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加速推進區塊鏈場景建設,今年61家單位同上海數據集團敲定建鏈需求

83條“鏈”,條條要探索商業模式

2024年06月17日09:14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本質上,區塊鏈是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推動新一輪的機制體制改革。83條區塊鏈集中在醫療、供應鏈、社會治理,金融等領域,有些是“一業一鏈”,也有多家金融單位共建一鏈,其中民企佔2/3

本報記者 李曄

讓人“不明覺厲”但推進不算迅速的區塊鏈技術,在上海卻保持了“戰略敏捷”。

記者從近期舉行的質匯“楊數浦”主題研討會,以及上海市工商聯數字經濟商會首期“數字經濟沙龍”上獲悉,目前,包括楊浦區在內,上海已有4個區與上海數據集團接洽籌劃區塊鏈建設事宜,61家單位已同數據集團敲定了共計83條區塊鏈的建鏈需求。

數據集團旗下的浦江數鏈,是上海城市級區塊鏈數字基礎設施,於去年11月16日正式上鏈。浦江數鏈首席運營官劉永以他親歷的案例,闡釋了區塊鏈的價值。

2021年,劉永所在上海某區塊鏈公司,為河南省一地級市建設“區塊鏈+醫療供應鏈”項目。我國近年推行的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改革,旨在堵住此前“隻招不採”等系統性漏洞,明確了中標企業、藥品、價格、供貨數量等,且規定醫院必須“次月底付清全款”。集採改革前,為了25種常用藥,該市醫保基金每年的支出近1億元,改革后大幅下降至1800萬元。這一過程中,區塊鏈確保了改革的剛性落地。

劉永介紹,“區塊鏈+醫療供應鏈”項目布局了聯盟鏈,當地醫保局、衛健委、醫保基金等單位,以及相關醫療機構、藥企、金融機構等全部上鏈。鏈上所有單位對規則的共識,化為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聯盟鏈與藥品集採招標系統打通,並綁定醫院與藥企間物流系統,鏈上單位的任何操作,各方均清晰可見且不可篡改。當藥品送達醫院並完成掃碼入庫后,系統即進入“付款倒計時”。待次月底,若此前醫院未向藥企主動支付,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即執行貨款從醫院到藥企的自動劃賬。如果醫院賬戶內沒錢,即觸發另一智能合約,由醫保基金支付給藥企,這一流程以“醫保基金直接結算”的國家文件為依據。醫保基金次月再與醫院核算報銷,自動扣除代付款……一系列操作全程無人為干預。

在此基礎上,這一區塊鏈項目還延伸到“在線供應鏈融資”,由銀行提供金融產品——藥企貨物進入醫院倉庫后,藥企即產生應收賬款,理論上就能形成抵押物。基於此,藥企財務人員的操作界面將自動彈窗,詢問“是否申請融資”。如果點“是”,貸款秒到賬,無任何手續。這完全顛覆了銀行傳統的放款規則與流程。

據悉,這一項目第二年即獲國家級首批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由於區塊鏈助力實現醫保基金領域“不能腐”,當地紀檢部門也將此項目列入試點。

區塊鏈如此好用,但除了存証、供應鏈金融等場景外,鮮見成熟應用案例。為何區塊鏈產業進展緩慢?浦江數鏈總經理王虎分析,原因在於技術門檻、商業模式、體制改革三方面。其中亟待解決的是商業模式,目前依賴於政府補貼的區塊鏈應用不可持續,必須探索出能讓鏈上各方有長期收益的商業模式。他認為,區塊鏈產業流程與房地產高度相似,但目前缺少“開發商”環節,需著重培育,“深耕醫療、交通等各垂直領域,且深知行業規則、改革方向和應用場景的信息化服務公司,可能是區塊鏈‘開發商’的最佳選項”。

更深層的問題在於,本質上,區塊鏈是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來推動新一輪的機制體制改革。對此王虎有真切感受——部分有志成為區塊鏈“鏈主”的單位,在搞懂區塊鏈的邏輯並挖掘出具體場景后,反而不願推進了。原因除了盈利障礙,還在於鏈上規則往往會突破現行監管要求與流程。

“好在目前上海全市上下推動區塊鏈的魄力很大,各級政府都在鼓勵突破。”王虎說。

這樣的魄力和鼓勵,劉永感受到了。他向記者透露,今年浦江數鏈已敲定的61家單位83條區塊鏈,條條都要探索出商業模式,集中在醫療、供應鏈、社會治理、金融等領域,有些是“一業一鏈”,也有多家金融單位共建一鏈,“其中民企更是發現機會,61家單位中,民企佔了2/3”。

另外,擁有168家會員企業的上海市工商聯數字經濟商會,近期也將首期“數字經濟沙龍”放在數據集團舉辦,並發布“民營企業上鏈用鏈倡議書”。與民企一樣積極的還有楊浦區,日前建立數字經濟智庫,發揮大學、(互聯網)大廠資源集聚優勢,全力打造質匯“楊數浦”品牌。

區塊鏈作為數字經濟載體,最需要的是高質量數據的注入。在上海,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正走出一條從“數據資源”到“數據產品”再到“數據資產”的進階路,一批“以數營生”的數商迅速成長。據上海數據交易所副總經理章健介紹,上海數交所自2021年11月揭牌以來,挂牌產品逾2600個,其中金融、互聯網和三大運營商是排名前三的數據產品採購大戶。

(責編:龔莎、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