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批!上海楊浦生活秀帶榮獲“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稱號

近日,全國文物局長會議在京召開。會上,國家文物局授予北京海澱三山五園、遼寧旅順口軍民融合、上海楊浦生活秀帶、江蘇蘇州文物建筑、四川廣漢三星堆和陝西延安革命文物第一批6處創建主體“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稱號。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薛侃代表楊浦接受“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授牌。

此次授牌標志著上海楊浦生活秀帶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由“創建期”轉入鞏固成果期和全面建設期。楊浦將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充分立足示范區的職能定位,進一步對標更高標准、更好水平,不斷增強在文物保護利用傳承領域的探索創新,狠抓落實,奮力一跳,聚力開創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2020年9月,楊浦以“生活秀帶”為主題入選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名單。三年來,楊浦始終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文物工作要求,探索形成了“全方位摸底、全要素保護、全方位賦能、全周期管理、全民性參與”的“五全工作法”,推動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場所記憶、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文物保護利用與城市有機更新、產業創新升級、文旅融合發展協同互進,以示范區創建賦能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賦能經濟社會發展,賦能人民美好生活,奮力繪就楊浦濱江最美新圖景。
重現風貌:
百年工業文脈造就“獨特氣韻”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明的見証,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楊浦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誕生了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遠東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遠東最大煤氣廠等十余項“全國工業之最”,沉澱了“世界僅存的最大濱江工業帶”的城市肌理,留下了豐厚的工業遺產資源。
示范區范圍內涵蓋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區級文物保護點43處、優秀歷史建筑19處。其中各類工業遺產最為突出,呈現出時間早、類型多、分布廣、規模大等特點,賦予了楊浦城市水岸獨特的精神氣質和神韻。

延續歷史文脈,保留城市記憶。楊浦堅持“修舊如舊、原汁原味”的理念,讓滿載匠心的一磚一瓦、一梯一窗、一樑一牆重現往日光華,引入BIM技術,編制《文物建筑保護圖則》,探索對不可移動文物的精准化保護。開展工業遺產基礎研究,出版《蝶變——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上海楊浦實踐》一書,拍攝12集《楊浦百年·工業印跡》系列專題片,形成20萬字口述史記錄,充分挖掘工業遺產的多重價值,將保護工作從建筑本體延伸至非物質核心物項整體保護的探索。構建“日、周、月、年”為節點的文物四級安防體系,搭建文物數字管理平台並納入“一網統管”,綜合提升文物安全治理效能,牢牢守住文物安全的紅線、底線和生命線。
重塑功能:
百年工業遺產“活在濱江”

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是示范區創建的核心重點。“始於文物、不止於文物”是楊浦一直秉持的創建理念,以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好地推動工業遺產重現風貌、重塑功能、重賦價值,努力為“生活秀帶”、為“發展繡帶”豐富內涵。
在尊重原有環境的肌理和歷史印記的基礎上,將濱江南段5.5公裡作為連續不間斷的工業遺產博覽帶落實整體性保護,對26萬平方米的工業遺產全面厘清底數﹔構建工業遺產保護傳承活化利用“1+N”政策體系,發布20條主要舉措,在深化工業遺產甄別評估技術路徑、探索分類運營管理等方面細化落地規范,為工業遺產塑“形”鑄“魂”,踐行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新模式。


三年多來,楊浦濱江看得見、摸得著的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接連涌現,百年歷史的永安棧房舊址西樓煥新為世界技能博物館﹔原上海茶廠廠房蝶變為國家級非遺保護基地、4A級旅游景區“筆墨宮坊”﹔上海船廠舊址今日已變身為央企上海總部和未來的古船博物館﹔上海第一代工人新村“二萬戶”長白228街坊更新打造為“15分鐘社區生活圈”樣板,被住建部推薦參評2023年聯合國人居獎......經過活化利用的工業遺產不僅成為極富特色的公共空間,煥新承擔時代使命,其背后的文化內涵被進一步傳承發揚,激勵著奮斗向前的楊浦人不斷開拓創新。

重賦價值:
百年工業肌理化作“詩意生活”

工業遺產是一道靚麗風景,更是服務人民的生活場景。作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楊浦全力打造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最佳實踐地,開放城市中心區大規模的濱水核心岸線,將工業空間與生活空間相融合。堅持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用優質的供給服務人民,積極推動區域文物資源集中連片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通過保護修繕、挖掘價值、復現肌理、活化利用,推進大規模的工業遺產轉化,兒童友好示范區、公園城市示范區、無障礙示范區、全域旅游示范區的聚力共創,從城市水岸空間轉型,到公共服務供給,構建全齡友好、全域融合的大格局。

引領全民參與“閱讀城市”,讓厚重的歷史積澱點燃美好生活的熱情。楊浦利用濱江沿線的祥泰木行、電站輔機廠等工業遺產,打造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和各具特色的黨群服務驛站﹔在革命先驅留法勤工儉學出發地秦皇島路碼頭設置“初心啟航”展廳,開設“人民·秀帶”直播間,組建講述楊浦濱江文物故事的志願者隊伍,全方位宣傳展示上海和楊浦建設人民城市的生動實踐。
楊浦持續引進承辦“創意、時尚、活力”的各類活動,重磅文體賽事、國際藝術大展、時尚品牌發布紛至沓來,曾經的“工業鏽帶”煥新賦彩,帶動千萬人走入“煙火”“詩意”同在的生活秀岸,充分激活了城市更新的內生動力。

又踏層峰望眼開,更揚雲帆立潮頭。楊浦將不斷加強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的帶動引領作用,不斷提升“生活秀帶”建設能級,著力打造人民城市與現代治理雙目標、理論與實踐雙引領、遺產保護與城市更新雙創新的典范樣本,向著人民城市新實踐,創新發展再出發。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