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音樂會,讓“聽得見”的閱讀跨越“看不見”的鴻溝

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當天,楊浦區圖書館總館響起悠揚的歌聲。一場專屬於盲人讀者的合唱音樂會,為視障讀者及其家屬送上“聽得見的閱讀服務”。

現場,在復旦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陳瑜老師的指揮與賞析講解下,近50名復旦學子引吭高歌,配合著鋼琴藝術指導王子路老師的專業伴奏,為讀者們帶來了《向雲端》《蒲公英》《這世界那麼多人》等動聽的歌曲。

音樂會上,還設有古詩文版塊,“和詩以歌”,演唱了《越人歌》《賞春》《紅豆詞》《思鄉》等歌曲。其歌詞來源於唐詩宋詞、《紅樓夢》等傳統經典,韻味十足。這些曲目,由陳瑜老師與合唱團學生骨干精心挑選而來,並提前半年准備,隻為能在音樂會上精彩呈現。
優美婉轉的歌聲,時而如一泓清泉流進聽者的耳朵,時而像一縷陽光照進聽者的心田。正如本次合唱音樂會的主題曲目《愛是我的眼睛》中所唱,“觸摸你的微笑,我好像看到了光明。握著你溫暖的手,我心裡充滿了溫馨……”

活動現場座無虛席,不少讀者甚至站立著觀看了全程。有盲協會員在活動結束后激動地表示,從音樂與歌聲中,自己感受到了滿滿的愛與力量。網上觀看直播的網友們也紛紛留言,“太美啦!”“空靈悠揚的歌聲!”“一場文化享受!”
合唱具有音色豐滿、織體豐富、旋律多樣、技巧復雜、要求嚴格、作品多元等特點。而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聽眾的共鳴。

楊浦區盲人協會數據顯示,楊浦區視障人士有6000人左右。此次活動是楊浦區圖書館全民閱讀品牌YOUNG書房下設的“悅音書話”音樂普及活動,每年與楊浦區盲人協會合作,自2020年起連續四年舉辦盲人節專屬音樂會。本次的音樂會得到復旦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復旦大學分會的支持。
作為閱讀+音樂結合的美育項目,“悅音書話”關注視障人群,希望通過送上“聽得見的閱讀服務”,跨越“看不見的鴻溝”,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普惠均等,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愛特殊群體,讓音樂溝通共通的心靈,讓愛成為心靈的眼睛。
(來源:上海楊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