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教育| 科技

六年相約相伴,是"小葉子"對四葉草最長情的告白

2023年11月10日15:38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我與進博共成長 不負青春不負夢

六年相約相伴,是“小葉子”對四葉草最長情的告白

這裡是上海,夢開始的地方﹔我們都是,年輕的力量﹔志願青春,書寫新時代華章﹔我們在上海擁抱明天的太陽。

10月17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志願者上崗宣誓儀式上,再唱起《年輕的力量》,再喊出“為進博,一起來,向前進,博青春”,上海交通大學的志願者“小葉子”劉盛磊心潮澎湃。“六年級小葉子”,全市隻有他這一片。

連續六年,進博會如期而至。連續六年,他也如約相伴。一厚沓志願者証件上,面龐從青澀到成熟,入黨、畢業、保研、即將走出校園……進博會見証了他的青春,也被他的青春滋養。

最美的微笑,最熱忱專業的服務,作為進博會最靚麗的青春名片,過去5年,有2.5萬余名“小葉子”服務進博,贏得了中外嘉賓的肯定。今年,團市委從本市42所學校招募會期志願者5725人,他們繼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精神風貌。

她說,隻要穿著紅西裝,隻要站在“四葉草”中,不論服務點在哪裡,大家都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進博會志願者。

他說,每片“小葉子”,代表的都不僅僅是個體,而是上海青年,是中國青年,是中國對外交往的形象。

他們說,能在越來越多的大型賽會、開放平台上平視世界、增強自信,在志願服務生動實踐中錘煉意志、收獲成長,作為青年人,何其有幸。

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六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正是這一論斷的最佳注解。在這個“大平台”上,“小葉子”領悟國之大者,展現青春擔當,以堅定的信心、飽滿的熱情、奮發的姿態投身志願服務,勇挑重擔、增長才干,與進博共成長,為青春留華彩。

一期一會 更明白“責任”的分量

“請黨放心,我們將堅決服務保障好第六屆進博會,讓夢想在火熱的實踐中絢麗綻放。請黨放心,我們將與中國式現代化同心同向同行,敢為先鋒、勇挑重擔。”宣誓儀式上,情景詩朗誦《挺膺擔當,進博有我》亮出“小葉子”們青春向黨的錚錚誓言。

在5725名志願者中,中共黨員(含中共預備黨員)1128人,共青團員3776人,黨團員共計佔比85.7%,進博會已成為重要的為黨育人平台、新時代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的舞台。今年,團市委組建了進博會志願者臨時黨委與33個臨時黨組織,依托黨建帶團建機制加強對進博會學生志願者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工作的指導。進博會期間,“小葉子”團員以臨時團支部為單位,參照“支部學習六步法”,圍繞團市委編制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學生志願者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學習資料摘編》,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精神及在歷屆進博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重要論述作為重點,把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相結合,引領團員和青年在奉獻社會、服務群眾中錘煉思想、鍛煉成長。

每一次相約,都是一次雙向奔赴。志願者中,有過進博會志願者服務經歷的571人,佔比約10%。每年,數千名會期崗“小葉子”能夠快速上崗,不僅得益於志願者服務保障組精心設計的各類崗前培訓,也得益於“小葉子”講師團的傳幫帶。“小葉子”講師團的成員們從萌新到講師,他們更明白責任的分量,提前認真了解了每一項工作流程,隨時准備為新一批“小葉子”答疑解惑。

“我很高興能通過講師團這個窗口,將我們的工作收獲與所得分享出去,讓更多的‘小葉子’有所得,並感受到來自同伴的熱忱和溫暖。”上海理工大學的學生李林蔚說,這名“二年級小葉子”今年參與了錄制和講解培訓課程,並實時更新注意事項。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張亦唯連續三年擔任長期崗位志願者,這次主要負責港澳志願者及高中生志願者的帶隊,幫助他們完成場館實訓和配崗。她也想用自己的經驗讓他們在進博會更好地收獲成長。“我也會在志願服務的同時,多分享自己的志願故事和心得,帶動身邊的同學參與志願工作。”

今年9月,張亦唯在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賽會志願服務,完成工作后又馬上回到進博會崗位。她說:“在亞運會時,我做志願者的基礎服務工作,因此在回到進博會志願者管理崗時,我會更自發地為志願者們做好保障工作。助人為樂的光榮和自豪感無與倫比,我想一年年做下去。”

