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長寧區再添8名正高級教師

在2023年度中小學教師正高級職稱評審中,長寧區再添8名正高級教師。這些好老師是怎樣“煉成”的,一起來看看吧!
2023年度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
評審通過人員名單(長寧區)
8名正高級教師為“活力教育”增添了極大動力,而這些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長寧教育這片教壇沃土。“活力教育”中,每一位教師如何走向卓越?
長寧區教育局表示,一直以來,長寧教育深刻認識到教師隊伍對於教育強國戰略的重大意義,積極從整體規劃、梯隊建設和數據驅動等幾方面著手,促進區域教師卓越發展。
“三個立足”建構優師機制
成立卓越教師培育發展中心,立足“強高峰”,形成一支有影響力的教師隊伍﹔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立足“筑梯隊”,建立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階梯﹔以形式豐富的校本研修為依托,立足“固高原”,抓好教師發展的課程建設和校本研修。
“六個投入”追求卓越發展
投入“立德樹人”教育實踐,樹立新模范新典型﹔投入“五育融合”實踐探索,形成新路徑新案例﹔投入教育數字化轉型,實現新突破新成效﹔投入“雙新”改革,探索新經驗新方法﹔投入區域各學段重點工作,提煉新模式新策略﹔投入區域教育質量提升探索,形成新成果新發展。
卓越教師是如何煉成的?來聽聽四位新評一線正高級教師代表的現身說法。
倪麗堯 婁山中學
致力於“立德樹人”實踐探索的思政教師
“聚焦價值引領顯高度,貼近學生生活有溫度,促進思維進階展深度,引導實踐體驗拓寬度。”這是思政教師倪麗堯經過不斷的實踐與思考總結出來的“四度課堂”。
倪麗堯於2011年開始擔任學校的教研組長,在校本教研過程中,她一方面提升對自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加強對青年教師帶教,做好“領頭雁”,建設一支大雁式的教研團隊,教研組被評為長寧區優秀教研組、區青年文明號。
2018年,她開始擔任區學科帶頭人,帶教青年教師十多人,其中有的參加全國中小學思政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有的獲得市時事課堂教學展示評優一等獎等。她的團隊不僅在教學競賽、學術榮譽、職稱晉升等方面獲得了幾十項顯性成果,同時鑄魂育人的責任感和內驅力也不斷增強。
王霞 延安初中
“雙新”改革中追求專業發展的物理教師
物理教師王霞專注於起步階段教學的研究,為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標准理念,探索核心素養導向的學習變革方式,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以"三動"為核心的物理教學方法。
“心動”,即充分利用實驗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她開展了創新實驗市級課題研究,該研究成果榮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在市、區各類課堂教學比賽中榮獲一、二等獎,積極參與了空中課堂名師面對面拍攝工作。
“腦動”,即教學以思維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在教學中利用評價單、搭設思維腳手架,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她主持開展了以“以評促學”為市級課題研究,這項研究成果榮獲了長寧區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和上海市學校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
“行動”,即教學應注重學以致用,注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她開展了單元教學市級課題研究,設計了基於主題學習的實踐作業,參與撰寫的案例在“上海市中小學優秀作業、試卷案例評選活動”中獲得一等獎。
徐惠華 西延安中學
引領學生有效學習的歷史教師
秉持新課程要求,歷史教師徐惠華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她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興趣和發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同時她還注重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她認為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也是引領學生開展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致力於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創設豐富的學習環境,提供適當的學習活動,給予個性化的學習支持。
陳青 長寧實驗幼兒園
惠及更多幼兒成長的領航教師
研究孩子、研究教學是幼兒教師陳青的興趣與愛好。從教30多年,她始終奮斗在教育、科研第一線,深耕幼兒、教學、課程的研究。從研究如何教孩子,到研究孩子是如何學習的,她對孩子經驗建構的方式、規律和內涵日益熟悉,建立起一套具有兒童視角的教學設計和基於幼兒的課程設計。
作為特級教師,同行交流、專業引領是教師陳青的習慣與責任。每當身邊的同行們專業上有了問題、困惑和需要,總會找她一起探討,她的辦公室也因此被大家戲稱為“門診室”。與此同時,她還以工作坊帶教、基地帶教、公開教學、講座交流、培訓課程等各種方式,與上海各區縣、全國各外省市等越來越多的幼教同行進行互動分享、共同研究,“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專業輻射和引領,惠及更多幼兒樂學成長。”她說。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