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才留得住、住得好!長寧“十四五”期間計劃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15000套

為更好地落實推進人才安居工程,近年來,區房管局結合區域特色不斷挖掘資源,打造多層次、多元化的人才公寓,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建設籌措150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滿足人才住房需求,真正實現人才引得進、留得住、住得好。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綏寧路迎樂路附近的虹橋人才公寓項目,看到一幢幢新建公寓樓拔地而起,配套設施也投入緊張的施工,一個宜居、宜樂、宜學、宜創、宜融的綜合性租賃社區已經初具規模。
虹橋人才公寓施工現場
虹橋人才公寓項目地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南臨周家浜,北與虹橋體育公園隔天山西路通過慢行步道相連,東鄰長寧公共慢行步道和外環西河,不僅自然環境優越,企業人才也聚集於此。該項目分為西、南、東三個地塊,總建筑面積達38.8萬平方米,其秉承“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全”的設計理念打造,提供5400余套不同房型的房源、1600余個停車位和30000平方米服務配套商業,以滿足人才多元生活居住需求。
“項目西、南地塊的外立面裝飾現已完成,室內精裝修和室外總體施工正在同步進行,東地塊則在進行第三層土方作業、結構大底板施工。”據現場負責人介紹,虹橋人才公寓項目的西、南地塊將於今年年底竣工,明年年初投入試運營,東地塊計劃年底整體沖出“正負零”,由地下基坑工程轉為地上主體施工。
作為上海市中心城區單項在建規模最大的保障性租賃住房,虹橋人才公寓項目建成后,將輻射臨空經濟園區、航空園區、進博會延伸區和大虹橋地區,重點對接航空服務業、人工智能、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及入駐長寧區的世界500強企業,為區域優化營商環境、招賢引才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從區房管局獲悉,為有效增加轄區人才住房供給,長寧區成立了“長寧區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小組”,並發布《長寧區“十四五”期間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行動計劃》,以四個“一批”鋪就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新道路。
璟宏公寓實景圖
除了虹橋人才公寓項目以外,在加大土地供應,建設籌措一批保障性租賃住房過程中,位於古北國際社區的黃金地段也推出兩個大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即璟宏公寓和璟辰公寓,共計提供房源約1400套。其中,璟宏公寓已投入運營且實現滿員。
與此同時,長寧積極鼓勵社會企業參與,納管籌措一批保障性租賃住房,現已將民企合景集團管理的建滔商業廣場項目和央企中海房地產管理的中海友裡項目納入轄區保障性租賃住房范圍,作為區級人才公寓定向為海外留學生供應,提供安居保障新服務。
晨品公寓實景圖
在新建、新增籌措之余,區房管局還在有條件的區域,改建籌措一批保障性租賃住房,並梳理存量資源,轉化籌措一批保障性租賃住房。位於延安西路上生·新所內的晨品公寓即為老舊廠房改建而成,該項目重點服務園區和周邊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時尚創意等產業人才。而位於仙霞路水城路的水仙樓項目,則為住宅轉化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由新長寧集團運營管理,通過“政府引導、公租運行、企業便利、百姓受惠”的回租模式,打造“多贏共享”的租賃新局面,積極發揮國資國企在租賃住房市場上“壓艙石”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區房管局還推出面向新就業群體打造的晨建公寓,其為鎮寧路405弄4棟征收后的老舊居民樓改建而來,每棟均3層高,分別供順豐、圓通兩家快遞公司的配送員以及長寧區的環衛工人居住。目前提供38套房源共104個床位,房型包括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和五人間。
晨建公寓的落成投用,也標志著區房管局在推進人才安居工程上取得了創新和突破。
晨建公寓實景圖
從“一套房”到“一間房”再到“一張床”,長寧區在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上不斷取得突破和實效。截至目前,已累計籌措房源11421套,完成“十四五”期間任務目標的76%。
據悉,在籌措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同時,區房管局還堅持完善更優更好的供后管理服務,包括簡化申請審核流程、提升居住環境品質、規范租賃行為、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等,通過提升各項目運營管理水平,讓居住人才收獲幸福感、歸屬感和安全感。
(來源:上海長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