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環上”沿北公園正式開放,游園攻略請查收

市綠化市容局介紹, 沿北公園已於近日正式開放。沿北公園是上海市外環生態公園帶上浦東段的重要節點,以森林體驗、文化體驗、廊道游覽三條游覽線路為骨架,提供游憩、交往、休憩、運動的場所,滿足多元需求,同時提供文化和藝術活動的場地。詳見↓
沿北公園是上海市外環生態公園帶上浦東段的重要節點,該公園分類為生態涵養型公園,主題定位為森林游憩,功能特色為果林休閑,植物特色為早春冬景。
公園北起外環高速,東臨羅山路,西接外環綠帶,部分靠近住宅小區,部分緊鄰周園路,南接規劃康人路,總用地面積約54.6公頃。
沿北公園區位圖
沿北公園平面圖
公園有什麼特點?打造“有生命的公園”
公園作為上海外環綠帶的重要生態節點,結合現有30萬平方米森林和豐富的水系,以森林探索、自然觀察為主題,希望能讓人們親近自然,建立森林·城市·人的聯系,體驗分外生動的森林景觀。
公園主張人工干預與自然規律的融合,以低干擾森林步道和嵌入式活動設施編織休閑網絡,生物棲息地則鼓勵科學留白,是一座“有生命的公園 ”。
公園還設置了約10萬平方米的生態保育區,通過自然水系和植物隔離,輔以生境恢復措施,並設置了動植物、水質檢測設備,長期監測反饋,可開展自然探索與研學。
沿北公園航拍
公園建成后, 市民們可以在森林漫步道時聽見各種鳥鳴,看見各類野果﹔可以坐在水邊的長椅上發呆看鳥,觀察小動物們﹔可以在陽光草坪露營、野餐,使用吊床、秋千﹔還可以在音樂廊架、鹽灶樂園、水八仙園等民俗點位體驗別樣的本土文化趣味。
沿北公園林地(改造前)
沿北公園嵌入式森林活力點(改造后)
自然探索道(改造后)
沿北公園水系(改造前)
沿北公園水系(改造后)
公園有著怎樣的設計?一廊、一帶、五區
沿北公園改造在滿足居民需求的同時,劃分不同功能區塊,形成“一廊一帶五區”,完善提升公園整體樣貌。
一廊
慢行綠廊與周邊綠道相連,形成完整外環綠道系統。一帶
多彩林帶採用觀葉觀花喬木,結合主園路形成色彩豐富的游賞體驗。五區
有老浦東地域性文化背景形成的民俗團、自然團、活力團三個分區。另有利用外環帶豐富林木、水系資源打造的森林游憩組團,和利用現狀茂密森林進行保護提升,為城市留出綠肺空間的生態涵養組團。
沿北公園功能分區
公園可以怎樣游玩?三條游線,多元化體驗
沿北公園以森林體驗、文化體驗、廊道游覽三條游覽線路為骨架,提供游憩、交往、休憩、運動的場所,滿足多元需求,同時提供文化和藝術活動的場地。
在不同的時間,沿北公園有著多樣化的魅力特色,是可賞、可游、可品、可學的環上生態文化休閑公園。
沿北公園特色游線圖
沿北公園設計概念
森林體驗游線
以森林為基底,利用外環帶豐富林木、水系資源打造多彩林帶,為前來休息放鬆的城市居民提供自然、休閑、寧靜的慢行場所,如陽光草坪、親水節點、樂果園、香草花園、生態展示區、生態保育區等。
園內還設有秋千、吊床、蔬果廊架、涼亭等游憩設施,讓游客能探索生態野境,體驗更真實的森林景色。
林下休憩
香草花園
森林探索
森林藝術小品
文化體驗游線
游線主要位於公園南部片區,串聯起多個以浦東的琵琶制作流派、濱海晒鹽鹽灶工藝、本土農業勞作場景為特色的文化節點,向游客展現了老浦東地域性建筑建造文化、居住生活文化、歷史文藝文化、農耕勞作文化。
游客可在游樂休閑之余,品筑、居、溯、農滋味,感受浦東幸福生活,探尋文化與自然和諧之美。
琵琶工尺音樂廊架
鹽灶樂園
森林休閑
廊道游覽游線
外環綠道穿過沿北公園,總長1.35公裡,東西兩側分別連接湯巷公園和秀南公園,完善了浦東環上“慢行系統”。
園內同時設置標識標牌、驛站、LOGO景牆、沿路游憩休息點等,結合植物景觀提升,打造特色廊道游線。
香樟草坪(改造前)
香樟草坪(改造后)
綠道貫通,景觀提升
建成效果
本次改造工程提升了外環綠帶生態環境,豐富了林相林貌,減少污染,增加碳匯,釋放了生態價值。同時貫通了外環綠道提升了公園的景觀服務設施,營造了集生態、文化、生活為一體的藍綠空間,成為城市居民回歸自然、體驗森林的理想之地,努力打造外環生態公園帶中的生態示范典范。
歡迎來沿北公園
共享春華秋實
感受森林氧吧
領略自然律動
資料:市綠化市容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