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打卡2023年上海新建口袋公園,從這些地方開始

2024年01月26日20:38 | 來源:上海發布
小字號

原標題:【探索】打卡2023年上海新建口袋公園,可以從這些地方開始→

市綠化市容局介紹,口袋公園是上海打造“公園城市”“千園之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袋公園充分利用城市中的邊角地、閑置地、廢棄地、附屬綠地和拆違騰退土地,很好地彌補了大型綠地分布不均的現狀,對部分解決高密度城區人們對公園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之前小布為大家介紹了,口袋公園的整體情況→2023年度上海市新建改建86座口袋公園!打造家門口的“綠色會客廳”。2023年本市各區都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口袋公園呢?一起去看看↓

黃浦區

啟園

啟園位於上海新天地區域,地處黃浦區“藍綠絲帶”規劃的起點區域,運用自然式造景手法,配置楓香、三角楓等色葉樹種以及20余種花灌木和宿根花卉,形成穩定豐富的植物群落,園內的石牆、鋪裝、座椅等的布置模擬自然界岩石層疊沉積,不得不說,這裡充滿了生態藝術氛圍,是市民們休憩的好去處。

靜安區

半裡綠廊

半裡綠廊位於靜安區江場西路501號東側,地塊呈狹長廊狀,建設時保留原有香樟林作為骨架,新種紅楓、紫薇,林下種植八仙花、翠蘆莉、鼠尾草等耐蔭開花地被,點綴種植觀賞草,讓林下綠廊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不僅如此,公園內還設有綠道和廣場,為周邊工作與生活的白領、居民打造了一處可在林蔭下健身、游覽的公共空間。

徐匯區

漕溪花園

漕溪花園位於漕溪路地鐵站一側,原有空間較為混亂,經改造后規范了地鐵周邊停車問題、擴大了前往地鐵的道路、還設立了居民共治的“清風驛站”。

值得一提的是,園內還移栽了銀杏、櫻花、八仙花、月季,鋪設了大面積草坪,周邊居民賞花、觀葉有了好去處。

吳興花園

吳興花園位於衡山路吳興路路口,原為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單位內綠地。其在設計時以“水漾”為主題,選用繡球花作為主打地被,通過不同品種繡球的組合種植,搭配紫色系植物百子蓮、柳葉馬鞭草等,結合開闊的大草坪做底色,突顯衡山路獨特的典雅氣質,為周邊市民帶來了四季有花可賞的街頭美景。

長寧區

鏡花園

鏡花園位於長寧路芙蓉江路東南角,使用鏡面不鏽鋼材料打造鏡面長廊,與原有的鑄鋼雕塑作品《印跡》相呼應,構建具有城市記憶的藝術空間。

綠植景觀以“棠繡丹楓”為主題,選用了多品種北美海棠,呈現出紫紅、深粉、白色等不同花色﹔“楓”則有三角楓、楓香等,與花境植物共同形成“四季見綠”的景觀效果。

普陀區

杏楊園

杏楊園位於楊柳青路環浜西側,是曹楊環浜上重要的口袋公園節點,改造后的杏楊園面貌煥然一新。

杏楊園的改造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提升:一是梳理現狀苗木,增添花灌木,提升植物品質和特色﹔二是打開環浜濱河空間,做到步道貫通﹔三是翻新鋪裝,增加夜間照明﹔四是更新配套設施,降低游人活動對周邊小區居民的干擾。

虹口區

彩虹灣雙擁園

彩虹灣雙擁園位於三門路805弄,是一座集軍民共聚、綠色生態、休閑運動為一體的口袋公園。

其建設充分結合該綠地所在區域的特點,聚焦植物特色花園營造,以疏林草地及特色紫薇、藤本月季為主,打造生態自然之感。

園內設置了健身步道、亭廊、座椅等,增加了市民活動休憩空間,提升了游憩、賞景的體驗感。

楊浦區

北雲花園

北雲花園位於中山北二路密雲路路口,作為從虹口進入楊浦的門戶,該口袋公園設計力求營造內環高架楊浦段獨具特色的橋下綠地新景觀。

設計在保留現狀喬木、雕塑、風井等基礎上,以1.5m寬的綠道串聯4塊被道路和單位出入口分隔的綠地,沿線設置3處廊架休息空間,形成可游可憩的線型景觀空間。

浦東新區

伴景園

伴景園位於凌兆路530弄小區南側,改造以增加休憩活動場地、兒童和老人健身設施、燈光照明、色葉植物等為主要提升方向,打造安全、舒適、溫馨的綜合性休閑空間。

園內以茶花類植物為種植特色,搭配紅楓、雞爪槭、櫻花等色葉開花植物,營造出步移景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景觀空間。

匯康園

匯康園位於滬南公路康橋路西南角,東側波光月廊與康橋地標雕塑形成康橋鎮地標景觀﹔中部玉棠園結合古園亭,周邊配置芳香及藥用植物,打造新中式康養主題景觀﹔西側結合康橋八景設置康城舞台,可供周邊居民進行社區活動。

