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青溪老街以豐富多彩民俗文化活動為市民游客帶來獨特體驗
滿街煙火氣,記憶中的年味也回來了

昨天下午,奉賢青溪老街的照壁前,迎來一群特別的“客人”——在喧天鑼鼓中,磅礡靈動的手龍、手獅率先歡騰起來,滾、翻、纏,群龍起舞,向前來觀看的游客拜大年﹔“豬八戒”“曹國舅”等一個個或滑稽或可愛的人物踩著高蹺,歡騰展演﹔隊伍后方,還跟著庄行“小青龍”、騎著“毛驢”的“福祿壽”、撐著“蕩湖船”的“艄公”“鯉魚精”“蚌殼精”等。演職人員衣著鮮艷喜慶,情緒飽滿熱情,過路游客紛紛駐足觀賞拍照叫好,往日的水鄉古鎮褪去靜謐,在喜慶熱鬧的氛圍中透露出濃濃年味兒。
大年初一,青溪老街“龍龘燈場·光影青溪”龍年主題特色燈會亮燈,1000多盞龍紋宮燈閃亮在樹杈上、水橋邊,鏡面水池中心屹立著一條蜿蜒巍峨的祥龍花燈,燈籠燈牌貫穿沿街十二坊的商鋪,與望海樓上縱橫捭闔的巨龍花燈相得益彰,悠長的青石板小巷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作為青溪老街龍年主題燈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昨天,伴隨熱鬧的民俗表演巡游,“祥龍獻瑞鬧新春,文明修身伴我行”——2024年奉賢區“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傳統文化主題嘉年華活動正式開幕。即日起,青溪老街將陸續開展民俗巡游表演、雜技雜耍、書法剪紙、傳統戲曲折子戲、非遺課堂等近50場傳統文化活動,通過結合奉賢本土文化及非遺技藝,在老街內不同景點因地制宜進行投放,帶給市民游客獨特驚喜的體驗。
“以前隻在電視中看,覺得民俗表演‘土土的’,今天得以近距離觀摩,發現不少表演的難度不小,民俗表演非常喜慶,很能烘托節日氣氛。我們青溪老街也有自己的‘迪士尼花車巡游’!”25歲的游客林海虹笑著說。昨天天氣晴好,青溪老街上的游客摩肩接踵,或吃小吃、或提著花燈漫步、或穿著漢服與老街各處的國風布展合影,青石板小路被擠得水泄不通,歡聲笑語中滿是煙火氣。“布置得太有感覺了,穿著漢服拍照最是合適!”
豐富的民俗文化活動則讓老街“好看更好玩”。記者看到,除了民俗表演巡游,游客還能體驗奉城木雕非遺課堂﹔在望海樓前看“變臉”雜耍﹔在“一尺花園”的南園戲台上,喝一杯咖啡,賞一曲傳統戲曲折子戲﹔在悅木根雕館外觀看打蓮湘傳統民俗舞蹈﹔在雲南文創館親自體驗扎染等非遺技藝﹔坐著裝點著奉賢東鄉傳統婚俗展示的游船領略江南水鄉的另一番風情。入夜后,游客還能伴著老街上星星點點的花燈,觀賞一台惟妙惟肖的上海傳統皮影戲。據介紹,從大年初六到元宵節期間,老街上還將有江南絲竹表演、鉤針、剪紙、金銀細工、竹器制作技藝、寫實石刻、解密魯班鎖、花燈制作、游船民歌演唱等非遺體驗及民俗活動。
借本次青溪老街春節傳統文化主題嘉年華活動的契機,不少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與愛好者得以找到展示與交流的平台。青村鎮本地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打蓮湘”代表性傳承人李梅華是本次民俗巡游表演的總指導,據她介紹,民俗巡游的演員基本都是青村鎮本地的居民自發參演,在編排中融入了“打蓮湘”“奉賢滾燈”等非遺文化元素,“通過老街燈會將大家聚集在一塊,不僅能還原共同記憶中的傳統年味,還能在展示奉賢本土非遺的過程中增強屬地獨有的文化自信。”李梅華說。12歲的小游客黃奕霖與伙伴們在老街上親身體驗參與了皮影戲的制作,他們一邊操縱影人,一邊嘗試著講述故事,新奇又興奮。“我們以前在課本上讀到過皮影戲,今天自己動手嘗試,發現要表演得好真是不容易,裡面有不少門道呢!”
據了解,今年的龍年燈會及傳統文化主題活動,也是繼青溪老街2021年開街以來,舉辦的最大規模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極致精美的物料裝扮、用心有料的節慶活動,吸引了不少奉賢本地人及市區游客前來參觀,與這條號稱滬上“最年輕”的老街產生獨特的鏈接與共鳴。據統計,大年初一至今,青溪老街總客流量達13萬余人次,單日最高客流達2.8萬人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