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要聞

上海高質量發展新航標 “老外貿”做全球新生意

2024年04月22日08:54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東方國際以數智化轉型為牽引,布局跨國經營尋求效率最優解

老外貿“花開七朵”做全球新生意

集團約7萬名員工中近60%為外籍員工,集團70%的營收來自海外

上海外貿高質量發展新航標

■企業 從勞動密集型的單一外貿出口企業,變身智力、技術、資本密集型的跨國綜合貿易商

■觀念 著眼高層次服務配套而非停留在簡單生產層面,以腦力與技術贏得領先而非硬拼成本價格,以區位和信息樞紐優勢重塑貿易新通路

■定位 以貿易的內容、渠道、貨源地、交易形式的全面樞紐來定位國際貿易中心

雲南芒市,與緬甸一河之隔,有座特別的服裝廠。工廠的上百名員工,都是河對岸可便利通勤的緬甸邊民。兩位管理層人員,來自上海和香港,由近3000公裡外總部位於上海的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委派。這樣的資源配置,既利用了滬港智力資源,又挖掘了邊境加工區域價格窪地,還能享受緬甸原產地關稅減免。

東方國際還在運作另一條跨國供應鏈——先從我國中西部採購紗線等原材料,在蘇浙實現染整后,運往越南、柬埔寨等地加工,成衣最終出口歐美。這種關鍵環節盡在掌握的集成加工業務,“鏈主”一年要運作超20億美元,在去年集團41億美元出口總額中佔了半壁江山。

向轉口貿易、離岸貿易進階

東方國際是《繁花》中的上海“老外貿”,但它顯然在顛覆老路,從一家勞動密集型的單一外貿出口企業,變身新質生產力項下智力、技術、資本密集型的跨國綜合貿易商。東方國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童繼生卻道“這些變化都是逼出來的”——多年來,他不停思考:當傳統外貿“淺表開採”行將結束,當直面國內外貿同行愈發激烈的無差異競爭,及地緣政治影響下全球復雜多變的貿易形勢,立志成為國際貿易中心的上海,該如何解鎖新一輪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姿勢?

多年思考與轉型實踐令他感悟。“上海外貿,應著眼高層次服務配套而非停留在簡單生產層面,應以腦力與技術贏得領先而非硬拼成本價格,應以區位和信息樞紐優勢重塑貿易新通路,在數智化、服務時效化、貿易方式新型化上大做文章。”童繼生說。

基於這些認知,東方國際銳意破題,觀念先轉。傳統老外貿,講究的是啥都“自己有、自己來”,卻忘了自己身處上海,天然坐擁可在全球范圍內配置智力與物質資源的集成能力。於是近年來,東方國際探索將供應鏈向境外轉移,如以綠地投資(又稱新建投資,指跨國公司等投資主體在東道國境內設置部分或全部資產所有權歸外國投資者所有的企業)形式在埃塞俄比亞建設毛衫加工廠,以千台橫機、數千當地工人、年產400萬件的規模,成為亞的斯亞貝巴最大的外資項目。

通過直接投資、收購、參股等多種形式,東方國際目前在東南亞、非洲及歐美共有43家工廠。這種全球布局、跨國經營,尋求成本、效率的最優解,是化解和對沖風險的現實路徑,也使原先上海單一口岸貿易向轉口貿易、離岸貿易進階。

同時,企業轉型正打開新思路。集團旗下申達股份,不滿足於隻做“服裝用紡織”,大膽向“產業用紡織”拓展,於2017年收購歐美汽車用紡織軟飾部件資產,並在境外設立企業Auria。而今,Auria已是全球第二大汽車軟飾部件供應商,汽車地毯總成、隔音隔熱墊、減震器等品類產品,覆蓋奔馳、寶馬等主流汽車制造企業。

同樣,東方國際也並不故步自封於“隻做出口”。2018年起,東方國際利用距“四葉草”不足5公裡的虹橋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積極承接和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聚焦化妝品、護膚品等四大品類,開拓跨境電商業務。去年,東方國際進口訂單達853萬單,今年預計再增長60%以上,力爭實現日均4萬單、全年銷售額25億元目標,持續坐穩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務單量、金額全市第一位置。

從單一外貿到“七聯動”

“老外貿”的觀念更新,以技術、交易流程、管理方式等的數智化轉型為牽引。成衣訂單在上海完成數字打樣后秒傳全球工廠、六層掃描還原面料紋理結構、3D仿真直接呈現產品外觀性能、VR技術幫助客戶輕鬆完成驗廠,還有生產中的電子排單與柔性制造,無不詮釋著“數轉”所釋放的新質生產力。

另外,集團內部的供應鏈與客戶管理、財務與人力資源管理、大數據分析與決策,以及對外的國際貿易業務流程,也都以數字化與區塊鏈技術為支撐。

數智化“附體”后,東方國際能及時跟進每筆業務盈虧狀況與風險點、實時透視洞察經營數據價值,由此變得更為敏捷、主動、有韌性,構筑起激烈競爭環境下的領先身位。

觀念更新與數智化轉型,促使企業外貿形態“花開七朵”,實現從單一外貿向進出口、外經外貿、內外貿、貨服貿、工貿、物貿、貿金“七聯動”轉型。比如貨服貿聯動,集團下屬供應鏈企業運營的國際海運訂艙線上平台,對接30余家船公司及船代,月訂艙出運量逾4萬標箱,躋身上海前四。又如物貿聯動,由東方國際負責集貨的中歐班列“上海號”,去年開行超過百列,長三角貨源佔86%,已完成中歐、中俄、中亞線全覆蓋。關鍵在於,“上海號”自出生起便勇於闖市場,在海運價回落后仍備受青睞,並率先實現盈利。童繼生認為,這受益於上海海鐵空及水運、陸路“多式聯運”的加持,為以長三角為主的出口貨物帶來了服務時效的極大確定性。

而今,東方國際這位“老外貿”煥然一新,集團約7萬名員工中近60%為外籍員工,集團70%的營收來自海外。

“事實上,我們是在極不尋常的外貿環境壓力下頑強地活下來。之所以能蹚出新路、發現韌性與機遇,是因為我們堅定相信,要始終以貿易的內容、渠道、貨源地、交易形式的全面樞紐來定位國際貿易中心。這是一座城市的選擇,也是我們外貿企業的航標。”童繼生感慨。(記者 李曄)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