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斷崖式降溫持續,今日初冬體感上線郊區最低僅3℃,今冬會有極端寒潮嗎?

2023年11月13日09:10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昨天(12日),上海中心城區最高溫隻有12.7℃,創今年下半年新低,金山、奉賢、青浦和崇明等郊區更是發布了今年下半年以來的首個寒潮藍色預警信號。

強冷空氣帶來的斷崖式降溫還在持續。今天(13日)申城氣溫再下探,市區最低溫7℃,郊區在3℃至5℃,可能出現霜或者暗霜,妥妥的初冬體感。

從全國來看,11月12日至21日有兩股冷空氣影響我國,南方地區氣溫持續偏低,西南陰雨日數較多。也就是說,在本輪冷空氣之后,回暖也只是暫時的。上海中心氣象台預報,申城明天白天起回暖,預計周二和周三的最高氣溫在16℃至17℃,最低氣溫市區在8℃至9℃。周四前后,受冷空氣擴散南下影響,上海將再次上線“雨水+大風+降溫”。

冷空氣一波接一波強勢來襲,這個冬天會出現極端寒潮嗎?

日前,國家氣候中心剛剛官宣,中等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形成,並將持續到明年春季。受其影響,並疊加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或將打破2016年最暖年紀錄。預計,今冬到明春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階段性冷空氣活躍,南方地區降水偏多,復合型氣象災害風險加大。

中央氣象台表示,根據這個氣候趨勢預測,今冬我國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階段性冷空氣活躍,復合型氣象災害風險加大。

這個冬天還會出現寒潮嗎?答案是有可能的,但是否能到“極端”,也就是冷破紀錄,仍不好說。因為厄爾尼諾事件會對氣候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是非常復雜且不確定的。

氣候之復雜,不妨參考前兩年的天氣表現。與厄爾尼諾相反的拉尼娜事件,一般來說會帶來冷冬,但在拉尼娜事件下的2020至2021年,我國出現了冬季冷暖大反轉。

2020年末到2021年初,我國先后經歷四場大寒潮。2021年1月初,來自數千公裡之外的極地冷氣團,更是讓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市共計60個氣象觀測站的最低氣溫突破或達到建站以來歷史極值。

這是一次極端寒潮事件。可緊接著當年2月,我國又經歷了一次歷史罕見的回暖過程,近500個國家級站點打破2月歷史最高氣溫紀錄,生生把氣溫由偏冷,拉成了史上最暖2月。結果這冷暖大起大落的極限拉扯,竟導致那年冬天成了個暖冬。

所以,在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形成的氣候背景下,對一個長達數月的時效進行預測,就很難說到某次天氣過程(比如一次極端寒潮)那麼具體了,因為不確定性因素太多、太復雜了。但至少從目前氣候中心預測來看,氣候變暖的驅動影響仍在,整體來看,今冬可能又是一個偏暖的冬天了。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