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服務“疊滿”,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煥新歸來!

2023年09月19日12:39 |
小字號

為全面展示“凝聚力工程”三十年來的創新發展,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經過優化提升和試運行,現已正式以新貌迎接市民!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大廳的公共區域在功能提升、資源整合后,釋放更多為民服務空間,帶給市民更多新體驗。

走進博物館,敞亮的大廳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館內室內飾面重點突出簡潔實用的功能性設計和借中山公園之景入館的友好性設置,讓博物館成為與中山公園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補型綜合服務空間。

午后,華陽社區居民王先生正在大廳沙發椅上和友人閑聊,享受愜意時光。大廳書架上新增了許多類別的報刊,讓喜歡讀報的王先生非常歡喜。“新的大廳環境很好,我常來這裡休息、讀報。”王先生說,“現在星期一也開放了,每天都能來這裡坐坐,蠻好的!”

工作人員介紹,博物館以實際行動踐行“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的理念,不僅在服務時間上“做加法”,大廳的公共區域現在每天都對外開放﹔更在空間上“做乘法”,通過內部挖潛,全面打開原有相對封閉的隔斷,拓展形成一口受理、閱讀、休憩、政務、參觀、臨展、活動等全齡共享、融合開放的為民服務空間。據統計,凝博館重新開放后,試運行期間,每天客流量都在千人以上。

綜合服務窗口

一口式受理更便捷

大廳進門左側的綜合服務區,打造了一口式受理的全要素服務窗口,黨組織關系轉接、黨務咨詢接待、“先鋒上海·四季行動”志願者活動報名、“午間一小時”資源對接、“一網通辦”自助機使用指導、“參觀+”預約、醫藥箱及其他便民物品借用……“黨務+參觀+政務+服務”模式,讓多種服務項目都可在此一口式受理。而一旁的“一網通辦”綜合自助服務終端機和居住証自助一體機,則通過數字賦能,為市民提供醫保個人信息查詢、城保繳費情況打印、就醫記錄冊更換、居住証辦理等百余項服務事項辦理。

一樓多功能廳

休憩、活動自由切換

如果想要辦一場演講,或是一次小型交流會,博物館一樓的多功能廳就非常適合。博物館將進門左側原先的會議室完全打開,改造成多功能廳,內設LED大屏和多樣性的桌椅、板凳,不僅增加了市民休憩空間,還承載了TED演講、小型活動、會議等復合功能,可隨時轉換成供約25人團隊活動的空間(20人以上團隊,提前一周預約),開放自由的環境,活動氛圍也讓人倍感輕鬆。

公共休息區域

全齡共享 融合開放

此次優化提升,博物館外部環境充分融入中山公園整體開放及品質提升,讓居民在公園中看景,景中樂游博物館。在公共休息區最能體驗這種感覺:在落地玻璃牆邊的桌椅上休憩,同時能欣賞館外中山公園景致﹔你還可以到自助咖啡機點上一杯香醇咖啡,靜靜享受閱讀時光。無論是看書學習,還是交友談心,公共休息區的全齡共享、融合開放,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喜愛的休憩空間和安逸時光。

(來源:上海長寧)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