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經驗交流 | 2024年度滬滇協作典型案例三:“六式並舉”持續推進 紅燭之光溫暖邊疆

2024年12月09日11:12 |
小字號

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2年以來,滬滇兩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會商式”組織協調、“聯合式”人才培養、“菜單式”資源共享、“嵌入式”送教帶培、“互動式”產教融合、“協同式”多方賦能的教育幫扶體系,持續推進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受援地區學校積極探索新時代下育人方式變革的途徑與方法,穩步提升辦學水平。

2024年,幫扶團隊克服了雲南省少數民族和邊境縣高考照顧分大幅減少的影響,在2023年本科上線率提升7.3%的基礎上再次提升1%,特別是一本上線率持續增長,人數從2023年的1149人提升到2024年的1539人。

一、“會商式”組織協調,突出機制優化

一是健全考核評選機制。2024年6月,滬滇兩地多部門共同組成考核組,完成雲南省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首次中期考核工作。考核組對幫扶校長及中層管理人員,主要考核其在正確把握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等方面的情況。對幫扶專任教師,主要考核政治表現、工作實績、在崗率,特別是“傳幫帶”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發揮情況。受到優秀比例30%的限制,考核共評選出12支優秀幫扶團隊,其他團隊全部為合格,總體幫扶工作成效獲得當地肯定。

二是完善教師輪換機制。2024年2月,滬滇兩地充分對接被幫扶學校需求情況,按需選派,順利完成首批85名幫扶教師的輪換工作。兩地相關部門在昆明共同召開教育“組團式”幫扶輪換教師歡迎暨行前培訓會議,凝聚思想共識,增強幫扶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構建專項援建機制。2024年,上海市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支持雲南“組團式”幫扶學校。同時,積極推動社會力量開展教育幫扶項目。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安排專項資金資助雲南當地教學一線教師400名,鼓勵教師擔當作為,比拼奮發。

二、“聯合式”人才培養,突出智力交流

為培養當地校長、教師對先進教學管理理念、教育教學制度的理解和應用,滬滇兩地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並舉,安排援受雙方教師研究交流工作。

一是組建幫扶學科組。聚焦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新高考主要學科,滬滇兩地幫扶教師和當地名師共同組成12個“學科組”,由雲南省教育廳予以經費支持,為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搭建平台、整合資源,充分發揮幫扶教師傳幫帶作用,助力當地推進課程體系建設、教師教學方式創新、學生學習方式優化,帶動區域內教育教學水平整體提升。

二是成立學術研究中心。閔行區幫扶團隊在大關一中成立課程教學研究中心,建立學科中心教研組。邀請上海七寶中學4位學科專家為大關縣高中教師圍繞教學教研能力提升開設8場講座,開展集體教研活動60余次,完成教研成果20余項。金山區在墨江一中搭建“留墨成金”教師區域發展平台,邀請上海專家月度駐點指導,建立9個學科名師工作室。黃浦區在瀾滄職高組建“學術研究共同體”,牽線4個“上海市名師工作室”帶教青年優秀教師團隊。

三是開展師生研修研學。通過滬滇協作資金組織當地近千名學生赴滬研學。雲南省每年從重點幫扶縣選派400名以上的教師到上海市或省內學校跟崗學習、進修培訓,實現幫扶教師與本地教師互助互長、共同進步。

三、“菜單式”資源共享,突出項目統籌

一是注重菜單制定。依托上海學校規范化、系統化教師校本研修模式,與被幫扶學校共同制定個性化“菜單”,實現幫扶地區學校“點菜下單”、上海學校“用心做菜”的精准幫扶。

二是加強硬件建設。根據幫扶學校具體需求,2024年安排東西部協作資金支持北閘中學綜合樓建設、東川一中科技樓建設、墨江一中多功能科技館建設等項目建設。

三是提供課程服務。上海寶山教育幫扶團隊菜單式提供網絡課程資源,通過“特級教師空中課堂”、線上聯組教研等方式打造雲南“同儕課堂”,為被幫扶學校個性化教研需求提供專業指導。

四、“嵌入式”送教帶培,突出師資建設

一是專家送教。由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雲南省委組織部和雲南省教育廳,組織名師專家團隊赴文山州廣南十中、馬關一中“嵌入式”開展幫扶送教。由上海市多家中學的教育專家、特級、正高級教學名師組成的名師專家團,針對高中數學、語文、物理、化學、英語、歷史等學科開展了分學科示范課、聽評課和專題分析講座。文山州近1100名師生受到了專家名師團隊的指導和幫助,同時相關學科教研組和雲南省內教學名師也進行同堂交流座談。將上海高校資源向鄉村振興縣傾斜,提升被幫扶學校師生文化視野和綜合素養。由上海多家高校、職校組成的專家團隊走進武定職業高級中學、蘭坪縣一中、蘭坪縣職業高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閱讀講座,為師生展示中醫傳統文化、海派瓷刻技藝等。

