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可測的星星少了很多!23位代表聯名建議:在上海天文館周邊創建國際暗夜社區

2024年02月26日09:21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城市夜空中的星星,若能抬頭便可望見,不僅是饋贈給孩子們的一件禮物,亦是犒賞給城市的一枚綠色勛章。

坐落於臨港上海天文館,一度是上海為數不多的能夠肉眼看到銀河的地方,也是城市觀星的最佳去處之一。而伴隨著臨港發展、城市光污染的加劇,觀星體驗變差了。

城市發展與暗夜保護的矛盾,這在世界各大城市都亟待破解的一道綠色課題,上海也不例外。今年兩會,23位市人大代表聯名提交一份關於上海天文館周邊暗夜保護的建議。

作為領銜代表,上海科技館黨委書記、副館長王蓮華認為,治理光污染、保護暗夜星空,不僅是一項環境保護工作,也是文化保護工作。建議將天文館周邊地區打造成為上海首個“夜間生態及星空友好示范基地”,爭取創建“國際暗夜社區”,讓上海重回文學家筆下的星夜場景。

上海天文館為何落戶臨港

位於臨港滴水湖畔上海天文館,是全球建筑規模最大的天文館,佔地面積約5.8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8萬平方米。

為何選擇落戶臨港?記者了解到,天文館籌建當初,曾在全上海范圍內進行選址考慮,重點考察的有鬆江佘山度假區、青浦東方綠洲青少年活動基地、閔行區浦江鎮和浦東新區臨港新城。

最終,花落臨港

選址臨港,是政府著眼臨港新城開發建設的總體布局而作出的戰略安排,這裡當時是上海為數不多的能夠肉眼看到銀河的地方,深受天文愛好者的喜愛。”王蓮華說,一方面,臨港新城在自然環境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擁有良好的暗夜環境,光污染較弱,且視野開闊,適合天文觀測、開展天文科普活動﹔另一方面,上海天文館一旦建成,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天文館,集展示、教育、研究、收藏、交互等功能於一體,也正是臨港新城開發建設亟需的文化設施和文化地標。

攝於臨港南匯嘴觀海公園,天空中銀河肉眼可見。 胡幸陽 攝

這一布局果然不負眾望。20217月開館至今,上海天文館已接待200多萬觀眾,參觀門票幾乎每日售罄,節假日更是一票難求,成了上海引起全國乃至國際關注的一大名副其實的網紅新地標。

除了展館火爆之外,觀星”也是最受觀眾歡迎的活動之一。王蓮華說,自開館以來,已舉辦過大大小小幾十場觀星活動,其中品牌活動“邂逅星空”已為幾萬公眾帶來人生中第一次觀星體驗。不少孩子感嘆,長這麼大第一次通過望遠鏡看月亮、看星星,真是太美妙了。”

上海天文館舉辦的觀測活動。

觀星是天文學最好的啟蒙。每年在中秋、七夕等有天文意義的佳節,以及有上弦月、行星沖等觀測條件較好的天象發生時,這裡的“觀星導師”架設多台專業望遠鏡,為公眾提供觀星賞月的機會。每逢月全食、流星雨等重要天象發生時,天文館舉辦天象直播活動,每次直播的受眾收看量都達到了百萬人次以上。

然而,隨著周邊高樓的拔地而起,來自夜空的觀測福利在減少。

從滿天繁星到看不見幾顆星星

“十年前,在臨港選址地進行觀測條件考察時,可以欣賞到滿天繁星,令人心馳神往。”王蓮華話鋒一轉,“但是,現在卻沒幾顆星星了。”

上海天文館十年前在此選址時,這裡還是成片的蘆葦蕩,四周的建筑屈指可數,天上看得見銀河,隨著社會和經濟事業的迅速發展,周邊高樓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各種照明燈光也日益增強,這對上海天文館的觀測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

博物學家亨利·貝斯頓在其著作《屋外》中談到自然黑暗的消失,導致恆星和微弱的物體由於對比度降低而變得不可見光污染也阻礙了人眼完全適應黑暗並達到其最大靈敏度。

夜晚光線越多,我們就越看不見。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研究員陳亮在大學裡教授“普通天文學”這門課。“以前冬夜裡觀星,可以清楚地看到夜空中的獵戶座,像是一位昂首闊步的巨人,其中兩顆星很好辨認,一顆在巨人的肩膀,一顆在巨人的腿部,但是這幾年裡的夜晚,我和我的學生們在市中心從未肉眼看見這位‘巨人’,城市光污染太嚴重了。”

位於臨港的上海天文館,同樣也沒逃過光污染之殤。

如果應用天文學的術語表達,2013年肉眼可以觀測到暗於4等的星星,這樣的夜空條件在上海這種國際大都市已經十分難得,可以滿足一般的科普觀測需求。而在現在的天文館,夜間抬頭看天,已經和市區相差無幾,基本上隻能看到1等的星”王蓮華說,如果做個亮度換算,相當於當時能夠看到的天體亮度比現在暗10倍以上,可見星星的數量超過現在的100

上海天文館還提供了一個更准確的參考數據,據美國衛星觀測數據顯示,天文館所在位置2013年時的燈光輻射強度為9.1nW/cm2/sr),2023年則已達到57.6(nW/cm2/sr),10年間輻射強度增加了6.3倍,相當於平均每年增加20%,“這個數據與前面目視觀測的感受基本也是相符合的。”

