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產電視劇《春風化雨》:致敬鄉村教育守望者

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故事背景,塑造鮮活鄉村教師群像
《春風化雨》致敬鄉村教育守望者
拿到滬產電視劇《春風化雨》劇本,演員佟麗婭看到劇本塑造的鄉村教師安顏這個角色有一種直覺:“不演這個角色,就會失去一個很好的機會。”
如今,由上海廣播電視台第一出品、東方娛樂聯合出品的鄉村教育話題劇《春風化雨》正在東方衛視播出,佟麗婭塑造的女主角安顏正式在熒屏上與觀眾見面。
《春風化雨》的故事發生在長治縣和平中學,剛畢業的安顏初來乍到,面對著陌生的鄉村環境和迥異的教學理念,她一度感到迷茫和無助。但隨著與學生的相處以及家訪的深入,她逐漸認識到鄉村教育的重要性。
本劇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故事背景,由王駿曄、信鵬執導,饒俊編劇,佟麗婭、楊玏、張峻寧等主演,講述了一群鄉村教師數十年如一日扎根農村教育崗位,幫助一代代莘莘學子追逐夢想並改變命運的故事。
《春風化雨》對鄉村教育工作者進行了全景式描寫,將支教老師、考編老師、教培老師也融入故事之中,讓每一個角色延展出豐富的敘事支線,塑造了叢俊生(楊玏 飾)、鐘玉科(劉佩琦 飾)、符勝治(康愛石 飾)、方響(劉昱辰 飾)、裴秋韻(黃子琪 飾)等鮮活的鄉村教師形象。
《春風化雨》基於大量豐富的真實素材進行創作,聚焦鄉村教育背后的人物和情感。其中既有師生之間充滿磨合、信任和守護的動人關系,也有教師代際之間的傳承與堅守。為了精准地塑造人物,編劇饒俊曾兩赴西南山區扎根創作,先后在貴州多所鄉村學校進行田野調查並挂職調研,通過30余次家訪,獲取大量真實素材。總導演王駿曄及佟麗婭、楊玏等主要演員也深入貴州山區,與當地中小學師生交流,體驗鄉村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在去當地學生家走訪時,有一幕佟麗婭印象很深刻,“房間很簡陋,家裡沒有像樣的家具,但有一整面牆的獎狀。這是他們家裡最好的裝飾品,看到這些你會很感動,眼淚一下子就掉下來。”在她看來,面對鄉村教育的復雜環境,扎根一線的鄉村教師就是鄉村的守望者,“看他們上課、走訪,我在觀察和模仿的同時,會被鄉村教師身上散發的光芒所感動。”
本劇從2012年切入,一邊推進至2023年,一邊閃回到2002年,雙線敘事,巧妙地編織事件邏輯與戲劇沖突,將兩代學生的選擇與命運相互對照。同時通過女主角安顏在兩個學校的任職經歷,帶出老一輩鄉村教師的教育精神、新一代教師的選擇與彷徨、幾屆農村學生的困境,融入了教育公平、留守兒童、原生家庭、鄉村倫理等社會議題,將鄉村教育存在的痛點和難點通過戲劇手段呈現,還探討了當今教育環境下的新課題,如素質教育、職業教育、心理教育、課外培訓等。
演員楊玏說,他看到了鄉村的困難,“第一反應不是打退堂鼓,但事實永遠比他想象的更復雜、更不容易。”《春風化雨》從人物和現實出發,也探討了鄉村教師的“邊界感”。在家庭教育較為缺失的鄉村,教師需要打破家校的邊界,走到學生家裡去,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觀的建立,他們成為孩子們的朋友、親人、領路人。楊玏感慨,在鄉村,教育是改變學生乃至整個家庭命運的唯一機會,“鄉村教師義無反顧地投入這番事業,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有特別強烈的熱情,這個故事需要被觀眾看到。”(記者 張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