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分道路窨井蓋高低不平 居民提出整改建議
“哐當哐當”擾民 “馬路黑洞”坑車
上海部分道路窨井蓋高低不平發出噪聲,居民希望做得更平整
最近,市民王老伯多了個心病,家門口的馬路拓寬鋪上了柏油,但“哐當哐當”的噪聲也多了起來。噪聲來自哪裡?他在路上蹲守幾天,終於確定噪聲源頭就是距離30米遠、位於馬路中央的一個窨井蓋。由於來往重型卡車、土方車密集,這個窨井蓋承壓與路面形成一定高差。一旦有車輛傾軋,車身撞擊窨井蓋就會發出噪聲。“能不能做得更平整些?能不能及時發現處置?”
“馬路黑洞”暗藏風險
這幾天,位於寶山區長江南路與一二八紀念東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個“大坑”讓不少司機中招。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個路口是他上下班必經之路。11月18日早上,他在該路口等待紅綠燈,由於前車遮擋路面狀況,他徑直開過去,等看到凹陷較深的“大坑”時已來不及停下,導致輪胎磨損,輪轂磕掉了一塊。
記者現場走訪看到,這個窨井蓋凹陷程度較大,估摸有15厘米深,位於機動車道上,緊鄰斑馬線。湊近觀察,窨井蓋上方標注“污”字,其表面布滿混凝土澆筑過的痕跡。為何會凹陷這麼深?據周邊交通管理員稱,窨井蓋上方原本有一塊蓋板,但碎得不成樣子,保潔人員幾天前剛清理。在他看來是因為附近的西塘橋翻修,馬路進行改道,改道后的車流經過該窨井蓋上方,久而久之導致蓋板碎裂。
長江南路與一二八紀念東路是個三岔路口,來往車輛多,一邊西塘橋仍在施工,圍擋顯示是“上海地鐵”,另一邊平行搭建了一處臨時橋梁,這個污水窨井蓋正巧位於該處橋梁的坡面上。不僅如此,坡面和馬路的銜接地帶也有不少小型的坑窪點。在長江南路沿線,這樣的情況不少。有的窨井蓋面板出現裂紋,有的面板周邊澆筑的混凝土出現碎裂,有的與新澆筑的柏油馬路形成高低差,圍繞著窨井蓋一圈的路面出現裂痕。
路牌顯示,長江南路屬於寶山區交通建設管理中心養護范圍,王先生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后,一名自稱路政勘察人員詢問他窨井位置后便再無音訊。記者嘗試聯系,對方稱該窨井蓋並非他們負責,已將情況轉交上海地鐵18號線施工方。
問題窨井應及時處置
記者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看到,窨井蓋鬆動、不平整既有周邊施工、重型車輛密集駛過等客觀原因,也有自身承壓能力的原因。在走訪中,記者看到窨井蓋的材質、構造差異很大,有的設有金屬外圈層,平整度較好,有的仍是傳統的水泥材質,破損情況更多。
據統計,本市城市化地區共有各類檢查井600多萬個,這些檢查井分布在城市的道路、廣場、綠地等公共場所。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窨井蓋按材質可分為鑄鐵井蓋、水泥井蓋、復合井蓋等。問題主要源自幾方面:首先是建設時設計標准較低,沒有充分考慮道路交通長遠發展,井蓋承載力不足導致井蓋與井分離,產生安全隱患,也是城市管理過程中必須規避的問題。其次是井周瀝青壓實度不夠、護圈缺失、磚塊墊襯等不規范施工造成運行過程中井蓋下沉,降低了行車舒適性,程度較深的對行車安全也有一定影響。再者是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車輛頻繁碾壓等因素,造成橡膠墊圈老化、井蓋變形等問題,車輛駛過會產生異響,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困擾。
由於道路窨井蓋的權屬單位眾多,為了消除城市道路井蓋的安全隱患,路政部門曾作出“先消除隱患,再分清責任,建立井蓋管理托底機制”的承諾,努力破解這一城市管理頑症。但由於產權單位對井蓋問題重視程度不一、維修技術力量單一、協調機制有限等問題,道路井蓋“路框差”“蓋框差”的現象依然存在。對此,建議相關部門針對輕微鬆動沉降、顯著沉降、井蓋破損三類情況,加強聯動響應機制,及時摸排、分類、整治。針對點位模糊、敏感的區域,採取定制化的措施,鞏固提升市政道路精細化管理水平。(記者 車佳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