五蓮時光花園

五蓮時光花園位於五蓮路菏澤路東北角,通過更換鋪裝面層、增加活動器械、優化景觀照明、更換草坪、梳理補植中層綠化等措施整體提升景觀面貌。

改造后的五蓮時光花園以“時間與時光”為主題,體現出城市綠地變遷的歲月痕跡,成為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π園

π園位於祖沖之路科苑路東南角,緊鄰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及居住區,以“祖沖之的圓周率”為設計靈感,增加梅花、櫻花、海棠等花灌木及宿根花卉,通過提升入口門戶形象、植入家長等候空間、完善科普展示功能、優化植物配置等方式,打造滿足學生、家長及周邊居民多元化需求的公共景觀空間。

寶山區

芯園

芯園位於長江西路康寧路東北角,改造堅持以人為本原則、保留與提升結合原則、生態與景觀並重原則,從滿足功能需求、提升景觀形象、打造景觀特色等方面入手,通過設置台地廣場、陽光草坪、林蔭步道、休閑廊架等游憩空間,滿足周邊市民的活動需求,並結合現狀植物,打造以木蘭科植物為特色的口袋公園。

閔行區

鳴翠林

鳴翠林位於東閘路閔鬆路西北角,場地周圍為居民區和校園。設計以莘庄鎮獨特的梅文化為媒介,以梅花形態展現場地空間,以道路為鏈,串聯整個場地。

在這一隅小小的天地中打造一處充滿童心趣味的口袋公園,聚集來自各個社區人群的歡聲笑語。

年輪公園

年輪公園位於愛博四村門口,該口袋公園在滿足周邊居民日常休閑需求的同時,兼顧相鄰幼兒園、托老所的入口緩沖功能。

公園保留了綠地中原有的銀杏,增添垂絲海棠作為春季觀賞植物,使春秋皆有觀賞的景色。

得閑園

得閑園位於莘建東路廣賢路西北角,曲徑通幽的小路及花境引導游客進入園中,園內一大片湖水與岸上的梅花爭相開放,水杉林成為湖面最美背景林,潺潺流水從密林深處流下,水杉林后的兒童鬆果樂園更是別有洞天,鬆果做成的滑梯、雕塑、樹屋,形成了秘密花園,讓城市中的森林兒童天地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嘉定區

杉林綠洲

杉林綠洲位於滬宜公路葉城路東北角,公園建設充分注重保護原有生態,秉持“四化”理念,進行微改造、精提升。

公園保留原生大香樟、雪鬆、桂花,通過新增彩化植物、新優地被植物來豐富季相色彩。入口處的樹陣廣場供居民進行太極、舞蹈、早操等日常活動,並增設景觀坐凳等休憩設施。

青浦區

雲朵園

雲朵園位於澱浦河南側至南澱浦河路之間,以藍天白雲為設計元素,各種攀爬、秋千、蹦跳的游樂設施為兒童提供了充足的活動場地,為周邊居民帶來了綠色自然、健康活力的濱水生活體驗,是觀景、散步、遛娃的絕佳去處。

鬆江區

雲間驛園

雲間驛園位於大塔路梅家浜路東南角,以健身步道貫穿整體,兩側排布小型休憩廊架,設置體現區域文化的雕塑小品和彩繪涂鴉牆,搭配豐富道路界面,打造兼具觀賞性、文化性和休閑健身功能的特色休閑場所。

奉賢區

微光公園

微光公園位於海灣鎮星火學校北側,為延續場所歷史記憶,取名微光公園,即“微光成炬,星火燎原”。

公園共種植萱草'芝加哥之火''珊瑚浪''橙色風暴'等23個品種,並與“四化”植物合理搭配,局部點綴小型花境,打造植物主題特色景觀。

金山區

金電花園

金電花園位於金山大道衛零路東北角,作為金山大道經濟走廊的重要景觀節點之一,其對推動金山轉型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綠化保留了原有大部分喬木,增加早櫻、晚櫻、木繡球等適生植物來提升景觀效果,點綴花境來增添植物景觀亮點。

朱溪園

朱溪園位於沈浦涇南路320國道西北角,是“兩廊”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景觀提升中的節點之一。

以水為元素,各色花卉點綴著流線型的道路,曲線帶狀矮牆貫穿在綠化中,主題雕塑展現著古鎮的水韻文化。同時,該公園從實用性和功能性出發,打造出“老幼友好型”多功能公共空間。

崇明區

水岸景庭

水岸景庭位於鼓浪嶼路西側,場地前身是開發商遺留閑置地塊。公園以人為本,從周邊居民的需求出發,以全齡化為原則,設計休閑活動區域,打造健身步道,豐富游園體驗,為居民創造了可以交流、休憩、健身等的景觀互動空間,滿足了居民對公共空間的綜合需求。

西門印象

西門印象為西門路西側的帶狀公共綠地,其設計方向主要以植物為主題,結合以黨建引領,融合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微網格、老年人一鍵叫車、公共租賃單車、城市家具、便民早餐等各類資源,以口袋公園為載體,營造富有歷史感、人情味、經濟性、高顏值的15分鐘的社區生活圈。

資料:市綠化市容局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