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科創漕河涇:下好開發區創新發展“先手棋”

2024年01月02日09:57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2023年已經揮別,2024年正在開啟。在過去的一年裡,ChatGPT引爆全球人工智能熱潮,第六次科技革命星火蔓延,引發人們對未來科技創新和技術發展的大膽暢想。

在過去的一年,漕河涇開發區聚焦科技創新,面向世界科技創新大潮,深度融入“0—1—10—100”科技創新全過程,瞄准高風險、高價值的重大“產業命題”,向頂尖科學家、高質量孵化、基礎研究成果轉化、顛覆性技術、功能性平台、未來產業主動“出招”。

上世紀80年代,漕河涇開發區從微電子工業起步,歷經數次轉型,在上海產業發展版圖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漕河涇開發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歷經40年的發展,承擔著上海產業發展的重大使命。而今,她又有了一重新的身份: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漕河涇開發區有深厚的創新底蘊,高舉“科創”旗幟,是漕河涇開發區的時代使命。新時代,漕河涇開發區將砥礪奮進再啟程。

激發原始創新“活力源”

《黑天鵝》作者塔勒布認為,非對稱性風險會給系統帶來不確定性,隻有實現“風險共擔”,將每一個參與者都納入風險系統,集體才能做出最優的決策,人類社會和世界才可以持續地穩定運行。

科技創新,從本質上講是高風險活動,越是對生產力發展具有重大突破意義的創新,其風險程度往往越高。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需要具備科技創新全鏈條系統觀、全局觀,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讓科技創新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參與者都有面對風險的勇氣擔當和責任利益。

聚焦0到1基礎研究階段,園區通過加大投入,支持科學家、企業家面向高風險、高價值的科學和技術難題。典型案例是漕河涇開發區聯合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上海長三角技術創新研究院,打造面向長三角顛覆性技術篩選培育的“上海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將在面向全球形成顛覆性技術創新網絡的關鍵節點,針對改變“游戲規則”的關鍵核心技術,通過全球化布局、開放式發現、邏輯式評價、滾動式支持、接力式加速等顛覆性技術創新運行管理機制,成立“顛覆性技術”項目孵化中心,篩選和培育一批標志性項目,搭建“顛覆性技術”項目投資平台,以“國家顛覆性技術專項+基金”的形式加速成果轉化,打造顛覆性技術成果加速和轉化基地。

聚焦1到10創新成果轉化階段,園區發揮產業資源優勢、專業服務優勢、耐心資本優勢,建立多元主體參與、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符合科技創新特征的新機制。2023年漕河涇開發區規劃引進一批關鍵項目,如國家級生物醫藥研發平台、上海科學智能創新中心、香港大學交叉學科國際研究院等。

在開展基礎研究成果轉化、顛覆性研究落地同時,漕河涇開發區匯聚了充沛的創新資源。如何將創新資源轉化為產業成果是關鍵。以香港大學交叉學科國際研究院(產業轉化中心)為例,這一產業轉化中心將是香港大學在中國長三角區域的重要“落子”,通過打造擁有香港大學特色的產業合作模式,推動高新知識轉移、成果轉化、產業孵化和落地發展。

未來五年,漕河涇開發區將攜手政府產業主管部門、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及各類市場主體,發揮國資國企資源撬動能力,在科創領域投資百億元,重點聚焦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生物醫藥、集成電路、顛覆性技術,培育產業發展的“核爆點”。

敢於改革突破“吃螃蟹”

漕河涇開發區誕生於改革開放初期,自1984年發展至今,經歷過多次產業迭代升級,一直走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最前沿。漕河涇能夠保持活力的秘訣之一就是根植改革“基因”。

產業園區競爭力和生命力的核心要素是創新。要保持產業園區的比較優勢和領先優勢,不能把發展停留於現有總量或規模的質量尺度上,不能停留於對別人的學習模仿和跟跑上,不能停留於核心技術和關鍵能力對他人的過度依賴上,而要依靠自身的改革和創新。

為開啟園區新一輪轉型升級,漕河涇開發區正在推進“輕資產、強服務、活機制”重點改革任務,簡單來說,就是實施“輕重資產分離模式”,加快漕河涇開發區市場化改革,提高服務專業程度,靈活機制推進創新發展。

輕資產運營模式最早是由美國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提出,是指企業聚焦於核心業務,以相對輕資產實現帶動全局的運營模式。近年來,輕資產運營模式已經成為國內產業園區轉型大趨勢,通過聚焦核心業務,強化專業能力,實現可復制矩陣式擴張成為園區發展的主流模式之一。

