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重要論述理論研討會發言摘編
高質量推進新階段人民城市建設 為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馮仕政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23年末,我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6.16%,超過9.3億人生活在城鎮。城市成為人民群眾朝夕相處、營造美好生活最切近的場所和場景。城市讓人民群眾生活更美好,就要更加精准地錨定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質量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重要論述,為城市工作面向新階段、開創新格局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城市工作必須始終堅持“人民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工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快速城鎮化、城市大發展的過程。隻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才能在高速前進中把穩方向、保持定力,不走錯路、少走彎路。不能“見物不見人”。要看見人民,首先要看見人﹔要以人民為中心,首先要以人為本。“城市的核心是人”,不能片面追求物質設施的高大、寬敞、氣派,甚至求新、求異、求洋,隻考慮物的尺度而忽略人的尺度,隻見物理而不重人理。“把讓群眾生活更舒適這一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的血脈裡、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決不能城市越建越大、越建越漂亮,群眾生活卻越來越不方便。不能“見總不見分”。“人民”並不是一個均質的、同一的總體,內部也分成不同階層、多種群體。不同階層和群體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從同一個城市發展過程中受益的程度、進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城市工作既要算大賬、總賬、平均賬,還要算小賬、分賬、明細賬。城市工作一定要堅持包容性發展的理念,保証所有階層和群體在城市發展中“不掉隊”。不能“見城不見農”。以第一產業為中心的農村和以第二、第三產業為中心的城市,無論在物質層面還是社會層面都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發展必須與鄉村振興攜手並進,城市工作必須與農村工作並舉,城市繁榮不能以農業萎縮、鄉村凋敝為代價。農民、市民是一個風雨同舟的命運共同體。
城市工作必須始終圍繞“人民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也就是說,城市工作必須始終圍繞“人民生活”,把為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作為首要任務。要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物的關系,以及這三大關系之間的關系,統籌生產、生活與生態,著力促進三者的良性循環。離開生態講生產、離開生產講生活,或者反過來,離開生活講生產、離開生產講生態,都是不切實際的。要善於以良好的物理空間營造良好的社會空間。有生活就有交往,有交往才有生活。隨著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豐富、活躍、健康、和諧的社會交往越來越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必要條件和美好生活的內在需求。城市布局和空間格局影響著人們活動和交往的空間及軌跡,必須有利於人的聯結和團結,有利於人的交游和交流。要尊重城市的社會肌理。社會肌理是市民安排和安放自己生活的小環境、小生態,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生活體驗和品質。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決不能大拆大建,以致把人變成缺乏歷史記憶的“孤兒”和缺乏社會聯系的“孤島”。要加強城市的社會融合。城市是一個人口規模巨大同時內部結構非常復雜的社會,彼此相交不深卻又高度相互依賴,社會矛盾觸點多、燃點低,社會融合是個大問題。城市工作要善於從群眾的身邊和日常入手暢通微循環,從社會的大局和團結著眼打通大循環,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一些、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
城市工作必須始終踐行“人民民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廣大人民群眾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城市工作必須充分尊重民意、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扎實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現代城市的基本特征是人口的高度流動性、交往的高度即時性和生活的高度公共性,城市工作的重大挑戰之一,是在一個主要由陌生人構成的環境中,怎樣把人與人之間自發的“萍水相逢”般的聯結變成自覺的“唇齒相依”般的團結。這就需要一個能夠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政治力量。在當今中國,隻有中國共產黨有這個格局和能力把群眾組織起來,實現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衡。全面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基層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組織群眾的最前線。要堅持黨建引領,通過基層黨組織把黨中央擘畫的城市藍圖落到社會基層、落到生活日常、落到群眾身邊,做到可及、有感、管用。要主動、積極地吸納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讓群眾在實實在在的參與過程中培養興趣、增強本領、貢獻力量,切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准確把握群眾需求的時代特征和變化。當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其中有很多需求在過去並不是緊迫的問題,現在人民群眾要求提高了,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工作水平也要相應提高。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人口規模會更大、結構會更復雜,對因此導致的群眾需求的變化,一定要及時、科學地把握。
