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啟幕,余隆:在上海聽見世界,讓世界聽見中國

9月10日晚,音樂總監余隆揮棒上海交響樂團,為2023-24音樂季啟幕。這是一個海外名家全線回歸,青年力量蓬勃綻放的新樂季。開幕音樂會以青年華裔作曲家周天的《都會》開篇,樂隊首席、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柳鳴和青年鋼琴演奏家左章先后登台,聯袂樂團依次奏響伯恩斯坦的《西區故事》組曲及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
上交樂隊首席柳鳴擔任獨奏
樂季是衡量一個交響樂團職業化、國際化水准的重要標志。每年上海交響樂團樂季發布,都令樂迷翹首以盼。今年7月,樂季預售票發售當天,多場演出宣告售罄,小紅書上有樂迷自發為新樂季劃重點做攻略。駐團藝術家戈蒂埃·卡普鬆及艾申巴赫、迪圖瓦、奧古斯丁·杜梅、梅第揚、皮埃爾-洛朗·艾馬爾、斯蒂芬·霍夫、鄧泰山、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等海外名家的回歸,令一位樂評人感嘆:“不僅是大招連續出,更是直接、整體性地回歸以往的國際化。”
今年11月,余隆、上海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聯合委約的清唱劇《上海!上海!》將在上海全球首演。過去三年,余隆幾乎每周都會和主創團隊開越洋電話會議。他曾對作曲家阿龍·齊格曼說,希望他能用音樂畫卷書寫人類文明最寶貴的遺產。“這個世界唯一不會沉的一艘船,就是人性的善良。”
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開幕音樂會
為了擴大《上海!上海!》的全球影響力,啟動委約第一時間,余隆和上交就與海外“朋友圈”密切對接。“委約創作不能自娛自樂,演了一次就束之高閣。”今年在滬首演后,明年2月,余隆還將指揮紐約愛樂樂團在紐約上演。2024年至2025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德國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等全球著名樂團和音樂節都將接力呈現這部巨作。作為上海交響樂團的第三張DG唱片,《上海!上海!》還將於明年全球發行。
除了名家雲集,新樂季也繼續為中國青年音樂家搭台,開幕音樂會就是一個縮影。今年28歲的上海交響樂團樂隊首席柳鳴擔任獨奏,與樂團合作威廉·大衛·布龍改編的伯恩斯坦《西區故事》組曲。柳鳴曾演出過多個版本《西區故事》,與樂隊版本及室內樂版本相比,她認為這是最具創新的一個版本。“裡面包含了大量炫技片段,作品各個聲部之間的連接和對話也非常巧妙,比如小提琴大提琴的二重奏,就像是男女主角的對話。”
青年鋼琴家左章演繹“拉三”
音樂會上,青年鋼琴家左章與樂隊奏響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拉三”有著“世界最難鋼琴協奏曲”之稱,作曲家試圖讓鋼琴以一己之力與整個樂團的力量匹敵,幾乎逼近了鋼琴演奏力量的極限。有人調侃,“演奏此作等於鏟了十噸煤”。
“音樂行業需要薪火相傳,要給年輕人機會、平台、空間。”余隆鼓勵年輕音樂家,不要膨脹、好高騖遠,要以一顆平常心演好每一場。“現在很多人追求一夜成名、立竿見影,其實,我們的腳步應該放得慢一些。”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余隆
此外,今年也是“上交室內樂”品牌誕生40周年,音樂季將推出《上交室內樂》系列唱片,整理與回顧上交室內樂2014年至2024年間的現場錄音片段,以及開廳十年以來邀請的來訪藝術家們的室內樂演出精選。超過700分鐘的錄音和數十張唱片,將勾勒一幅上交室內樂十年發展圖景。
明年是上海交響樂團建團145周年,也是上海交響音樂廳開廳10周年。余隆說:“我希望上交能成為一扇窗,讓人們在上海聽見世界,也讓世界聽見中國。與此同時,我也希望做好務實、基礎的工作,讓豐沛的文化生活成為日常,讓普通市民真正在藝術中獲得生活的滋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