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楊浦社區長者食堂裡“臥虎藏龍”?比比就知道

2024年07月11日15:17 |
小字號

民以食為天。在楊浦,社區長者食堂開辦得如火如荼,數量不斷增加,為居民們帶去“舌尖上的幸福”。

7月9日,楊浦區民政局、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助餐服務專委會、上海市老年基金會楊浦區代表處聯合舉辦了一場“食在楊浦 幸福養老”2024年楊浦區老年助餐服務廚師烹飪技能競賽暨上海市老年基金會成立40周年慶活動,區域內各家社區長者食堂參賽比拼,現場做菜,切磋功夫、交流廚藝。

“神廚”輩出,

社區長者食堂“臥虎藏龍”

本次競賽中,楊浦轄區共19家社區長者食堂組隊參賽,經過初賽后,12家勝出隊伍進入決賽,角逐金、銀、優勝等獎項。

比賽現場,滿屋飄香。一鍋熱油劈啪作響,鍋鏟翻飛間,葷素百味奏響著一曲曲美食的樂章。有的大廚帶來了一道蓮花白菜,由大白菜和蝦膠制成,層層疊疊,狀似蓮花盛開﹔有的則拿出了看家本領——雙味菊花魚,白蘿卜雕刻的鳳頭立在盤中,青魚被雕成球狀菊一般的造型,淋上橙汁和茄汁,令人胃口大開……

圖片

也有一些朴素的家常菜,經過大廚之手更顯不同,比如長海路街道市京睦鄰小廚的大廚就將一道紅燒肉蓋澆菜飯做出了新鮮感。青菜與咸肉丁、米飯作為底,細細熬煮而成的墨魚汁紅燒肉作為“蓋”,綠、白、粉、黑四色集於一碗飯中,各種滋味也融合得恰到好處。

“菜飯,上海人平時就經常燒,但怎麼燒出不一樣的味道是很難的。”廚師李昊說,“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的青菜必須要切得非常非常細,就像菜裹著飯、飯裹著菜一樣。這和很多人家是不同的。”

圖片

一道道菜品快速出鍋,色香味俱全,可見楊浦一眾社區長者食堂裡人才濟濟、“神廚”輩出。決賽結束后,評委們從營養搭配、口味與質感、烹飪技巧、菜品呈現、衛生安全等多個維度,對菜品進行了分析點評,確保每一道菜既有好滋味,又在控油控鹽等健康方面達標。

圖片
圖片

最終,定海路街道隆昌路睦鄰小廚、甬盛福社區睦鄰小廚、金恪睦鄰小廚、平涼路街道霍山路睦鄰小廚等四家社區長者食堂獲得優勝獎,大橋街道睦鄰社區長者食堂(熊貓飯堂)、國和1000睦鄰小廚(熊貓飯堂)、天益睦鄰小廚、鞍山路睦鄰小廚(熊貓飯堂)等四家獲得銀獎,長白新村街道228社區睦鄰小廚(熊貓飯堂)、 長白長馨睦鄰小廚、新益養老院社區睦鄰小廚、長海路街道市京睦鄰小廚獲得最高榮譽的金獎。

圖片

“對我們廚師來說,這也是一次切磋交流的機會,讓我們看到了其它社區長者食堂的特色和長處,大家可以經驗共享。”熊貓飯堂領隊於之軍說。

服務再升級,

“食惠楊浦”老年助餐服務聯盟成立

在賽后頒獎典禮上,楊浦民政發起成立了“食惠楊浦”老年助餐服務聯盟,積極引入社會多方力量並推進各項服務工作跨界融合,今后將為楊浦老年助餐提供公平普惠安全、優質健康適老、快捷便利到家的老年供餐全鏈條。區內老年助餐企業與餓了麼、達達集團等共計23家企業加入聯盟。

圖片

圍繞落實統一標識、執行統一建設運營標准的原則,本次活動還同步上線了楊浦區老年助餐服務視覺識別系統2.0版,對楊浦所有社區長者食堂大到門頭標示、小到杯盤抽紙等均做了統一設計,不斷提升助餐服務的標准化、規范化、品質化的能力,進一步深化“暖楊惠老”助餐品牌建設,推動楊浦助餐服務從量的發展到質的提升。

最后,活動現場同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楊浦區老年助餐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在政策層面對老年助餐給予了嚴格規范,確保各項優惠措施落實落地,持續推動老年助餐服務資源可集聚、運營可持續、服務高品質。

圖片

老年助餐服務,是老年人體驗感最直接、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養老服務工作。今年以來,楊浦區民政局緊緊圍繞楊浦“幸福養老”主線,全面啟動“惠生活、惠助餐、惠服務、惠能力”四項“暖楊惠老”項目,其中僅在老年助餐服務方面,就已在大橋、殷行、長海等街道完成10家品質化、標准化社區長者食堂建設,有力充實了楊浦助餐服務供給。

下一步,楊浦區民政局將以推進老年助餐服務為切入點,深入實施“暖楊惠老”四大項目,持續打響楊浦“幸福養老”服務品牌,努力實現楊浦“人民城市新實踐、創新發展再出發、振作楊浦一股勁”三篇大文章的生動詮釋。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