城市讓人民群眾生活更美好,提高城市工作水平是關鍵。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重要論述,扎實做好城市工作,讓城市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數智規劃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 吳志強
在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我們正面臨城市治理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如何通過精細化、數智化的手段,實現更高效的城市治理,從而真正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是我們這一代城市規劃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結合近年來的具體實踐,從三個方面闡述如何通過數智技術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更好推動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一、精准聚焦個體需求,以數智技術提升城市服務精細化水平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要求我們從宏觀戰略轉向微觀實踐,真正關注每一位市民的個體需求。現代城市規劃若仍停留在粗放式的發展模式,隻依賴傳統的宏觀數據進行決策,就會忽視市民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我們能夠從微觀層面理解市民的真實訴求,從而更精准地提升城市服務水平。傳統的城市規劃通常借助靜態的統計數據分析來制定政策,但這些方法往往忽略了市民的動態需求和情感反饋。通過對市民的深度調研,不僅要記錄他們的意見,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多維度的數據整合和AI分析,真正理解他們的生活需求。通過傳感器、社交媒體數據和社區反饋,我們能夠細致入微地了解居民在居住環境、公共交通、醫療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規劃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構建,更是對市民生活方式的精細化優化。進一步講,城市規劃不應僅是自上而下的設計,更應成為市民與政府、技術之間的協同互動過程。通過數智技術,我們將“市民”從抽象的統計數據轉化為真實的、有溫度的個體,使規劃更加精准有效。實踐表明,隻有當城市規劃充分考慮市民個體需求時,才能提升城市的包容性和宜居性,使公共空間更具人性化、更適應市民需求。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進步,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轉型。以大數據為基礎,我們可以在規劃階段預見問題,在實施階段進行動態調整。未來,隨著數智技術的不斷發展,城市將不再只是鋼筋水泥的堆砌,而是一個與市民情感共鳴的有機體。
二、動態識別時段需求,以智能技術助力城市空間高效利用
人們對城市空間的使用是動態的,同一空間在不同時段承載著不同的功能和人群活動。因此,城市治理不僅需要在空間布局上做到科學合理,更要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城市空間的動態優化,以應對不同時段多樣化的需求。以往的城市規劃往往採用靜態的功能劃分,忽略了空間在不同時段的多樣化使用方式。通過智能感知設備和AI技術,我們可以了解城市空間在不同時段的使用情況,從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設計。以黃浦江沿岸為例,早晨時段的濱江空間主要被老年人用於晨練,中午則吸引了大量的上班族休憩,夜晚則成為年輕人聚會的首選場所。因此,通過智能化設計,增加不同時段適配的設施,如互動燈光、夜間藝術裝置以及全天候的智能照明系統,可以有效提升市民的生活體驗。通過智能化的時空調度,我們能夠提高同一空間在不同時段的利用率,從而提升城市空間的整體效能。例如,在節假日期間,市中心商業區的客流量激增,城市調節系統會自動調配交通和安保資源,同時優化購物中心的開放時段,以提升服務水平。這種基於時空數據的動態調整,不僅提高了空間的使用效率,還增加了市民的參與感和滿意度。
三、順應時代演進,以長周期視角引導城市可持續發展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斷發展的,不僅要求對日常生活進行即時優化,更要求城市在長周期內保持與時代的同步發展。城市治理應當具備前瞻性,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社會變遷和代際變化。通過將數智化手段與長周期規劃相結合,我們能夠更好應對城市發展的不確定性,同時不斷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比如,面對一些城市中心城區商業活力下降的問題,通過RAR虛實結合增強現實技術可以為城市活力再造賦能。比如,通過元宇宙技術與傳統街區的融合、虛擬場景與實體店面的互動,將歷史街區打造成虛實交織的商業體驗空間,不僅能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激發商業活力,還能為弘揚傳統文化注入新動能。再比如,上海臨港的“幻元宇宙”項目,將數字IP與中國傳統吉祥物相結合,打造了一個吸引年輕創意人才的開放式創新展示平台,不僅成為設計師和藝術家匯聚的創意空間,更成為城市創新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助力上海向國際化創新之都邁進。“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不僅是一個美好的願景,也是我們在城市治理中需要踐行的理念。通過對大數據、人工智能、虛實結合技術的深度應用,我們可以更加精細、精准地識別和回應市民的實際需求,為人民打造更具包容性、更有溫度的智慧城市。