾所需,服務群眾所憂所困的各項事宜。寶龍商圈是全區人流量較大的商業街區之一,存在區域面積小、新業態及新就業群體總量大、服務網點少等問題,如何推動組織建設工作與業務發展、行業發展深度融合,實現新就業群體黨建落地落實也成為周強時刻關注的熱點。

有市民反映在寶龍商圈周邊,外賣員人流量大且無處休息,待取餐外賣員聚集也影響了群眾出行。為此,在新城一站大居社區委員會的幫助下,周強代表龍聯人大家站點及龍聯居民區支部委員會參與發動轄區內崧潤路派出所、寶龍廣場、工商銀行匯金路支行等五個基層黨組織,以“健全組織體系、建立聯合隊伍、創新活動載體、發揮功能作用”為抓手,共建“龍行崧居”溫暖驛站,延伸了龍聯社區黨群服務站點體系功能建設,提供充電續航、熱飯休憩、休閑閱讀等服務,還配備了醫療箱、打氣筒等暖心物品,為周邊外賣小哥、快遞員、環衛工人等戶外工作者提供基本保障和關愛服務。

在走訪青教苑附中的實踐活動中,周強了解到許多家長有著對孩子升學的焦慮。經過多方調研,他以家校社共育為基礎,整合現有資源,完善並形成有效提案,緩解家長集中關切的教育焦慮,為中小學生提供更多來自社會面輔助學習的支持力量。圍繞老年食堂及送餐服務,周強牽頭完成《關於大居北社區食堂建設方案》,為以轄區內秀源路菜場為中心點周邊兩公裡輻射范圍內的百余位老人解決用餐問題。由於食堂選址在二樓,需要安裝電梯方便老人就餐,在建設社區食堂期間,周強還多次查看現場,緊盯設施建設,時刻關心工程進展,努力讓老年人盡快實現“食”有所依。

鎮人大代表盛毅:傳遞群眾期盼,用民主為民辦實事

從修復橋段落差、垃圾房改造,到治理亂停車、推動垃圾分類……多年來,鎮人大代表,佳煌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盛毅扎根社區,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我既是社區書記,更是人大代表、共產黨員,要把人民放在首位,多渠道聽取各層面的聲音,切實為民辦實事。”盛毅表示。

面對基層治理難題,盛毅積極探索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模式,鼓勵黨員群眾、企業單位、新鄉賢能人、新興領域群體等“多元”力量通過簽訂共建協議、召開聯席會議、社區事務共議共商等方式參與社區建設與治理。近年來,轄區內橋段落差修復、垃圾房改造、電動車車棚改造等項目均通過社會各方的協商共治而解決。同時,盛毅推動建立“居事民定”民主協商工作模式,讓“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針對轄區亂停車問題,盛毅牽頭組織居委、置業公司、物業公司及社區網格積極行動,通過線上線下平台廣泛宣傳動員、小區保安常態化巡查提醒以及增設隔離護欄,多維度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盛毅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記錄群眾反映的大事小情,梳理居民“問題清單”,第一時間聯系物業、城管、城建等相關部門召開專項商討會議,在有效時間內給予居民滿意答復和處理方案,推動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聚焦群眾反映的“開設社區老年食堂和菜市場”“優化公交線路增設公交站點”等需求,盛毅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反饋,提好人大代表建議和議案,做好居民的“傳聲筒”,為推動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獻言獻策。

趙巷鎮正處於重大戰略的最佳中場,轄區各級人大代表紛紛立足本職、主動跨前,拓寬履職渠道,積極融入發展前沿,在趙巷這片熱土上盡己所能、發光發熱,為實現“品質城鎮幸福趙巷”的美好願景而履好職,發好聲,爭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人民代表。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