從滿天繁星到看不見幾顆,這個變化,天文愛好者的感受最強烈。以往,臨港滴水湖附近曾出現過千人觀看流星雨的盛況,現在此景不再有。“5年前還有愛好者來臨港拍攝深空天體,現在基本上也不來了。”在臨港地區工作的林先生說。

上海天文館的一米望遠鏡。

館方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海天文館的太陽望遠鏡、一米望遠鏡具有科研、科普雙重功能。太陽望遠鏡已向公眾開放,實時展現太陽的表面活動,一米望遠鏡也多次在天象直播中露臉,接下來將適時向公眾開放夜間觀測。“然而,要讓一米望遠鏡發揮良好作用,需要理想的夜空條件,否則就隻能觀看月球和行星,這將成為廣大公眾的一種遺憾。”

夜空星星消失的遺憾可能還在加大。“天文館地處臨港新城的中心地帶,周邊建筑都還處於建設期和發展期,大部分都還尚未建成,未來投入使用后,天空環境將進一步惡化。”

如何平衡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

城市光污染是城市發展的必然代價。擁有“星辰大海”特色的臨港,是否能夠逃過城市光污染的宿命?

在代表們看來,這需要平衡好區域發展與暗夜保護的關系。

“臨港發展與暗夜保護並非簡單對立的關系。”王蓮華認為,天文館選擇落戶臨港,其根本目的是助力臨港的經濟社會發展。天文館開館近三年,至今仍保持一票難求的熱門狀態,已成為拉動臨港地區旅游發展的流量擔當。如果天文館周邊夜空環境能夠加以合理保護,不僅帶來豐沛的“暗夜下的商機”,也將為臨港新片區的創新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王蓮華表示,天文館對夜天空黑暗程度的要求,雖然不像天文台那麼強烈,但是天文科普對於暗夜環境本身就有一定特殊需求,仍然需要一個可以仰望星空的環境。

這些年,城市的觀星需求正旺盛。天文已從過去的小眾愛好,發展成為大眾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大多數城市的孩子從來沒有見過繁星和銀河,很多家長隻能選擇寒暑假,到遙遠的山區甚至遠赴西北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希望能夠在城市周邊留一片‘周末星空’。如果城市裡就能觀星,那麼,將為臨港經濟帶來可觀的人氣和商機。

處理好城市發展與暗夜保護的矛盾關系,這也是一道國際課題。事實上,為了破解這個矛盾,國際上先后出現“國際暗夜保護協會”和“國際照明協會”等公益組織,致力於倡導一種可持續的、對環境有益的戶外照明方式。

“他們制定了各種有效的燈光照明使用標准和技術優化方案,擁有大批專業的燈光照明技術人才。隻要用心管理,合理設置燈光設備、使用先進的控制技術,完全可以有效地減少城市燈光污染。王蓮華說。

據了解,暗夜保護的國際組織根據保護范圍和程度,將暗夜保護地分為:暗夜限制區、暗夜保護區、暗夜公園、暗夜社區、城市暗夜區域等類別。所謂“國際暗夜社區”,即在有人類生活、生產的區域,在保証安全、生活和生產的前提下,對區域的燈光照明進行科學的改造和升級,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過剩照明,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保護自然星空目前全球已有22個國家,超過200個地點被國際暗夜協會認可為國際暗夜社區

深圳是我國最早提出建立暗夜保護區的大城市,去年4月正式成立“深圳西涌國際暗夜社區”,也是中國大陸首個國際暗夜場所。此舉收效匪淺,不僅保護了深圳天文台科研觀測的環境,還保護了當地夜間生態環境,為星空愛好者夜間星空觀測和攝影提供了可能,還為當地旅游業帶來了經濟附加值,白天沖浪,夜晚觀星,星辰大海成為西涌在深圳乃至全國的一張重要名片。

“臨港新城能否也能和深圳西涌一樣,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國際暗夜社區?”為此,王蓮華等23位市人大代表呼吁,將天文館周邊地區打造成為上海首個“夜間生態及星空友好示范基地”,爭取創建一個“國際暗夜社區”,建議市、區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對天文館周邊道路、建筑的燈光照明進行優化與管控,通過聯合多個跨領域的部門大協作,為臨港創造一個更好的夜間生態環境。


上海天文館舉辦的觀測活動。 

具體而言,比如對路網照明進行優化,在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減少路燈數量,盡量使用智能照明並加裝遮光罩,抑制燈光外溢﹔對天文館周邊地區的新建項目進行有效規劃,同時控制建筑外立面裝飾照明、廣告照明的強度,嚴禁朝天照射的景觀燈光。

暗夜保護的措施並不是簡單的一關了之。”在王蓮華看來,暗夜保護項目並不追求脫離實際的過高標准,而是在於科學地制定標准、嚴格執行標准,不斷改良燈具,優化配置,減少浪費,並且能夠結合當地獨有的自然資源,聯手生態保護,共同推進暗夜保護與綠色發展,這也將有利於當地經濟發展。

“希望再過幾年、幾十年,臨港地區依然能夠保有一片燦爛的星空,我們抬頭就能感受星空之美,而不是隻能從書本上、影像中沉浸式‘回味’。”陳亮說。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