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數智技術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王 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城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指明了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蘊毀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闡明了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提出了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老城區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跡、保存歷史文脈統一起來,既要改善人居環境,又要保護歷史文化底蘊,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強調讓大家住在胡同裡也能過上現代生活,闡明了人是文化的載體,隻有留下鄉親、記住鄉愁,才能做到文化的傳承,要以人民為中心、以居民為主體進行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修復要更多採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這就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辯証施策,不能“一刀切”、大拆大建。
中國擁有偉大的城市營造傳統,中華大地上的古代聚落、城址,生生不息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見証了萬年以來人類在東亞地區文化與文明不間斷的發展,這一文脈從未間斷,為人類歷史僅見。身為中國人,我們有為子孫后代、為人類保全並傳承這一文脈的歷史責任。對待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對待歷史文化街區,我們是立足於保還是拆,最能顯示我們對待祖國文化的態度。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真正做到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第一,形成“更好的服務、更好的保護、更好的價值、更好的財政”的良性循環。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城市的決策者執迷於“危舊房改造”,成片拆除老城,激化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想方設法通過拆老城要政績、要財政、要經濟總量,不惜自毀文脈。我們看到,在老城之上建新城,不但對城市歷史文化遺產造成巨大破壞,還使城市的功能過於集中,形成“攤大餅”蔓延發展模式,造成職住失衡、交通擁堵等嚴重的城市功能障礙。當前中國城市治理存在一個基本矛盾,即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務(包括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所推升的不動產價值不能通過稅收正常返還財政。應該通過深化改革,建立公共服務、遺產保護、不動產增值、財政增收的可持續模式,實現漲價歸公,改變以拆遷售地回收土地增值的不可持續模式,轉變政府職能,實現積極的保護,提高城市治理的現代化水平。
第二,推行整體保護,真正做到應保盡保。當前對歷史文化名城與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實行的是申報制,無法做到應保盡保。按照相關條例規定,申報歷史文化名城有兩片歷史文化街區即可,這導致保護線劃到了哪裡,拆除線也就劃到了哪裡。被申報認定為名城的、歷史文化街區之外的老城區成為被拆除的對象﹔未被申報認定為名城的、老城區更是被無保留地拆除。目前國內城市留存的老城區已經不多了,必須堅決制止對老城的繼續拆除,必須嚴格落實老城不能再拆要求,不能再搞片內留存、片外拆除的分片保護。應該推行整體保護,將尚未被拆除的老城區納入整體保護的范圍,將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申報制改變為普查制,變被動保護為主動保護。
第三,構建更為科學的老城保護或更新模式。一些城市推行所謂的老城保護或更新,採用的是房地產開發模式,大規模外遷居民,破壞城市社會與文化結構,拆真建假,打著保護的旗號大拆大建。眾所周知,房地產開發須先進行土地一級開發,即拆除房屋、外遷居民、平整土地、鋪設基礎設施,再以“招、拍、挂”的方式出讓土地。以這樣的方式推行所謂的“保護”,勢必大規模拆除房屋、外遷居民,蓋出的仿古建筑是徒具表演性的虛假景觀,這不是保護遺產而是破壞遺產。必須堅決制止拆真建假,城市更新不能再搞大規模的危舊房改造,不能再以房地產開發模式推行所謂的老城保護或更新。
第四,探索活態遺產保護的有效路徑。以“微改造”的方法對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修復,在一些城市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亟須大力推廣實踐。應該看到,當前老城區存在的房屋質量問題是長期歷史欠賬造成的,由於產權不清、責任不明、保障不力,對待老城只是一個“拆”字,以致老城區的房屋雖然位於黃金寶地,卻是無人敢買或能買、無人敢修或能修,長期“窒息”失養,不能通過正常的市場流通獲得保育。對此,應該對症下藥,修復“統規自建、流水不腐”的城市生長機制,積極探索實踐,明確產權與責任,加大保障力度,解決歷史遺留的住房問題,激活存量房屋交易,制定修繕導則,鼓勵產權人按照保護規劃進行房屋修繕,實現可持續的保護,以居民為主體,煥發歷史文化街區的生命力。
推進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
中國社會學會原會長、上海大學教授 李友梅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為了誰、依靠誰”“建設什麼樣的城市,怎樣建設城市”等重大問題,我們要以強烈的使命感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城市治理共同體”的概念具有豐富內涵,其核心是不斷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變為現實,不斷推進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邁向新階段。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
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們需要在新高度上推進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從內涵上看,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參與到城市社會生活的不同主體能夠基於共享價值,在崇尚盡責和奉獻的持續交往中相互信任,並生發出社會治理的共同體意識。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的良性運行,有助於提升城市社會的凝聚力,使城市社會系統在物質技術領域加速變革、社會環境復雜多變等的形勢下,既保持內部協調穩定,又能使自身在順應環境需要中實現迭代發展。
