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社會| 法治

怕被抱怨"丑" 公共衛生間標志讓人越來越看不懂

2024年01月18日13:52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公共衛生間標志越來越看不懂

業內人士:相比有人抱怨標志含義不清晰,一些場所更怕被抱怨“丑”“沒質感”

大洋晶典·天安千樹的衛生間標志。

大洋晶典·天安千樹的衛生間標志。

讓人看不懂的標志。均 簡工博 攝

讓人看不懂的標志。均 簡工博 攝

一個圓圈,下方一個尖角朝上的三角形,意味著男性還是女性?那換成一個圓圈和一個橢圓呢?“隱雪”又是啥意思?

今年1月初,廣東廣州一老伯因未看懂商場的衛生間標志誤入女廁而被指“非禮”。該商場的衛生間標志為男性褲裝加領結,女性則是裙裝,商場方也表示將聯系當事人道歉和解釋,后續將進行優化整改。事實上,公共場所衛生間標志讓人疑惑已屢次引發關注。

明明是為了讓人一目了然的標志符號,讓人看不懂的原因何在?

看不懂的標志竟有人打卡

“第一次看到這個衛生間標志,我確實想了好一陣到底是什麼意思。”在上海以個性化外觀而聞名的商場大洋晶典·天安千樹,衛生間被設計隱藏在商場動線凹陷處,市民經過時隻能看到兩個碩大的並列符號:兩個符號上部皆為一個圓圈,而下部一個形似“貝”字,一個形似“介”字。家住長壽路上一小區的市民邱先生第一次來到這裡時,因這一設計躊躇了一番:“我也算去過不少地方出差和旅游,了解標志一般上寬下窄是男性,上窄下寬是女性,也見過用煙斗、口紅等實物指代不同性別,但這組標志下部圖案都是寬的,到底誰是‘穿裙子’的?”

因衛生間標志設計獨特,這裡還一度成為部分市民游客打卡處,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討論。

這樣容易讓人誤解的標志還有不少。位於南京西路商圈的興業太古匯,指示標志以線條組合成褲裝和裙裝兩種形象分別指代男女,又以略矮半頭的人形配合圓圈指代有無障礙需求的人。如果說這樣沒有任何文字指示的形象符號還能讓大部分人看懂性別,但商場步道上的指示標志則讓一些顧客不明就裡:兩個人形符號並列和三個人形符號並列有啥區別?在商場與朋友相約午餐的市民劉女士就險些看錯,“我看到三人並列符號女性在中間,兩側男性符號頭上各有上下方向箭頭。有些商場每一層隻有單一性別衛生間,我差點以為這個符號的意思是這一層隻有女性衛生間,男性衛生間要到樓上或樓下”。

記者順著商場裡三人並列符號拐彎,看到的其實是廂式電梯。類似的設計在不少商場都存在。家住浦東新區浦東南路上的市民魏女士曾帶著6歲女兒在家附近一家商場購物,帶孩子上廁所時就錯把電梯標志看成衛生間標志,原來兩個標志都以男女符號為主,但電梯標志外側多了近似中括號的線條代表電梯廂體。

各地“奇葩”標志引發共鳴

每次“看不懂衛生間標志”登上熱搜,都會引發網友共鳴,分享自己遭遇的全球各地“奇葩”標志。有網友分享了一家品牌咖啡館的衛生間照片,圖案是一個圓圈加一個三角形,三角形方向不同代表不同性別﹔還有網友分享的衛生間標志是一個圓圈和一個水滴,水滴朝下滴代表女性,反過來則意味著男性。類似的設計還有一個圓形與卵石形的組合,卵石寬的部分朝上則意味著男性,反之則為女性﹔如果卵石形上半部分再多出一個小的卵石形,則意味著母嬰室。

“還有些設計雖然確實一目了然,但作為公共場所標志過於粗魯。”喜歡旅游的市民吳先生曾見過以“凹”和“凸”分別代表女性和男性的設計,異曲同工的設計還有一個圓形加一個豎直的長條,不同的是一個長條下半部分側面凸出一塊,另一個長條對應處則凹進去一塊。不過,過於“高雅”的標志同樣讓人迷惑,有網友在一家餐廳看到“雪隱”標志牌,問了許久才知道衛生間就在此處,“以前聽過‘觀瀑亭’‘聽雨軒’指代男女衛生間,據說‘雪隱’出自宋代名僧典故,有淨潔隱處之意。且不說典故是否可靠,沒點文化還不能如廁了?”

據了解,關於公共衛生間標志,國家已有相關標准。在《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一部分:通用符號》中,女性符號以中長度裙子區別於男性,而衛生間則以男女符號中間加上區隔符號構成。而廂式電梯除了一個放進方框的半抬手的小人和上下箭頭外,還有代表電梯按鍵的點狀符號。記者在上海地鐵站、火車站等公共場所看到,其使用標志與該標准一致。不過,該標准屬於推薦而非強制性。

空間設計包裝大於實用性

明明是為了讓人一目了然,為何這些指示標志反而讓不少人一頭霧水?在從事商業空間設計的傅先生看來,這些讓人誤解的標志往往發生在商場、餐飲店等商業空間,“這些空間對整體形象的設計包裝是大於實用性的,需要統一的、看起來高級的形象強化商業空間的質感。所以很多商業空間會有專屬的性別符號,並在不同的標志中反復使用”。他以興業太古匯的標志設計為例,其樓層標志“L”字幕轉角處呈明顯弧形,人形符號設計時也採用了“轉彎”式設計。有商業空間經營方向記者透露,標志設計與空間整體設計是“一體考量”,“相比偶爾有人抱怨標志含義不夠清晰,我們更怕在社交媒體上被抱怨‘丑’‘沒質感’‘不想逛’”。

從事設計工作的許楠告訴記者,符號原本就是為了讓人快速看懂的輔助設施,公共場所特別是服務場所,符號再附加中英文甚至更多不同文字,有限空間反而看不清楚。

“有些設計雖然乍看不明就裡,理解了並不難懂,甚至還有點趣味。”記者走訪時發現,不少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也表達了對標志設計個性化和美感的認同。例如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爭議的“圓圈加三角形”極簡標志設計,與該咖啡品牌門店純白色、工業風的設計相匹配,形成一體化審美,“這是品牌形象的一部分”。

在許楠看來,全民文化程度提升后,設計上除了“高級感”,不妨引入當地文化屬性來凸顯特色。不少網友對西安火車站的公共衛生間印象深刻:除通用標志外,還使用了古畫中的文人和仕女形象分別指代男女性,同時“男”“女”文字如印章一般,“一目了然,印象深刻”。(記者 簡工博)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