自信從容 來自縝密周到的准備

在“四葉草”裡,隨處可見身穿紅白制服,青春靚麗的“小葉子”。他們或善講解,或善引導,或善翻譯,為了服務好中外來賓,用足了十八般武藝。

走進5.2館國家展,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鮮艷的中國紅。上海大學文學院的祁丹妮每天都在這裡服務來賓。無論被問到什麼問題,她都從容以對。從容的背后,是努力。她手裡有一大沓資料,光展台信息整理文件就有80多頁,都要熟悉掌握。

她還自行了解了另外69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以及他們展台上的相關展品,並熟悉了整個5.2展館的動線布置和模塊設置,以便引導重要團組參觀時隨機應變。“我十分珍惜這次機會,也很享受服務他人,我會努力展現我們青年志願者的風採,展現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站在上海館門口做開篇講解的,是同濟大學“小葉子”沈元。除了普通話、英語、德語,他還能用地道的上海話進行講解。拿到第一版講解詞后,他認真將內容與展區、展品一一對應,捋順中文后,又劃出重點詞語和段落,進行翻譯標注。現在他手上的講解詞已經是3.0版,有7000余字。“介紹好上海館,我義不容辭。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讓八方來賓更了解上海。”

今年的崗前培訓從各個角度為志願服務做了縝密周到的准備。團市委志願者服務保障組積極對接志願者用人單位,首次舉辦千名志願者現場服務工作集中培訓,“2+2”模式的崗前培訓全面提升志願者服務能力,為“小葉子”配備的手環也讓數字化融入志願者管理中。

今年,團市委志願者服務保障組打造了進階式崗前培訓。前期開設市級專項培訓課程,分為必修課與選修課,涉及志願者崗前業務培訓內容。必修課包含政治理論教育、進博會通用知識以及志願服務技能等11門課程。134個選修課視頻分為經驗分享、成長感悟、志願風採三類課程。在進博會開幕前,“小葉子”還參加了4次實訓,其中2次由項目專員帶志願者巡館、巡崗,熟悉場館,2次是參與“啄木鳥”系列活動,包括糾錯、巡館和答題。

而今年首次推出的《“小葉子”上崗寶典(第一輯)》,是志願者服務保障組對志願者手冊進行再次梳理后,挑選出的重點和精華。其中包括場館布局、交通指南、餐飲保障等場館通識信息,最后附上館內的功能點位規劃圖和溫馨提示,內容豐富,查閱方便,為“小葉子”們充足了“電量”。

志願服務 為世界青年搭建舞台

現場引導咨詢、展會注冊管理、嘉賓聯絡接待、新聞宣傳輔助、交易數據統計、信息化輔助、迎送輔助保障、行政輔助保障、醫療衛生輔助,這9大類134種崗位上,都有志願者的忙碌身影,其中不乏港澳青年志願者和外國留學生志願者。進博會志願服務正日益成為世界青年開放共享的平台。

“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從兩千年前就開始了交往,由過去的絲綢之路到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兩個國家合作、交流不斷。”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莫麗說,“這次做進博志願者,我想通過短視頻,讓更多人感受烏茲別克斯坦文化。比如我的家鄉花剌子模的手工盤、地毯都很有名,我很想展示給中國的朋友。”

今年團市委還首次面向高中階段國際教育骨干學生招募會期志願者,來自上海市格致中學、向明中學、曹楊二中、西南位育中學等中學的8名高中生是歷屆進博會志願者中最年輕的。進博會期間,他們與高校志願者一起參加聯建聯學,在“混齡教育”中收獲成長。格致中學高二學生姜嘉瑄擔任了本次高中生志願者小組組長,她說:“作為進博的新生力量,我們要向八方來客、四海賓朋展示上海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面貌。”

除此之外,團市委還特別招募了一支港澳“小葉子”團隊,由近30名香港青年和9名澳門青年組成,多為“Z世代”青年。他們來自香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倫敦國王學院等29所院校,修讀專業涉及經管法等學科領域,參與了場館講解、秩序引導等5個不同崗位的進博服務。

澳門青年鄭偉星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攻讀計算金融碩士。即將畢業的他很希望能回國發展,報名成為進博會志願者也是為了拓寬視野,積累經驗,為未來打好基礎。“我提前查了資料,了解前幾屆進博會的活動與參展商規模。科技、醫療、食品這些細分范疇我都有所了解,有信心做好志願工作。”鄭偉星說,這幾天,他和同組“小葉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進博記憶。

崗位建功 青年突擊隊保駕護航

今年進博會,共有65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海量的會議文件和翻譯需求,處處考驗著譯員們的外交水平專業度。這背后,離不了上海外服“譯心譯意”服務進博會青年突擊隊的付出,連續六年,他們的翻譯服務得到了全球來賓的認可和稱贊。

