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高質量發展普陀在行動丨全區第一,人均可享公共綠地面積近30平方米,今日的桃浦之“綠”你見過嗎?

2023年10月18日15:49 |
小字號

截至2022年底,上海的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9.0平方米。而在普陀區桃浦鎮,全鎮綠化覆蓋面積581.79公頃,綠化覆蓋率31.25%。這裡的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如今已經達到了28.89平方米,位列全區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上海中心城區“綠肺”。

從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上海老工業區,到如今的城市綠肺。這一次,春風終“綠”桃浦地。

圖片

俯瞰桃浦中央綠地

寶鳥棲居

密植“自然森林”主題生態

鳥兒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在視頻號“老慢攝影”的作品裡,中心城區最大的開放式公共綠地——桃浦中央綠地的林深之處,白鷺、小黑水雞、黑翅長腳鷸等多種野生保護動物在這裡紛紛安下了家。

“生態好了鳥兒才會飛來,我住在附近,常常相邀同伴一起來這裡走走兜兜。”家住附近的居民張先生告訴記者,時不時地可以看到水岸邊鳥兒們在踱步、捕食。這種感覺讓他恍若隔世,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常住的田園間。

桃浦中央綠地總面積100公頃,呈“丁”字形分布,由一系列人行道、林蔭道、廣場、橋梁、觀景道組成,為人們提供多種穿行體驗。綠地由桃浦智創城公司開發建設,在智創城核心區內面積50公頃,北拓區域面積50公頃,建成后將成為中心城區最大的開放式公共綠地。目前已對市民開放了北三塊(609、610、620地塊)區域。

圖片

桃浦中央綠地

“在打造之初,我們以生態文明為導向,建設‘生態之城’,實現‘脫胎換骨’的轉型。”據桃浦智創城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在這裡,密植了自然森林主題的生態植被覆蓋,設計了以喬木林和野花草本地被為特色的植物主題,同時穿插布置特色花丘和活動草坪,呼應自然主題。

記者走進已開放的中央綠地北三塊內發現,這裡的植被分布錯落有致,各有特色。比如:620地塊配植風格為秋葉密林,多採用落葉變色喬木﹔610地塊配植風格為秋葉疏林結合特色花丘,609地塊配植風格為香花密林兼設市民草坪。“我們的總體綠植搭配是順應綠地的地勢起伏、道路流線來進行組團式規模種植的,從而打造一種‘行雲’成簇的效果。”桃浦智創城公司相關負責人進一步介紹說,此外,在保証節點特色樹木造景的同時,並不隻追求單棵喬木的個性,而是從城市綠地可持續生態發展的考慮出發,合理分配常綠落葉分布比例,保証各色植被的成活率及生長空間,全力打造擁有豐富物種完整的生態群落,以及季相分明的景觀空間。

疊山造水

“挖出”現代城市生態峽谷

上海有水,卻難見山。但桃浦中央綠地,有著一座最高點絕對標高為23米的小山,位於古浪路地道上方,是中央綠地的最高山、市中心第二高山。從古浪路敦煌路路口的綠地入口處走進去,沿著山間小路,三五分鐘就可以爬到小山的頂端,微微秋風中登高看山水長卷,心情好不舒暢。

“熟悉這塊區域的老普陀都知道,這裡曾經是工廠、廠房,植被少,綠化生態環境差。我們依托創新理念、智慧設計,地下造建筑、地上蓋綠地,疊山造水,因地制宜,在這裡‘挖’出了一個城市空間裡的生態峽谷。”桃浦智創城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桃浦中央綠地,北三塊以“靜”為主,側重打造自然山谷林地,即將開放的南二塊則以“動”為主,側重打造一個掩映在綠色生態之下的城市體育文化休閑空間。

遙看是綠地、深探有奧義,地上景觀和地下空間的自然融合是這塊綠地的最大亮點:從地塊周邊道路的自然草坡走進公園,在不知不覺中就可來到環繞地下湖的水岸空間中。置身水邊時,抬頭四顧是高低起伏的綠坡,仿佛置身在峽谷中,環顧蜿蜒的湖岸邊,錯落有致的地下建筑掩映其中,山坡裡隱藏著籃球館、真冰溜冰場、游泳館、文化休閑等各類公共場所。“現在,從綠地外圍及周邊樓宇看過去,是成片的大綠地,而當你步入綠地的下沉空間,綠色的山水間則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空間,市民可以在這裡休閑、娛樂、運動等等。”桃浦智創城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圖片

桃浦中央綠地

“不僅如此,我們充分利用了區域綠地率高、錯落的地勢起伏等特點,著重發揮了綠地系統‘滲、滯、蓄’的功能,從而達到‘淨’雨水源頭的目標,為‘用’雨水創造良好條件,減少雨水的直接外排量,最終提高城市雨水系統‘排’的標准。”桃浦智創城公司相關負責人進一步介紹說,2022年9月,在中宣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新聞發布會上,桃浦中央綠地還入選美麗中國優秀案例。

“沿著馬路,便得綠蔭成片,綠蔭叢中有小徑,曲徑通幽處,豁然開朗,一帶清流蜿蜒處,屋舍儼然,抬頭四顧,弧形建筑、錯落草坡,阡陌交通,怡然笑語。”這樣的城市“桃花源”,在桃浦,已逐步成為現實。

造綠更“護綠”

守護發展的生態底色

作為率先試點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的街鎮,桃浦鎮立足區域發展實際,創新建立了“鎮-基層(居、村、園區)”的兩級林長制工作體系。據了解,桃浦全鎮共設置鎮級林長2名,由鎮黨政班子主要領導擔任,鎮級副林長11名,由鎮黨政班子成員擔任,基層林長120名,由各屬地(居、村、園區)黨組織、物業負責人擔任,並將轄區劃分為79個責任區,實行分片包干,明確責任區域。

“不僅如此,我們還繪制了《桃浦鎮林長制責任包干片區分布圖》,構建起檢查督導、考核評價、日常巡查、部門協作、信息報送、第三方評估等6項工作制度,不斷完善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閉環監管的工作體系,並匯編下發《桃浦鎮林長制工作手冊》,全面指導各級林長開展工作。”桃浦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圖片

南北廳河

比如,在桃浦鎮新楊園區,在林長制責任包干指導下,“新楊護河護綠志願隊”每日分組、分時段在轄區內河道附近、林帶附近巡查、保潔。這支護綠守綠隊伍也不斷壯大,從最初的30多名老齡黨員、樓組長,發展成如今200多名黨員和居民群眾。志願者們共同參與外環林帶、南北廳河的護河護綠志願行動,他們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出現在河道邊、綠樹間,隨手撿拾清理河道、綠化帶垃圾,並沿河進行巡邏,對不文明的行為進行勸導,成為守護桃浦生態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來源:上海普陀)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