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調整公布,新增24個專業

高校本科專業調整公布,新增24個專業
開設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急需專業
昨天,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全名單,此次專業增設、撤銷、調整共涉及全國各所院校的3389個專業布點,數量之多為歷年之最。
引人注意的是,電子信息材料、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大功率半導體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技術、生態修復學、健康科學與技術等24個新專業正式納入本科專業目錄,並列入相關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計劃,由此這一目錄內專業已達816個。
此次專業增設、撤銷、調整涉及的數千個專業點中,工學所涉專業點數量最多,有1322個,佔比39%,這與工學作為第一大學科門類的基本情況相呼應。
記者了解到,這一輪本科專業優化調整,涉及滬上教育部直屬高校的35個專業、地方高校的12個專業,以及上海海關學院1個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其中新專業包括:上海交通大學的健康科學與技術、華東理工大學的電子信息材料、上海體育大學的足球運動。不難發現,除足球運動屬於教育學門類外,其它均屬於工學門類。從上海海洋大學的人工智能到上海電機學院的機器人工程,10個上海地方院校優化調整專業,其中5個是工學專業。
新設專業,主打一個什麼?教育部明確,深入推進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旨在引導和支持高校開設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急需的新專業。
在此次增設的24個新專業中,既立足服務國家戰略需要,設置大功率半導體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技術等專業﹔又聚焦科學前沿和關鍵技術領域,深化“四新”建設,設置電子信息材料、智能視覺工程、智能海洋裝備等專業﹔還聚焦服務健康中國戰略需求,落實體育強國建設部署,設置健康科學與技術、體育康養、足球運動等專業﹔此外也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設置中國古典學等專業。
除了新專業,此次專業調整還支持高校增設數字經濟、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等一批急需緊缺專業點。記者了解到,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立達學院均新設了“數字經濟”專業。
從新設專業到專業集群,上海支持高校依托特色優勢學科專業,分類建設集成電路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網絡安全學院、涉外法治學院等專業特色學院。同時,鼓勵開設貼近社會與產業需求的微專業、微課程,為相關專業學生提供多元化、跨學科課程資源,增強復合型知識結構和相關行業從業能力。
為保障學科專業調優,上海進一步完善評價考核激勵機制。比如健全差異化生均撥款機制,針對不同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分類確定學費收費、生均投入,引導高校擴大急需緊缺專業招生規模。為此,上海還設立人才培養結構規模優化調整引導專項,對契合國家戰略和上海急需的高水平學科專業予以支持,對主動對接落實全市招生結構規模布局、人才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對接需求緊密、多元籌資辦學成效顯著的高校和學科專業給予支持。(記者 李蕾 徐瑞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