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睦鄰生活圈,打造人民城市實踐點?楊浦“大家微講堂”共同探討

人民網上海11月30日電 (董志雯)11月29日,楊浦區委組織部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第八講以“構建睦鄰生活圈,打造人民城市實踐點”為主題順利舉行。
楊浦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社會工作黨委書記孫紅兵,延吉新村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秦恆,楊浦區衛生健康工作黨委書記周志明,楊浦區地區辦副主任徐婭嫣等出席活動。
何為“社區大管家”?活動伊始,上海市社會建設研究會副會長、延吉新村街道社區大管家事務所理事長羅新忠通過生動的案例為大家講解了“社區大管家”模式的由來、做法及成效。自2019年開始,延吉新村街道試行“社區大管家”制度,作為一種新型社區治理模式,“社區大管家”制度通過近些年不斷探索研究、完善提升,協助居民區黨組織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改變了業委會執行能力弱的困局,暢通了黨建引領“三駕馬車”溝通協作的渠道,有效提升了居民滿意度、幸福度。活動現場還播放展示“社區大管家”一天的微視頻,讓觀眾親臨他們的工作現場,凸顯出了其居民區黨組織得力助手、業委會執行秘書、居民群眾貼心朋友等多重身份和作用。
怎樣提升“社區大管家”服務能級?“社區大管家”在延吉新村街道“構建睦鄰生活圈、打造人民城市實踐點”的行動中起到了積極作用,為了持續提升“社區大管家”服務能級,延吉新村街道聚焦重點區域打造“延七睦鄰生活圈”,與會相關領導共同啟動開工按鈕。“延七睦鄰生活圈”將更好地滿足周邊居民特別是老年人的出行、交流、學習、健身、娛樂等需求,為社區群眾團體開展活動、居民參與議事協商、社區開展難題整治提供載體和服務,讓社區更有溫度、更具活力、更有品質。
如何打造“睦鄰生活圈”?在微論壇環節,五位“延七睦鄰生活圈”見証者、參與者從不同的視角,分享了經驗與體會。在訪談中,延吉七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施菊分享了破解加裝“睦鄰坡道”難題的秘訣。第二睦鄰社區大管家暨友誼新村業委會副主任劉根娣講述了協同“三駕馬車”,共同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的過程。延吉七村物業經理庄旻騏介紹了物業公司參與“睦鄰坡道”建設的做法。上海百合花法律服務中心主任葛海英交流了社區法治專員融入“社區大管家”平台,為居民提供“家門口”法律服務的經驗。延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丁勇介紹了家庭醫生服務有關情況及睦鄰衛生點的構想。上海交大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易承志就主題進行了點評,認為“社區大管家”取得顯著成效,源於實踐上體現了建設“人民城市”的重要落腳點,並對“社區大管家”在構建睦鄰生活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意見建議。
楊浦作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將繼續結合區域實際,積極探索打造更多群眾“廣泛參與、共建共享”的服務型、樞紐型、特色型實踐點,全力打造“品質、溫暖、活力、善治”的睦鄰家園,提供更多人民城市的“樣板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