“在我看來,翻譯工作是用語言架起中國連接世界的橋梁。”突擊隊成員施垚表示,隊員們將自己的特長發揮到進博會翻譯工作的字裡行間、一言一行,發揮到一站式交易服務平台背后的每一個塊面和每一組編碼,用自己的青春努力連接起中國和世界。

像這樣的“青春進博”專項青年突擊隊,團市委今年共組建了157支,從文化建設、交通保障、優化服務、項目攻堅等方面多維度助力第六屆進博會。面向全市“青春進博”創建集體,團市委開展了專題培訓,下發工作手冊,要求各創建集體在小組互學互訪中加入一次集中理論學習,把加強理論學習與激發建功立業有機融合、一體推進。同時,還建立了團市委聯絡員溝通機制,進一步指導規范有序推進第六屆進博會服務保障工作。

作為進博會期間最“早出晚歸”的團隊,市建交院進博會交通保障研究項目組青年突擊隊致力於提升參展客商出行體驗度、為他們做好交通保障。突擊隊隊長謝恩怡說,11月5日開始,隊員們在每天8時—20時共13個整點進行整點播報,分析每個整點的入場客流、軌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汽車、停車場、道路狀況等交通運行情況,以便時刻掌握動態,作出實時調度和決策。

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網絡體驗,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移動互聯網部組建了“青春進博”專項青年突擊隊。他們不僅負責國家會展中心場館的信號優化,還包括周邊高架路線、兩大機場到國家會展中心的高架路線、虹橋機場、虹橋火車站的信號優化。“讓用戶有更好的網絡體驗,不僅是責任所在,也是職業榮譽。”隊員游芷菁說。

記錄進博 展現青春中國的風採

10月31日,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落幕,華東師范大學“進”享雙循環項目組獲得紅色專項活動全國一等獎,組內的7位同學雖然專業不同,但興趣點卻一樣——進博會。

他們的調研圍繞進博會“助推雙循環發展的成效”“對企業融入雙循環的經濟增長成效”“對產業鏈優化升級的成效,以及通過進博會和雙循環提高人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的成效”三方面展開,形成了62個進博故事和50萬字新聞紀實冊,並以雲南省武定第一中學為起點,開展了20余場宣講活動,已覆蓋數萬人。

“能作為參與者,向其他地區的同學講述進博會和雙循環,讓更多人了解我國對外開放的成就,我感到十分自豪。”開展過多次宣講后,團隊成員崔舒晗感覺自己和進博會更親密了,作為一名“二年級小葉子”,她前腳剛回上海,次日就去參加了上崗前培訓,進入了今年的進博時間。“今年還有15所中小學預約了我們的宣講活動,進博會將通過我們這些‘小葉子’播撒得更深更廣。”

華東師范大學學生郭欣靈是一名短視頻博主,熱愛視頻制作。今年,她把自己的技能帶到了進博會,作為一名“小葉子”體驗官,她要用鏡頭帶領大家感受進博魅力,通過青年視角展現現代中國的快速發展。

像郭欣靈這樣的“小葉子”體驗官,共有400個。如今他們是進博會宣傳工作中重要的新生力量。白天日行兩萬步,奔波於各大場館之間,捕捉美好瞬間﹔晚上回校后,還要召開會議、挑選素材、剪輯視頻,隻為呈現出最好的青年風採和中國形象。

“能把自己的喜歡變成一項服務他人的工作,那我的喜歡就升華了。同時,能用鏡頭記錄進博故事、用相機講述中國對外開放的故事,我感到十分榮幸。因為熱愛,所以堅守。”無數這樣新的生命力在進博會志願服務中滋長,綿綿不息,迸發激情。

上海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周婷也是一名“小葉子”體驗官。她對一個故事印象深刻:2020年,一個阿富汗小伙帶著純手工的羊毛地毯第一次參加進博會,收獲了2000張訂單。這意味著2000個阿富汗山區的家庭有了一整年的收入。持續舉辦的進博會,改變了小伙子的人生,也改善了成千上萬阿富汗家庭的生存狀況。

場館裡多種膚色,展位前火熱洽談,在周婷看來,這是雙方合作意向的表達,也是進博會可觀成交額的體現,更是國與國之間共享機遇的縮影。“進博會的舉辦不但推動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經貿領域的合作,也為全球企業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促進了人文交流和友好往來。進博如此精彩,全情投入,才不負青春。”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