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幸福新生活!海拔4900米吉角村易地搬遷

11月28日,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查務鄉吉角村易地搬遷儀式在拉孜縣楊浦路吉角新址舉行,標志著上海援藏重點項目——吉角村易地搬遷暨鄉村振興項目一期居住項目順利完成並交付。原來居住在海拔4900米的37戶143名吉角村民,遷入新家園,過上宜居宜業的新生活。
拉孜縣位於西藏自治區南部、日喀則市中部、念青唐古拉山最西部,其中吉角村距縣城30公裡,海拔近4900米,是全縣海拔最高的村庄,共37戶143人。
受地理位置及資金等限制,該村生態環境脆弱,基礎設施不完善,年平均氣溫低於零攝氏度,冬季群眾用水、用電存在困難,不適宜居住。村民們說,“每年剛進十月就下起了雪,所有的車輛都上不去,隻能步行,在冬季屋內比外邊還冷……”
吉角村原址房屋
“易地搬遷是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上海援藏聯絡組拉孜小組圍繞“中央要求,拉孜所需,上海所能”,會同拉孜縣委、縣政府,通過全方位調研了解群眾需求,利用上級政策支持和上海援藏資金,將整村搬遷至縣城核心區域楊浦路。
海拔降低800多米,告別了“高苦難”,搬進了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新居……新吉角村所在的楊浦路,交通便利,周邊基礎設施完善。搬遷后,村民們生活質量得到極大的提高,將享受到更好的就醫就學條件和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
當天,吉角村揭牌並舉行了鑰匙交付儀式,吉角村民手握鑰匙,開啟新生活。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拉孜小組全體干部還向村民捐贈了電視機,讓搬遷村民都能看上電視,進一步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增強發展致富的本領。
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聯絡組拉孜小組組長、拉孜縣委常務副書記、政府常務副縣長宮愛如表示,上海援藏拉孜小組將繼續努力、接續奮斗,在吉角村項目中更好地落實“四件大事”,實現“穩得住、能致富、強生態、可固邊”的目標。

新吉角村的“新生活”有著無限可能。在社區治理上,將引入楊浦區人民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模式,在吉角村試點村委、業委、物業共同參與的“三駕馬車”管理模式,開展“共謀、共商、共治”的探索,以村規民約激發基層治理動力,打造適應本土的睦鄰社區,試點開展社會治理的可推廣之路,真正在藏區實現“穩得住、能致富、強生態、可固邊”。

為推動拉孜縣吉角村易地搬遷暨鄉村振興項目高質量建設,上海援藏拉孜小組將搬遷安置、產業發展、就業創業與社會治理系統謀劃、一體推進。此次交付的為一期居住項目,目前二期商業項目也已竣工,美團、洛子科技、沙絹手工羊絨、沙縣餐飲等商戶將於2024年上半年入駐。三期公共服務配套及社區智慧化改造項目將於2024年10月竣工交付。
項目二期“上海街”效果圖
未來,不僅村民生活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優質的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和購物、休閑、娛樂等生活服務就業機會也更多了。以往畜牧業和外出務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新吉角村商業配套項目中打造有縣級共享助農直播間,扶持該村合作社發展,提高風干牦牛肉等特色農畜產品知名度和銷量﹔引進沙絹手工羊絨、沙縣餐飲等商貿服務業,為村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此外,依托拉孜縣西部實訓基地,新吉角村加強定向培訓,提升村民就業技能,促進就業。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