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最大網購節取消預售,電商“6·18”拼什麼

年中最大網購節拉開序幕,今年促銷方式簡單了
取消預售,電商“6·18”拼什麼
前晚8時,年中最大的網購節“6·18”拉開序幕。取消預售,是今年“6·18”最大亮點。沒有預售、定金、尾款等環節,今年“6·18”變簡單了。但在促銷常態化的當下,用戶還會為“6·18”買單嗎?
仍是一場拉鋸戰
根據“6·18”的安排,天貓有兩次售賣期,第一次自5月20日晚8時開始,第二波自5月31日晚8時開始。京東隻安排了一次大促,5月31日晚8時現貨開賣,消費者不用蹲點付尾款。也就是說,原本是京東主場的“6·18”,天貓在今年搶跑了11天。
伴隨著“6·18”“雙11”而生的預售制,一度是網購狂歡的救星。2012年“雙11”前,為了減少大促當天的流量壓力,天貓率先引入預售模式,提前鎖定需求,通過銷量前置的手段來准備庫存和緩解物流壓力,預售訂單有時佔據購物節總訂單的一半左右。對商家而言,預售商品的銷量也能檢驗市場效果,一旦訂單不及預期,還能及時調整主打商品。
彼時,預售玩法新鮮,價格更低,贈品也多,還能減少消費者一次性付款時的壓力。因此,預售模式是一場平台、商家和買家的“三贏游戲”。如今,電商天下早已時過境遷。預售模式衍生出復雜的滿減機制、發貨時間冗長等負面因素,成了投訴重災區。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顯示,電商平台預售模式存在五大問題,即“尾款”漲價不誠信、預售商品不價保、承諾贈品不兌現、承諾時間不發貨、“最低價”宣傳不屬實。在這一背景下,留住用戶、保住增量,成了電商平台的首要目標,取消預售也在情理之中。
預售或許會淡出網購狂歡,但超長的促銷期,注定了今年“6·18”仍是一場拉鋸戰。漫長的促銷時段,引發消費疲勞感。一位直播電商負責人說:“年中大促叫‘6·18’,很多賣家都悄悄提前打折,趕在正日子前錯峰大促。”
直接打折表誠意
如今,“6·18”不再是價格窪地,穩住用戶大盤才是關鍵。
一條動態新聞在“6·18”前尤為扎眼。淘寶網日前宣布改版,重新上線淘寶網早期論壇“淘江湖”。項目負責人介紹,這是淘寶網7年來最大力度的一次更新,針對消費者用網頁版購物的體驗做了改進,比如登錄狀態做了更長時間保持、購物車首次展示券后價、商品詳情做了優惠自動領取、“我的淘寶”增加了發票管理等。淘寶打開速度變快了,用戶可以自己設置視頻和直播是否自動播放……這些細微的改動,以往鮮有人關注,在今年“6·18”卻成了優化用戶體驗的亮點。
在爭奪用戶的戰場,電商平台的“焦慮感”一覽無余。更直接的表現是,“雙11”等購物節早期的“五折會場”也在今年回歸,華為、耐克、優衣庫等品牌商品,無需任何疊加優惠,直接五折搶購。這是今年“6·18”給用戶最大的誠意。
作為網購大促的投訴重災區,售后問題也是“6·18”試圖破局的一環。“今年‘6·18’,我們首次將AI技術和直播結合進行一小步測試,希望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美腕合伙人蔚英輝說,AI數字人可補充真人主播的空缺時段,實現24小時不停播,讓直播間和貨架電商一樣,在任何時段都能服務用戶。AI智能客服也能擔任直播咨詢服務,在售前、售中階段的任意時段,去輔助主播解決用戶有關產品的疑問,給到用戶最優的購物選擇。針對大促期間發貨慢的問題,淘寶也調整了商家發貨時限。如果超時發貨買家發起投訴,商家可能需要賠付。同時還將視商家、商品虛假發貨的嚴重程度,給予處罰。
視頻號成“黑馬”
如今,大部分品牌不再單一依賴網購狂歡節來拉動銷量,“6·18”更像是電商平台的年中考核。淘寶和京東依然是“6·18”的主角,微信視頻號成了今年的“黑馬”,抖音似乎有自己的節奏,快手和小紅書仍在努力擠進這個賽場。
當前,騰訊加強了視頻號直播帶貨生態的投入力度。騰訊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受視頻號、搜一搜等高毛利產品的增長拉動,騰訊廣告收入265.06億元,同比增長26%,毛利145.20億元,同比增長6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2%提升至55%。視頻號總用戶使用時長同比增長超80%。今年以來,視頻號新增開放超20個三級類目,並推出多個達人激勵。
小紅書也宣布將在“6·18”期間對直播,尤其是店鋪直播給予重點傾斜。數據顯示,2024年4月小紅書電商開播商家數較去年4月同比增長5倍,店播購買用戶數同比增長12倍,月銷過百萬商家數同比增長7.4倍。店播已成為商家在小紅書穩健經營的重要方式。
相比去年“6·18”,快手電商今年鼓勵商品通過“銷售托管”進入貨架、直播等全場域銷售。在中小主播“全民任務”玩法中,主播直播分銷托管商品,可根據單日分銷商品GMV規模,獎勵相應的直播曝光流量券。
如今,電商市場群雄逐鹿,“6·18”不再只是一個賣場,更像是一個舞台,展示的不只是最低的價格,而是常態化低價的供應能力。畢竟,在零售行業,價格才是“王炸”。(記者 查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