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家曹鵬對話、視聽障礙娃參演,音樂情景朗誦會上電視,滬上全國推普周落幕

正如詩中吟誦的那樣:“上海之夜,萬家千燈點亮大愛的傳奇,浸潤的璀璨延伸心靈的足跡,以大愛的名義,每一次呼喚就是鏈接未來的重啟……”而每一次追光的過程,無不傳遞著濃濃期許和善意。
9月17日,上海市第26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落下帷幕。當晚,作為開幕好戲的《大愛交響》大型音樂情景朗誦會正式獻映上海教育電視台熒屏上。朗誦會台下,德高望重的著名指揮家曹鵬觀摩演出﹔而台上,青年演員陳佳瑋飾演的曹鵬與特教老師溫情對話。
經國務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基於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平台,上海市全國推普周活動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辦。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市語委辦主任楊振峰表示,推普周活動既大力宣傳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又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還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這屆推普周系列活動一站,《大愛交響》大型音樂情景朗誦會融合詩歌朗誦、情景劇演繹、器樂演奏和手語節目等,邀請滬上語言文字工作者、愛好者和一群有著視聽障礙的兒童們共同呈現。現場通過舞美設計元素——“光”作為視覺意向和主線,以指揮家曹鵬和特殊教育學校青年教師顧瑜之間的對話,以及盲童女孩王一寧與配音藝術家王蘇老師之間的情景講述,串聯起“大愛的呼喚”“大愛的堅守”“大愛的心弦”“大愛的神採”“大愛的溫度”等5個愛的篇章。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一電視節目正是以奮斗在幫困助學、慈善公益、特殊教育戰線的集體與個人事跡為創作原型,展現上海師生致力於特殊人群語言文字推廣傳播的成果。為呼應不同光線的寓意表達,不同篇章都巧妙設定各個主視覺顏色。
比如,開篇盲童女孩王一寧手中捧起的一盞盞“小桔燈”,示意心中不滅的希望之光﹔老師書桌上的“台燈”點亮,寓意師生之愛有溫度的指引﹔特殊教育事業鋪就的“光帶”,比方特殊教育就像在隧道裡潛心摸索,逐光而行﹔漫天的“璀璨星光”象征殘障孩子們獲得社會平等,每個人都有逐夢出彩的舞台﹔而尾聲處的“城市之光、融合之光”,則寄望新時代造就的大都市美好未來。
在心靈中,人人都是那一道光,被光照耀,成為光,發散光。現場,除了有語言文字事業工作者、行業愛好者帶來的合唱與誦讀節目,也有在老師帶領下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帶來的手語詩朗誦、器樂節目和舞蹈表演等,這些孩子在藝術世界裡盡情演繹著愛與夢想的故事,每一個像星星一樣閃光的生命都得以綻放。當天周日19:35,“綠葉台”上海教視邀觀眾沉浸式聆聽這一份屬於“愛”的交響,在語言文字魅力中感受、表達、傳遞愛的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