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品種優化,技術提升!寶山區羅涇鎮探索葡萄產業發展新模式

2023年09月19日14:24 |
小字號

葡萄是上海四大主栽果樹中發展最好、效益最高的產業,也是滬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葡萄適栽廣泛、經濟效益高,但想要做到優質優價卻並不容易。

為了進一步提升地產葡萄品質,發揮葡萄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寶山區羅涇鎮引入本市知名葡萄品牌“施泉葡萄”,邀請“金山葡萄大王”盧玉金入駐羅涇鎮新苗村,共同探索葡萄產業發展新模式。

為“機器換人”作准備

“今年年底,我們會對露地栽培區域做全方位改造,一方面會新建設施化連棟大棚提高硬件水平,另一方面會對現有的葡萄樹形、品種做進一步優化,為今后機器採收做准備。”盧玉金說,葡萄產業也面臨其他農業產業普遍存在的用工難困境,隨著從業人員年齡的不斷增長,葡萄產業急需省工化技術與設備支撐。因此在接手新苗村葡萄基地后,他決心向著宜機化方向改造,不僅計劃新建設施大棚,還將通過嫁接與重新種植的方式對葡萄品種作調整。

在品種選擇上,他考慮增加“浪漫紅顏”“陽光玫瑰”“黑皇”等不容易脫粒、果實相對結實、穗型好的品種﹔在樹形架式方面,會優先考慮方便機械通過的棚架式樹形,在種植時也將結合樹形架式改良將葡萄果串相連成行、串型相近,方便今后引入的機器識別採收。

此外,盧玉金還將布局種植市農科院葡萄專家團隊選育的“申華”“申玉”等省力化栽培的葡萄品種,搭配省力化的技術與智能化設備,減少用工。

目前,盧玉金在金山的葡萄基地已實現開溝機、打藥等多個環節“機器換人”。今后,在新苗村種植基地,他將繼續嘗試新技術,探索出一套適用於葡萄產業,可復制可推廣的省工種植模式。

提升葡萄品質,為品牌鑄魂

葡萄品質好壞不僅與品種相關,還取決於管理技術。自去年年底接手新苗村葡萄種植基地管理后,盧玉金便著手將他為金山區葡萄產業化聯合體制定的“施泉”標准應用於此,並通過技術手段對棚內種植的葡萄品質做了全面升級。

在今年光照充足、雨水少等客觀氣候條件的加持下,新苗村基地大棚內的葡萄品質有了較明顯的提升,不僅甜度高,不同葡萄品種的風味也更加凸顯。濃郁的香味、清甜的口感,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

“我們在基地增加了有機肥的使用,提高了疏粒等管理環節的技術要求,將每畝地的產量嚴格控制在1500斤至2000斤左右,是市場平均產量的一半左右。”盧玉金說,犧牲產量是為了換取葡萄品質的提升。未來,基地種植的葡萄將不僅追求口感好、風味足,商品性也會成為重要指標,整體品質將有明顯提升,果粒、穗型出眾的葡萄將有機會按串銷售。

今年夏天,經過一年技術改良的10畝大棚葡萄銷售情況良好。不同於過去散裝零售,更新后的葡萄基地成立上海金玉蘭合作社,在品牌打造、禮盒包裝設計方面融入寶山特色元素,打造“施泉葡萄—寶山羅涇”新品牌,同時還將作為寶山區域品牌“花果寶山”以及羅涇“山海涇風物志”品牌名錄下的特色產品,進行全面推廣。

與此同時,盧玉金還對露天種植區域通過輪作一季水稻、增加有機肥等方式做土壤改良,待水稻收割后,他將新建設施大棚、更新葡萄品種,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預計到2025年夏天,這片種植區域就會有大量高品質葡萄上市。

“新苗村種植基地是我們和羅涇鎮對葡萄產業發展新模式的探索,在做好高品質葡萄生產之外,還將做好新品種引進、新技術試用研發等工作,希望能夠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全新生產模式,更好地服務上海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盧玉金說,施泉葡萄將持續加深與市農科院、交通大學等院校的合作,繼續試種新品種、嘗試新技術,探索葡萄產業發展的更多可能。

(來源:上海寶山)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