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歐洲郵輪游正熱?這枚本土香囊在海外游客中火了

2024年04月12日14:52 |
小字號

4月初,榮慶堂香囊又火了一把,2500余名入境游客搭載“邁希夫五號”郵輪抵達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剛下船就收到了一隻隻紅彤彤的榮慶堂文創香囊。

“好香!”“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中國!”……來自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國的游客們興致勃勃地舉著這份“見面禮”,就此開啟了為期兩天的上海之旅。

圖片

中國的香囊文化,可追溯至商周時期。如今,這一枚香囊“穿越”千年,衍生出多元形式與內涵,竟成為打通中外交流、串聯新老傳承的重要一環。

一枚香囊,

“囊”住中外目光

為迎接郵輪旅客,在港區T2到達大廳,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架設了一個非遺展台,為不少來往的海內外游客送上“一袋上海”文創禮物,其中就有榮慶堂香囊。

圖片

一枚香囊,包羅萬象。大紅色的布藝刺繡包,由上海千年古剎龍華古寺方丈親筆賜“福”,內部採用百年傳承中藥古方制作而成,近嗅香氣扑鼻,溫中健脾,芳香辟穢,頗受外國友人的歡迎。不少人舉起它拍照、合影,記錄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一面”。

圖片

榮慶堂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其香囊制作技藝是上海市級非遺項目,於2022年的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遺項目保護情況評估中被評為“優秀”。這次與郵輪旅客們的相遇,早已不是它第一次吸引異國關注。在“國潮”澎湃的當下,香囊隨之走俏,榮慶堂香囊多次代表“上海好物”亮相進博會,一步步走進國際視野。

“不同於西方流行的工業香,中國傳統的香囊內含天然本草植物,充滿自然芳香。”上海榮慶堂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香囊制作技藝傳承人余東介紹,從選料、裁料、刺繡,到中藥磨粉、研磨細粉,再到填棉、加粉、縫合、加穗,制作一枚香囊看似簡單,實則講究很多,十大工序一道不能少,一道一門檻。

2023年初夏,2023上海旅游產業博覽會首次開設“非遺新體驗 海派會客廳”上海非遺展區,榮慶堂香囊就作為“楊浦代表團”成員之一,受到文旅產業人士的重視與歡迎。此外,它還多次走出國門,曾參加意大利佛羅倫薩國際手工藝展覽會、“一帶一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等,這一抹神秘的“中國香”,已然吸引世界的目光。

堅持創新,

“巴掌大”中見真章

榮慶堂香囊由來已久。20世紀90年代,傳承人戎愛娟跟隨長白山名醫張福生學習中藥知識,學成后將其香囊制作技藝及中藥配方帶到上海,根據江南氣候特性,融合江南織繡文化,制作出榮慶堂特有的中藥香囊。數十年后,榮慶堂香囊傳承的接力棒由戎愛娟交給了兒子余東。2015年,榮慶堂獨特而經典的香囊制作技藝,入選了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將香囊制作技藝傳承下去,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榮慶堂全體的決心。如何做到?固守傳統已不足夠,擺在他們面前的道路,不僅需要打入國際市場,更要打通老中青三代受眾。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愛上香囊,榮慶堂堅持創新,同時帶領非遺傳習團隊積極參加文創評選大賽、文化公益活動,期待以新穎的香囊展示出非遺魅力。2021年,榮慶堂發布“愛上海香囊禮盒”,用粉、黃、藍、金四種顏色的香囊搭配手環,繡上白玉蘭和“愛上海”字樣,成為長三角特色伴手禮﹔2022年,榮慶堂的榮囊聞香銀香囊上榜“2022上海伴手禮好評榜”,以纖薄玲瓏的紋銀金屬“囊袋”,抓獲了無數消費者的心﹔2023年端午佳節,榮慶堂再度推出創新“如意扇”,黑色、紅色相間的扇面,挂有大紅色刺繡香囊,色彩搭配大氣古朴,頗有傳統特色,在上海市消保委健康消費專業辦的“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藥香囊”評選中一舉進入top3……

圖片

2024年正值龍年,榮慶堂的“龍香”香囊再次登上“網紅”伴手禮榜單,紅藍雙色囊袋,搭配金色“龍形”絲線刺繡和中國結,讓人愛不釋手。其中,“龍香”取金龍銜香之意,靈感來自青龍鎮、青龍港等上海“尋龍”文化源起之地,龍的造型吉祥喜慶,是中華文化的突出符號。

“我們堅持創新工藝,比如紋銀香囊傳承的是唐代‘黑科技’,打造出‘香囊陀螺儀’,希望讓現代人感受到唐代宮廷的富麗華貴之美。”工作人員介紹說。

眼下,中國年輕人間熱衷古風,穿漢服、佩香囊、執畫扇,游逛古鎮小巷,已成一種青春新風尚。榮慶堂香囊正以創新力量,乘上這股國潮“東風”,打破年齡的藩籬,走進年輕市場、國際市場,將傳統非遺傳承出新味道。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