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100%簽約!東鄲小區拆除重建項目生效

2023年09月19日14:28 |
小字號

9月18日晚上10點,東鄲小區裡歡呼不斷、禮花陣陣。隨著最后一戶居民簽字的完成,東鄲小區拆除重建項目簽約率達到100%,正式生效!

“今晚要睡不著啦,晚上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現場,居民們和工作人員激動萬分。大家共同期待眼前的“老破小”住宅在未來蝶變為一處面向未來、有嶄新面貌的高質量居住社區。

圖片

東鄲小區地處五角場萬達廣場旁邊,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目前有8幢5層非成套住宅樓,一共670戶,老人以及困難群體較多,人均居住面積狹小。如今,歷經滄桑的東鄲小區建筑外表陳舊,道路坑坑窪窪,內部電線和牆壁上盡是積塵,環境臟亂且存在安全隱患。此外,這裡廚衛共用,衛生條件堪憂,居民生活不便,改善居住環境的心情十分迫切。

圖片

居民沈桂華今年67歲,從1992年開始就和愛人一起住在17.6平方米的房子裡,洗澡、去衛生間都十分不便,一直希望能住上獨門獨戶的房子。居民郭銀福剛退休1年,和女兒一起住在這裡,“我女兒每天都看著牆上牌子的數字,關注著簽約率。牌子翻到95%的那一天,女兒非常高興,如今項目100%生效了!”

圖片

居民黃金芳年近七旬,是東鄲小區的第一批住戶。自1967年起,這處房子裡的生活場景便充滿了她的記憶。如今,她在這裡照顧殘疾的妹妹。黃金芳說,老房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出行購物都很便捷,然而三戶人家共用一個廚房和一個衛生間的狀況卻相當難受,“衛生間太亂了,還有廚房那麼擠。”聽說小區要拆除重建,黃金芳抑制不住地欣喜,“有電梯了嘛,以后推妹妹出去就方便了。”

圖片

項目順利推進的背后,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努力。實際工作中,一些家庭“有本難念的經”。為了讓項目盡早簽約,滿足大家對拆除重建的渴望,在區成套辦的指導以及衛百辛集團、楊浦一征所的支持下,五角場街道成立了東鄲拆除重建項目街道專班小組和7個包保小組,深入細致地做好居民工作,共同推進項目順利開展。

圖片

工作人員們每天攻堅克難,由處級干部帶頭上陣,“5+2”“白+黑”,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問題,為有需要的家庭排憂解難。東鄲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張爭科和東鄲居民區的塊長,帶領包保小組成員們每天走街串巷,進行人員信息的排摸整理,並架起工作人員與居民之間的連心橋﹔項目推進過程中成立的青年突擊隊集思廣益,對工作開展提出不少好建議,並積極與居民溝通,幫助大家解決困難,獲得居民的信任和認可。包保小組第二組組長商懷華說,做工作的技巧是要抓住大家的共同利益,通過解決最大爭議點來解決問題。東鄲拆除重建工作專班負責人陳群表示,項目推進時還借助專業力量,為一線工作人員賦能。

圖片

87歲獨居老人鄭阿婆身體不太好,擔心一旦施工期間遷出去就難再“回來”,所以一直不肯簽約。小組成員細心與老人談心,了解她的想法,幫老人配藥、貼藥膏、送飯、送水,為她講解項目具體情況,終於獲得老人的認可。另一位獨居老人邵爺爺搬離老房,在鬆江某鎮居住。攻堅小組通過所在地村委會找到他,與他積極溝通,化解了他心裡一直存在的心結,最終完成了簽約工作。“要換位思考,充分理解群眾訴求。”工作人員王侃說道。

圖片

同時,小區的熱心居民也為工作的開展貢獻力量。居民阿史從3歲就居住在此,如今62歲的他在小區裡人緣很好,頗受街坊鄰裡的信任,工作人員和居民談心,離不開阿史的努力溝通。小區裡先簽約的居民們也起了“領頭雁”效果,居民沈叔叔發起倡議,請各位鄰居們為了居住環境的改善行動起來。居民杜先生從小就住在東鄲小區,簽約后和好朋友一起,與未簽約的鄰居交流溝通。

重建完成后,東鄲小區所在地將崛起5幢住宅樓,其中2幢8層、1幢9層、1幢23層、1幢28層,還會新建1幢3層社區配套用房,並新增變電站、智能快遞、垃圾房、門衛及地下車庫等建筑。項目拆除建筑面積17034平方米,新建總建筑面積373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09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機動車停車位約120個,改造后總套數688戶,共有9種戶型。

圖片

上海衛百辛建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胡茂華介紹,在新東鄲小區的設計上, 衛百辛將堅持“以人為核心”,充分利用地塊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周邊配套設施,建設高科技、智能化與綠色生態建筑的高中檔生態住宅。同時,充分利用現狀,調整和增設綠化,組成以“綠”為主題的居住環境,使之成為當地的亮點之一,提升小區的配套服務功能,改善小區原道路交通系統,並新增地下車庫,徹底改善小區居民的居住環境。

圖片

居民的幸福新居

指日可待

楊浦的城市更新

步履不停

  期待東鄲小區的華麗轉身!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