二是帶培賦能。針對雲南省教育人才培養需求,在雲南省委組織部和省教育廳的支持下,2024年專項實施了教育人才帶培項目。滬滇合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優秀本土教師隊伍。項目從2024起實施,每個項目由1名組長和5-8名成員構成,共遴選出15個項目,由來自上海的校長擔任各項目組長。推動帶培對象掌握教育教學工作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新方法,熟悉新課標、新教材,掌握學校管理方法和策略,增強教育教學綜合素質。

三是研課提質。推動帶培對象承擔或參加各類科研項目和教學設計賽事,入選各級各類人才項目。虹口區幫扶團隊帶領馬關一中地理教研組青年教師榮獲“九州杯”全國研學課程設計比賽特等獎。嘉定區幫扶團隊創新開展“周三開放教學課堂”,組織武定縣教師開展觀課評課研課活動。浦東新區幫扶的蘭坪一中、長寧區幫扶的綠春高級中學實驗課入圍國家級中小學精品課評選。浦東新區幫扶的福貢縣第一中學2位青年教師在物理教學創新大賽中獲全國一、二等獎。寶山區幫扶的宣威十中《我愛我“家”》思政課評為省級優秀課例。

五、“互動式”產教融合,突出就業拓展

一是探索中高學歷貫通模式。嘉定區幫扶的武定職業高中依托滬滇協作機制成立雲南武定鄉村振興學院。“支持雲南武定鄉村振興學院打造鄉村振興教育品牌”已被列入教育部與雲南省職業教育共建文件中教育部支持政策清單的9項內容之一。該校與雲南農業大學開展農村區域發展(村庄經營)專業“3+4”中本貫通培養試點。虹口區、徐匯區分別推動馬關縣民族職業高中、元陽縣職業高中實現“3+2”中高貫通培養。

二是優化特色專業設置。虹口區幫扶團隊幫扶馬關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堅持以項目建設推動學校專業發展。緊緊圍繞學校特色重點專業建立了民族服飾傳承工作室、數字媒體技術工作室、心理咨詢室、學生茶藝室、數字錄播教室、智慧教室等6個項目,3個專業獲批文山州2024年特色骨干專業。黃浦區幫扶團隊在瀾滄職業高級中學引入“韋敏導游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探索“產學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與光筑農業集團通過“訂單培養”,探索“現代學徒制”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與明謙咖啡達成深度合作意向,共建“從種子到杯子”的市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打造雲南省首個與院校合作的SCA咖啡師國際考証點。

三是助力學生精准就業。徐匯區幫扶元陽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與樂斯福中國簽訂合作辦學協議並制定了未來三年的專業培訓計劃,首期培訓15名師生。靜安區幫扶廣南職高團隊促成中國第一代汽修大國工匠陶巍大師的工作室參與共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2位學生在大師工作室沉浸式培養﹔沙建華大師工作室參與共建烹飪專業,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廣南縣民族職高與當地企業聯辦中草藥栽培企業冠名訂單班,每年有超過百名學生獲得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上海浦東大酒店、上海汽車集團等優質企業聯合培養崗位實習,2024屆6名畢業生被上海麗呈酒店集團錄用。

六、“協同式”多方賦能,突出素質提升

一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引導學生感悟新時代新征程的生動實踐和偉大成就,構建立德樹人新格局,楊浦區幫扶團隊開展“石榴花開結同心,攜手共筑中國夢”主題活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通過滬滇藏三方牽手,組織三方師生開展同課異構公開研討、主題論壇、專家講座、主題展示等活動,通過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有效結合,分學段有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主題實踐活動。

二是培養學生愛國精神。浦東新區幫扶的怒江州5所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學校聯合舉辦了上海浦東·雲南怒江“滬滇情”創未來-低空經濟國防教育航空特色活動。瀘水市第一中學、福貢一中等學校被評為全國首批科學教育實驗學校、全國航空特色學校,並在全國無人機比賽中斬獲獎項。長寧區在金平縣第一中學指導學生獲雲南省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說課比賽高中組一等獎。邀請黨的二十大代表、奧運冠軍鐘天使到學校開展“弘揚體育精神,共筑滬滇深情”主題宣講及送教活動。

三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幫扶團隊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各項國家和省級賽事。閔行區幫扶的永善縣溪洛渡高級中學自幫扶以來有21位同學和19位教師獲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全國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獎項。楊浦區幫扶的藏文中學參加全國高中生歷史劇本大賽獲得二等獎。靜安區幫扶的廣南縣第十中學1位同學和1位教師獲得全國創新作文競賽三等獎和優秀指導獎。

(來源:上海合作交流)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