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裡弄充電難?他們這樣破解

“現在電瓶車更換電池更便捷,也更安全了!”近日,家住四川北路街道永豐坊的居民欣喜地發現,弄堂口新增了一台智能充電櫃。該智能充電櫃的出現,不僅緩解了裡弄居民充電難的問題,也為老弄堂的安全性增添了一份保障。
四川北路1515弄永豐坊隸屬於四川北路街道永德居民區,是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舊式裡弄住宅,隨著弄堂內電動自行車數量日益增加,集中充電設施愈發捉襟見肘,飛線充電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居民們對增加集中充電設施的呼聲強烈。
經過大興調查研究,永德居民區黨總支發現,由於弄堂硬件設施限制,永豐坊已無合適的公共空間供建造非機動車車棚使用,主弄堂通道也並不寬敞,無法安裝集中充電設施。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做文章,改變民生問題?在多次實地走訪和現場勘查后,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曹燕將居民區安裝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列入了2023“頭雁聚力項目”,並積極整合街道和相關單位資源推動這項實事工程落地見效。
在推動項目前,曹燕還牽頭“兩委”班子成員、弄堂治理委員會成員、“社區四長”網格員、黨員和居民代表多次召開議事會,就集中充電設施的選址和安全標准進行了討論,居委干部將居民們提出的意見逐一記錄,並進行了梳理、分析。
在多次“頭腦風暴”后,永德居民區黨總支吹響了“網格哨”,觸發了“網格吹哨、科室報到、多方響應”的黨建引領網格管理聯動聯勤機制。“哨音”一響,街道社區平安辦主動對接,並協同參與走訪調研,很快在弄堂口保安室旁找到了一處可設置智能充電櫃的空間。
在多方的支持下,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智能充電櫃安置完畢並投入了使用,緩解了居民充電難的問題。
據了解,新款智能充電櫃外殼為鈑金材料,一櫃設有8個電池寄存位置,具有格口散熱、智能溫控散熱、智能斷電等多項功能,為居民充電增添多重安全保護。
永德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表示,接下來,將借鑒永豐坊智能充電櫃安裝經驗,繼續推進智能充電櫃安裝工作,力爭做到全社區覆蓋。
(來源:上海虹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