中國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堅持以人民性為價值基點,極大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凝聚和團結。與西方基於個體主義公共性,以資本力量為主導、利益群體分化競爭為推動力的城市社會建設不同,中國城市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在堅持人民主體性實踐中,回歸了城市的共同體本質,在以黨建引領協調多方關系中促成了基於社會團結的公共性。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也為人民共享,與民生和民心廣泛聯系。
二、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上海實踐經驗
2019年至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來上海考察城市治理工作,先后提出了人民城市、全過程人民民主和“四個人人”的城市治理共同體等重要理念。
上海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結合本地實際,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城市建設和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建設和治理各個環節。例如,上海在基層治理實踐中健全完善了黨建引領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協調運行機制。基層社區黨組織在這些實踐中提高了推進“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有機互動的能力,在順應廣大市民新期待、引導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中提升了人民群眾自我協調和自我服務的能力。可以說,正是在黨建引領下,上海的基層社區治理內化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並由此積累了大量鮮活的經驗,賦予新時代“楓橋經驗”新的內涵。
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功能在於及時感知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上海在布局“15分鐘生活圈”便利生活服務的過程中,廣泛聽取市民群眾、專家學者、企業家群體的想法和建議,了解各方需求和訴求,盡可能為各社會群體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以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完善社區規劃,更加合理地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努力為市民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實現了從“金點子”到“金果子”的跨越,凝聚起社會治理創新的廣泛共識。這是上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協調多主體間關系的一個突出的實踐經驗。
上海的實踐表明,隻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為人民”和“人民建”有機統一起來,以改革創新破解瓶頸難題,探索在各種新條件、新挑戰下構建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有效路徑,城市發展才能充分體現人民城市的價值本位。
三、面向未來的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
當前,新一輪數字技術革命正在快速深刻地改變著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傳播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城市生活,繼而對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當前我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尤其是新興領域迅速發展,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大量涌現,新就業群體規模持續擴大,社會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如何將新興領域中的人群納入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視野,這是一個時代的大課題。
數字社會的資源分配機制、社會分層結構、社會互動邏輯與以往各個時代都不相同,互聯網、大數據、量子計算、人工智能等基礎技術深度交融,依循多樣的場景需求,在基層生成功能各異、形態多元、結構多樣的社會自組織。在移動互聯網技術普及的數字社會,世界的構成基礎不再只是社會階級、社會群體等相對穩定的“板塊”,還有旨趣獨特、緊密關聯、瞬息萬變的個體“流沙”,基層社會日益呈現出難以察覺的“離散碎片化”特征。此時,人們開展合作或集體行動的邏輯也發生了變化,有研究指出這些虛實相交的趣緣群體成為數字社會的共同體,並且逐漸成為具有其相應公共性的新“社會細胞”。對這些基層社會的新變化和新趨勢,我們要有敏銳的意識。
總之,建設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是持續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豐富和拓展城市文明的重要路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有效構建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根本原則。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城市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構建還將遇到許多新挑戰,我們要銳意改革,積極創新,努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治理現代化道路。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5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