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浦東優質稻米三年行動計劃收官,滬上新寵“浦東大米”品牌打響

2024年12月12日15:07 |
小字號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進入12月,水稻收割基本結束,浦東大米開始集中上市,給滬上市民帶來新一季來自田野的清香。

近幾年,隨著浦東新區優質稻米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浦東的優質水稻種植面積逐步加大,優良品種越來越多,浦東大米的品質也越來越受到市民認可。“浦東大米”,正成為浦東農產品又一個響當當的品牌。

浦東大米集中上市品質愈佳

深秋初冬,浦東的大地上一塊塊收割完的稻田裡,殘留的秸稈印証著曾經的豐收。在浦東新區新場鎮祝橋村,上海蓓佳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喬建忠滿臉笑意,對於合作社種植的“竺橋大米”信心滿滿。

“我們合作社從2013年成立以來,就嘗試種植不同的優質水稻品種,目前種植的有七八個品種。”喬建忠說。他介紹,合作社目前水稻種植面積1400余畝,其中優質粳稻600畝,其余種植富硒大米以及無農藥、無化肥的生態大米。

多年來,蓓佳合作社一直與上海農科院、上海水稻基因中心、浙江農科院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們開展長期的全方位合作,保障了優質種源的多樣性,並將現代農業科技廣泛應用於生產當中。經過多輪試種,蓓佳合作社從眾多良種當中挑選出了幾款精品大米作為核心產品,如福米、祿米、壽米以及善水米等。

包括蓓佳合作社在內,今年浦東27家合作社上市的大米都保持了優良品質。浦東新區農協會秘書長厲建飛介紹,由於台風的因素,今年大米的產量可能對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品質依然很好。而且今年浦東大米上市以來已經銷售了大概7000余噸,整體銷售情況也較好。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浦東堅持聯合發展、現代經營,探索出“以企業為龍頭,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合作社為紐帶”的發展模式,先后成立良元、生飛、鼎品等7家糧食產業化聯合體。

自2022年起,區農業農村委又實施了浦東新區優質稻米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打造大米公共品牌、選育優質稻米品種、制定標准化技術規范、健全規范化管理體系、提升大米加工綜合能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提升浦東糧食產業綜合競爭力,推廣優良稻米生產、提升綠色生產水平、延伸稻米產業鏈,推動浦東大米產業發展。

記者從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獲悉,作為浦東新區優質稻米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今年浦東共種植水稻約17.77萬畝,較去年增加7100畝,同時落實優質稻米基地533家,面積約10.11萬畝,約佔水稻種植總面積的60%。而且,現在浦東大米種植優良品種多,比如“花優14”“南粳46”“青香軟粳”“上師大19號”等。

通過稻米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浦東大米銷售由2022年的2萬噸到去年的3.3萬噸,力爭今年達到6萬噸,實現跨越式發展。

打造統一品牌 提升競爭力

打造大米公共品牌,是浦東新區優質稻米三年行動計劃建設內容的第一項。根據計劃,由區農協會組織、龍頭企業參與,共同打造浦東地產大米公共品牌,加強品牌培育和管理,提升浦東大米品牌價值和市場美譽度。

2023年開始,浦東大米開啟建立區域品牌的歷程,成立了浦東大米品牌合作聯社,並申請注冊了“浦東大米”的品牌。據了解,自2023年成立大米品牌聯社后,截至目前浦東大米已有24個品牌,2023年共銷售品牌大米3.3萬噸,較上年增長了65%,銷售額突破1.7億元。

像南匯8424西瓜和南匯水蜜桃一樣,浦東大米也將按照統一標准來打造,包括統一質量、統一技術、統一品種、統一包裝等。“在打造品牌的過程中,我們從生產管理到市場銷售,再到產品質量都有一套體系,這樣能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也能提高農民收入。”厲建飛說。

因為是農產品,打造品牌的第一步是抓生產管理。據了解,在浦東農協會的牽頭下,浦東正在對照農技部門的要求制定種植標准。厲建飛介紹:“從生產管理方面,我們現在已經明確要求各成員單位做好綠肥返耕,以進一步提升浦東大米品質和口感。與此同時,也在對接更多銷售渠道,幫助浦東大米擴大銷路,現在我們有些大米已經進了超市,也有的合作社生產的高端大米,賣到了較高價格。”

今年開始,在各合作社以自身品牌銷售大米的同時,已有一部分採用了浦東大米的統一包裝進行銷售。據悉,明年浦東大米還將進行統一綠色認証,申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浦東大米統一品牌的打造,受到了合作社的歡迎。

良元稻米產業聯合體成立於2017年,以上海良元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為龍頭,是浦東新區首批成立的聯合體之一。成立之初,聯合體的水稻種植面積是3000畝左右。到如今,已擁有17家農民合作社、32家家庭農場和27名種植大戶,水稻種植面積擴大至1萬多畝,其中常規稻面積佔比超70 %。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

