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國際風,中國夢!2023中國國際品牌建設論壇在上海召開

2023年11月25日11:16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上海11月25日電 品牌,作為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之一,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參與國際競爭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凸顯。11月24日,由人民日報《國際金融報》主辦的“國際風 中國夢”2023中國國際品牌建設論壇在上海召開。

把握中國大市場優勢,建設享譽世界的品牌

國際風、中國夢,如何在時代洪流中講好中國故事,在國際視野中亮出中國風採,在全球范圍打造中國名片,是每一家中國企業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2024年1月1日,是《國際金融報》創刊30周年,國際金融報總編輯徐沖表示,正是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幾代人的奮斗,《國際金融報》已經從一張報紙發展成集報網端微和音視頻於一體的全媒體財經平台,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一支重要的媒體力量,每天為讀者和客戶提供和傳播著全球金融經濟信息。

“我們也是一個品牌,而且是一個正在走向國際市場的媒體品牌,在國際上我們有很多的讀者、朋友和客戶。”徐沖說,國際金融報30年有三個明顯特征,一是先鋒的開路者,二是堅韌的前行者,三是忠實的記錄者。站新征程新起點上,作為一個媒體品牌,我們要繼續為全社會國際品牌的溝通傳播作貢獻,同時我們也要守正創新加強自身品牌建設。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一個著名的品牌是一種無形的公共產品,代表著一個企業和一個國家綜合的、核心的競爭力。據統計數據,當前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總數中不超過3%,但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卻超過40%,銷售額超過50%。更重要的是,這些高端品牌在全球價值鏈中具有影響力。“我們應該把握住當前中國大市場獨特的優勢,以及全球最完整、最先進的制造業鏈條的基礎,從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並輔以中國文化的特色,可以斷言,未來五年中國市場的知名品牌將會超過現在的美歐及西方國家。”

提及品牌跨越“國界線”傳播,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高級顧問張光平表示,要把國際品牌的發展、競爭力的提升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科技自主度的提升密切地結合起來,我們國家的國際品牌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增加內生動力。“我們真正要創造國際品牌,必須要有國際專利來做支撐。我們要推動中國的國際品牌走向世界,必須要加強國際專利,把這個短板補起來。”

積極“走進來,走出去”,推動品牌創新升級

隨著中國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參與全球經濟程度穩步提升,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在千行百業深度內嵌。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出海,一路從“走出去”到“走進去”並進一步“走上去“,同時在中國持續推動高水平開放下,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走進來”並“穩扎根”。

論壇期間,來自國內外的頂尖品牌和商界領袖深入探討了全球化境遇下中國品牌國際化以及國際品牌本土化的經驗與挑戰,為未來的市場及企業發展提供富有價值的啟發與借鑒。

作為中糧集團旗下專業化的乳制品公司,蒙牛乳業經過20多年發展,目前名列全球乳業第七位。對於蒙牛從草原牛走向世界牛的建設國際品牌路徑,蒙牛集團副總裁楊曉君總結了三個關鍵詞:品質、品位、品行。

對於中國品牌國際化,太和生技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郭襄颍特別強調了公益責任。深耕中國市場多年,博士倫亞太區視力保健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王瀾介紹了“一個外資企業在中國的正確打開方式”。

企業在國際化發展過程中,應如何重新定位以打造差異化優勢,以應對本土化競爭?在圓桌論壇環節,對於中國品牌近年的變化,華福証券副總裁蔣鬆榮、赫力昂中國副總裁兼企業事務部負責人傅悅、渣打銀行(中國)公司事務及品牌和市場部品牌總監陳雯婷、安盛天平首席市場營銷及公共事務官黃長青、一嗨出行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蔡禮洪等與會嘉賓進行了探討。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