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為契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抓手,漕河涇開發區的“輕資產、強服務、活機制”改革將有助於其盤活存量資產,充分利用資源,提高資產運營回報率,帶動園區內企業創新發展。

未來,漕河涇開發區將聯合更多國際頂級投資機構和創業孵化機構共同建設高質量孵化器,助力硬科技企業培育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孵化器運營團隊高效能、可持續地融入孵化器建設運營,漕河涇開發區對運營團隊引入市場機制,實行新型激勵辦法,根據孵化成效實施階梯式獎勵、超額利潤分享等機制,以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產業孵化培育新模式。

打造創新人才“強磁場”

實現創新發展,人才是第一資源。在漕河涇開發區今年的重大科創項目清單上,一個個“響當當”的頂尖科學家的名字躍然紙上。

實際上,漕河涇開發區的人才資源十分豐富,既有國家級實驗平台、中國科學院相關院所等科研機構,又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一流高校,還有院士工作站等機構和大批國際國內巨頭企業,怎樣融合好這些資源,發揮好多元主體的優勢,是園區需要深度思考的課題。

在近年的科創探索中,聚焦人才培育工程,漕河涇開發區堅持匯聚頂尖科學家和專業人才要義,推出了未來人才“雁陣計劃”,構建漕河涇開發區高校人才培育實踐基地,支持開發區企業與高校聯合培養高等教育學術和技術人才。

用一組數字來呈現:2023年,漕河涇開發區舉辦各類招聘會61場,參會企業3167家次,沉澱產業人才簡歷4萬份﹔舉辦各類培訓315場,參訓人才2萬人﹔為2.3萬人提供人事人才服務﹔開展“人才綠洲”品牌線上、線下園區人才社群活動88場。

此外,漕河涇開發區還在探索建立園區人才大數據管理系統,上線“人才綠洲”數智平台,提供8大模塊30項智能服務場景,覆蓋人力資源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初步形成包含17個模型、1.19億條數據資產的平台,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提升人才服務質量。

構建國內高能級人才集聚新優勢,漕河涇開發區以國際化高校、市場主體,探索國際人才歸國創新創業新途徑,形成人才引育的“磁效應”,以高能級科研機構、顛覆性中心作為大引擎,增強國內人才集聚的“場效應”,並實施漕河涇開發區“科學家計劃”,為科學家等高層次人才服務提供保障機制。

營造企業創新“生態圈”

下好開發區創新發展的“先手棋”,基礎工作、專業人才已經就位,園區還能為科創主體提供什麼服務?漕河涇開發區從厚植多元主體融合發展新生態入手。

創新生態之於企業,猶如陽光雨露。漕河涇開發區堅持構建“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優化產業環境,推動科創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加速成長。

創新成本高、創新效率低是大部分中小科創企業面臨的難題。漕河涇開發區通過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實現創新資源共享,支持創新企業輕資產發展的創新生態。例如,漕河涇開發區與上海徐匯百羿醫學創新轉化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合作建設醫療芯片創新轉化平台,將為醫療器械企業提供醫療芯片和傳感器為核心的設計軟硬件整體解決方案,共同致力於醫療芯片和傳感器的研發和商業化,為中國醫療器械公司實現中國芯貢獻力量。

要搭建公共服務平台,則需要整合產業鏈資源,增加上下游企業合作機會。鼓勵大企業開放供應鏈、產業鏈,帶動中小企業形成融合發展的創新生態,漕河涇開發區聯合閔行區政府、華為、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的全國首個“上海昇思創新中心”,圍繞場景創新需求聯合攻關、應用創新孵化,打造基於開源AI框架的大模型產業賦能中心。

投資生態也是創新生態的重要支撐。科學家敢干、資本家敢投、企業敢闖、政府敢支持的創新需要各方資源配置支持,尤其是長周期的硬科技、顛覆性技術研發,需要耐心資本、長期資本的呵護。為此,漕河涇開發區協同上海園區高質量發展基金等58家合作基金公司、22家銀行、3家証券公司,形成矩陣式投資加速體系,同時與若干優質風險投資基金建立聯投、跟投機制,提高賦能能力。

未來,漕河涇開發區將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著力提升園區發展能級和競爭力﹔聚焦產業前沿方向,提升戰略產業預見性,集聚全球頂尖科技人才,加強研究成果的培育和轉化,完善科創服務體系,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打造科創大引擎,成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主陣地、人才高地、產業策源地﹔積極參與全球科技協同創新,力爭躋身世界一流的科技園區行列。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