上海良元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婉說,雖然良元有比較大的規模,有比較好的銷售渠道,也有自身早就有的“良元豐”品牌,但對於浦東大米打造區域統一品牌還是很歡迎,也覺得很有必要。

“農產品本身同質化比較嚴重,消費者未必會覺得某一家的一定好,但對於一些具有區域品牌的農產品肯定會更認可,比如新疆哈密瓜、煙台紅富士等,所以農產品確實更多是要依靠區域品牌的。”她說,“而且農業企業自己打造品牌難度很高,有了區域品牌對合作社是一種加持,可以更省時省力、更快捷地達到品牌化,相當於又添了一個翼,強上加強。”

上海悠果農家樂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茂盛也認為,靠政府的力度肯定比自己推廣要好。“有了浦東大米的品牌,知名度比我們以前大了,還有最主要的是管理模式的變化,按照統一標准,建立了田間管理檔案,都是綠色種植,整體品質上去了。”

優品優種不斷提升浦東大米品質

在統一打造品牌的同時,根據優質稻米三年行動計劃,浦東大米也在通過選育優質稻米品種、制定標准化技術規范等,不斷提升浦東大米品質。

優質稻米品種是打造大米品牌不可或缺的基礎。據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介紹,浦東新區近幾年面上生產越來越重視優質水稻品種的種植,常規水稻品種由以前的秀水128、秀水123、秀水134等秀水系列為主,更新到現在以南粳46為主,配合上師大19號、滬軟1212等上海本地優質品種的香軟優質稻品種為主導的種植格局。

並且,近年來本地香軟優質稻品種種植面積不斷增加。浦東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香軟優質稻選育上也不斷加大自主選育力度,選育的晚粳優質稻新品系浦香軟2302正在參加上海市水稻新品種區試,早熟中粳類型(上海稱“國慶稻”)浦香軟2306在2024年極端高溫年份表現出米質好、尤其是耐高溫性能突出等特性。此外,浦東種業也不斷推出具有本地產權的優質稻品種,浦香粳1號和上師大19號這兩個品種2024年在浦東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

為加速本區優質稻新品種推廣,今年浦東引進和篩選新品種(新品系)29個,其中集中展示優質稻新品種(系)19個、新品系10個﹔示范展示新品種(系)13個,示范面積3500多畝﹔推廣“滬軟1212”“上師大19號”“弘優26”3個水稻新品種,合計推廣面積1萬余畝。

種植方面,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緊緊圍繞浦東新區優質稻米三年行動計劃,今年編制了優質稻米種植基地培訓教材,還組織開展培訓500多人次。通過下發各項技術意見,確保優質稻米種植基地標准化綠色生產。同時開展優質大米品鑒活動,進一步推動優質稻米的發展。

新技術也在持續研究推廣。據了解,今年浦東共安排優質水稻綠色栽培技術試驗、露地小西瓜-水稻茬口模式配套技術研究、水稻印刷播種技術研究、“滬香軟450”“弘優26”高產優質栽培等相關試驗6個。同時結合糧食作物高產高效創建、糧食作物綠色生產基地創建及糧食作物綠色認証等工作積極推廣水稻綠色生產技術。今年該技術主要推廣在30個糧食作物高產高效示范點、500多個糧食作物綠色生產基地,面積超過10萬畝。

此外,強化科技賦能,提高水稻種植效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5G稻田樹立行業標杆,在宣橋腰路村打造的200多畝全智能數字水稻種植示范區,利用5G技術人工智能系統,對水稻生長狀態進行智能化管理。通過深度分析圖像信息、建立數學模型等方式,精准判斷水稻生長狀況,從而制定相應的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案,優化水稻種植的各個環節。

在這些基礎上,新區農業農村委聚焦重點任務,挖掘糧食生產內在潛力。比如,調優品種結構,發布年度水稻主導品種目錄並加強宣傳引導,在“賣大米”方面優先選擇優質食味稻米以滿足市場需求﹔在“進糧倉”方面選擇高產雜交水稻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同時,加強病虫草害防控,實施水稻病虫害統防統治30萬畝次,實施養草滅草面積10萬畝,夯實糧食豐收根基。提升糧食單產水平,實施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落實示范點30個、面積2.02萬畝,遴選出30家糧食經營主體開展糧食單產提升行動。推進糧食種源發展,穩步推進東灘萬畝制繁種基地建設,已落實制種面積3200畝,同時加強水稻新品種的選育,推動新優品種雜交稻“弘優36”和常規稻“浦香粳1號”通過品種認定、“申優28”成為全國農技中心認定的上海唯一超級稻品種。

“浦東正在加快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我們的現代農業也將引領發展,相信浦東大米的名氣會越來越響。”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浦東農業將繼續以卓越、優秀的品質,建立更多地產農產品品牌,贏得更多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

(來源:浦東發布)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