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滬上銀行試水“股權”業務 開辟科創融資新路徑

2024年08月22日08:43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上海銀行業業務視角不再局限“看過去”,創新探索“看未來”

試水“股權”業務開辟科創融資新路徑

在上海張江,上海智位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通過建設銀行張江分行,成功申請了一筆“股權激勵貸”,用於幫助開展員工持股計劃。同樣在上海臨港,上海銀行也為一家科技芯片公司發放了逾2000萬元的“員工持股融資”,實現激勵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40多人。

隨著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不少科技企業開始計劃將股權授予高管和核心員工,使其共享公司收益。但對於個人而言,認購股權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有人希望找銀行貸款。

放在過去,這個業務並不好做。因為銀行的信貸資金,按規定一般不可以流入資本市場,員工持股和股權激勵也屬於這一范疇。好在,目前上海開始推動部分商業銀行在臨港新片區和張江科學城,面向科技型非上市公司試點開展“科技企業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貸款”,變化由此開始。

“這一需求很普遍,尤其是B輪融資以后的科技公司需求不小,還有計劃股改的公司。”上海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業務為科創企業高管以及核心員工提供了規范的員工持股融資通道,也相當於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一筆新資金,實現了資金+人才“雙向奔赴”。

除了股權激勵,上海銀行業還在研究認股權貸款。

所謂認股權貸款,即企業在獲得貸款時,按照貸款資金的規模給予銀行及其合作機構一定比例的認股權,未來除了企業還本付息外,銀行可以根據企業估值表現,選擇是否通過行權獲得投資收益,以此對沖銀行貸款風險。

“這種業務適用於那些具有核心技術、高成長性的中早期科創企業,比如我們之前就為兩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這項服務。”建設銀行張江分行行長黃勇解釋。“可以說這是一種在暫緩稀釋股權的前提下,非常適合初創期科技企業成長需要的股債聯動金融產品。”

認股權業務的推廣也得益於上海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平台的發展。依托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在去年底開展的這一試點,過去單打獨斗的銀行可以抱團,甚至聯合其他機構,在統一的平台上登記托管、轉讓交易。

上海股交中心副總經理丁穎芳介紹,截至2024年8月,平台已成功落地24單認股權業務,融資金額7617萬元,涉及的22家標的企業為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新能源、人工智能、數據科技、信息技術和集成電路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優質科創企業。其中,75%的標的企業已獲得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科技型企業等資質認定,平均擁有專利數量達22項。

記者在平台網站上看到,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等金融機構都已積極參與其中,探索形成了“銀行+認股權”“銀行+產業園區+認股權”“銀行+擔保+認股權”等多種業務模式,為上海中小科創企業融資開辟了新的路徑。

下一步,上海銀行業在“股權”領域還有新文章可做。滬上一些銀行已經著手為參股型並購貸款業務做准備。去年底,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上海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研究開展參股型並購貸款創新試點。對於亟待發展的中國並購市場而言,上海的這一創新無疑會是一項巨大的助力。

這類涉及“股權”的業務,銀行過去並不熟悉,一來有監管限制,二來怕風險過大。但隨著科技創新重要性的逐步提升,不管是出於全國經濟大局考慮,還是為銀行自身發展著想,研究“股權”,已經成為一道必答題。盡管這些業務規模還不算大,或者尚未落地,但著實體現了上海銀行業思維的轉變。多家滬上銀行表示,現在業務視角已不再局限於“看過去”的抵押物,而開始轉向“看未來”。

這樣的思維轉變,對於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無疑是一件大好事。(記者 張楊)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