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體育博物館入選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2023年11月30日13:45 |
小字號

近日,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公布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名單,共53家,上海體育博物館入選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名單

圖片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貫徹“大思政課理念”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

圖片

運用紅色文化資源育人,是“大思政課”的重大課題之一,紅色體育資源是紅色資源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了不同形態的精神力量。上海體育博物館自2021年7月建成以來,積極整合上海體育博物館內外紅色體育資源,挖掘其中的價值意蘊和優秀文化元素,轉化為生動的思政課素材。開館至今,上海體育博物館已接待觀眾總計103,616人次,社會團隊431個。

四大主題展覽

傳承體育精神

上海體育博物館內常設凸顯中華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教育主題鮮明的展覽,講解員結合圖片、實物、影像對上海如何成為中國近代體育發源地之一、中國駛向奧運的漫漫百年航程等內容進行具體講述。弘揚中國運動員敢於拼搏、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和為國爭光的愛國主義精神。

圖片

競走運動員周余愚參加1936年第十一屆夏季奧運會時的“112”號碼布

圖片

國際乒聯終身榮譽主席徐寅生捐贈的奧林匹克銀質勛章

圖片

自行車奧運冠軍鐘天使奪冠時佩戴的“花木蘭”頭盔

參觀“歷史之舟”“奧運之光”“活力之城”“未來之窗”四個展廳層層遞進的展陳內容,觀眾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上海體育歷史和發展脈絡,感受中國體育人的拼搏精神與愛國情懷。

圖片

在常設展覽的基礎上,上海體育博物館還組織開展了各類主題沙龍、體育文化周末營、“博物館奇妙夜”和“體薈非遺•武林大會”等社教活動,策劃推出體育非遺項目科普、“體薈非遺”進社區等各類線上線下主題活動。

圖片

自行車奧運冠軍鐘天使向小朋友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和對體育精神的理解

圖片

帆船奧運會冠軍徐莉佳向市民朋友分享了自己作為奧運選手的心路歷程

此外,開展上海體育口述歷史、捐贈人講述等系列宣傳,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常設“萬萬沒想到”“聽藏品講故事”“小體,請回答”“小體鑒寶”等6個線上體育文化宣傳推廣項目。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拓展展覽外延

傳播體育文化

“移動的體育博物館”移動展車9月自徐家匯書院正式發車,行駛為車,停車為展,把體育文化送到市民群眾身邊。車內設有獎牌、獎杯等38套43件藏品,圖片33張,內容包括中國體育百年歷程、近代上海體育逐夢之路和上海健兒奪金時刻,運用實物、圖文和多媒體影像等方式進行展示,並設有志願講解服務。

圖片
圖片
圖片

移動車目前已在徐家匯體育公園、世界外國語小學和平和小學展出,后續還將陸續駛入其他校園、運動場館、社區街鎮、熱門商圈和賽事活動現場。

圖片

同時,上海體育博物館與徐家匯書院合作推出“體育之源•海派之匯”上海近代體育源起與傳承徐匯主題展。通過四個單元、68套95件展品、200多幅圖片的篇幅,介紹近代體育在上海的起源、傳播和在徐匯地區的傳承、發展,展示體育文化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的傳承有序、綿延不息。

圖片
圖片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上海體育博物館將以此次入選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為契機,加強與各地各校的聯系,開發特色課程,堅持“以體育人、以文化人”,更好地傳承中華體育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激發愛國情懷。

(來源:上海體育)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