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調研手記丨深化改革,創新突破,打造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新局面

編者按: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今年以來,普陀區始終將大興調查研究擺在第一要位,全力保障調研工作扎實開展、取得實效。
即日起,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推出“書記調研手記”專欄,邀請各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結合一線調研實際談問題,謀思路,出舉措,旨在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用好調查研究的“傳家寶”,形成解決難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生動呈現助推普陀高質量發展的“靠譜”實踐。
深化改革,創新突破
打造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新局面
普陀區紅十字會黨組書記 范文翔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仍時有發生,交通事故、生產安全事故、火災、溺水等意外傷害成為影響人民健康甚至威脅生命的重要因素。開展群眾性現場初級急救培訓,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提高科學識險、合理避險、自救互救能力,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是紅十字會的傳統工作和法定職責,是紅十字會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真抓實干,廣泛調研查問題
今年4月起,結合中央、市委、區委要求開展大興調查研究工作,區紅十字會領導班子帶隊通過現場走訪、座談交流等方式,對結對共建的甘泉路街道延長居委會、桃浦鎮陽光二委居民區黨組織、5家冠名醫療機構和10家街道鎮紅十字會以及7家企業理事單位開展了紅十字工作調研。
調研
共收集到各類意見建議共計76條,針對應急救護培訓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應急救護培訓時間安排不夠靈活。救護員培訓班舉辦的時間大多為周一到周五白天上班時間,雙休日培訓開展得還不夠多,16課時的救護員培訓涉及到兩天時間,有些企業白領因為佔用工作時間太多而望而卻步。二是應急救護培訓宣傳面不夠廣泛。通常開班通知採用體制內發布招募或通過“上海普陀紅會”微信公眾號發布招募,由於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少、影響力不足,社會的宣傳廣度、輻射力不足。三是應急救護培訓內容設計針對性不強。面對不同的培訓對象,不能做到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應急救護培訓理論教學往往照本宣科、千篇一律,實操訓練較為枯燥乏味。
強化整改,推動發展出實招
為此,區紅十字會不斷修煉“內功”,多措並舉,推動應急救護培訓工作走深走實。區紅十字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團工作重要論述和紅十字事業重要指示精神,強化政治引領,完善制度建設,聚焦紅十字主責主業,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紅十字事業發展道路。突出“三救三獻”核心業務優勢,在參與我區服務中心大局與改善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等工作中凸顯區紅十字會的獨特作用。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竭盡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
應急救護培訓
區紅十字會還建立了“博愛普陀,‘救’在周末”雙休日培訓工作機制。在區紅十字會黨組的推動下,雙休日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寫入區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實施方案。根據企業白領普遍存在雙休日開展應急救護培訓需求,充分發揮紅十字志願者服務隊作用,組織開展雙休日應急救護培訓班,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做到“群眾有所呼、黨員有所應”。機關黨員服務隊和利群紅十字醫院、普陀區紅十字人民醫院志願服務隊聯手,以醫院應急救護培訓基地為依托,落實機關黨員服務隊雙休日輪崗加班、培訓師資安排、場地器材証書、培訓管理考核等組織工作。
區紅十字會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加大數字化創新,開辟“網上紅十字會”。為節省市民線下培訓時間佔比,區紅會調整工作思路,採用靈活培訓策略,改原先“純”線下培訓工作模式,為“線上線下”培訓相結合工作模式,線上以理論教學為主,線下以實操考核為主,兩條線齊頭並進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工作。一是開展網上應急救護培訓知識普及。邀請應急救護培訓師資,按照市紅會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標准,自制應急救護空中課堂小視頻,供廣大有興趣有需求的網民進行自學。二是組織各街道鎮紅會開展網上應急救護培訓,區救護師資通過網絡平台為報名參加的學員進行線上授課,打造線上教學平台,有效推動紅十字信息化縱向延伸,實現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的“互聯網+紅十字”工作新格局。
“紅十字應急救護普及培訓報名”入駐“一網通辦”平台
在做好普陀紅會微信公眾號、微博平台,拓展“博愛普陀 ‘救’在雙休日-應急救護員培訓”在線報名的同時,今年區紅十字會將“紅十字應急救護普及培訓報名”特色服務入駐“一網通辦”平台“隨申辦”普陀旗艦店,自6月起,分別在曹楊新村街道、長風新村街道試點上線,經過兩個多月的試運行,共有近200位市民參與報名,后期區紅十字會將面向各街道鎮開放報名通道,進一步優化服務,全面升級上線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報名平台。
深化紅十字會改革,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以人民為中心,區紅十字會始終把服務群眾作為全部工作的生命線。針對教學內容存在的問題,大力弘揚真抓實干、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根據不同教學對象設計各有側重的教學內容,採取理論與實操相結合、嚴謹與游戲相互動的教學模式,力求取得良好教學實際成效,讓學員學到急救真本領,營造“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穩扎穩打 主責主業顯實效
普陀區紅十字會圍繞市紅十字會部署的救護員培訓和普及培訓目標,實施應急救護培訓進社區、進校區、進園區“三區並舉”等各項新舉措。各街道鎮紅十字會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應急救護培訓深入學校、機關、酒店、商場、商務樓宇、企業、幼兒園、敬老院、福利院、公安消防等重點領域。六年來,共普及培訓市民及重點人群124370人,救護員10596人,其中,今年截至7月31日,完成救護員培訓1829人(2023年持証救護員市級指標1045人),普及培訓17770人(2023年普及培訓市級指標7660人,知識普及16167人),連續多年超額完成市級培訓指標。
應急救護培訓
做好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對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有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區紅十字會將大力發揚“人靠譜(普),事辦妥(陀)”的精神,深化改革、盤活資源,提高服務水平,創建新發展格局,努力打造特色群團、惠民群團、智能群團,積極落實“健康普陀365戰略”,不斷提升師資教學水平,鞏固提高培訓質量,推動應急救護工作標准化、專業化、常態化開展﹔積極發揮紅十字在公眾參與的應急救護培訓中的主體作用,為奮力推動新時代普陀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創新發展活力區、美好生活品質區”貢獻力量。
(來源:上海普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