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借助金融科技風口,上海在通用AI、腦機接口、6G網絡等領域的布局初現端倪

從外灘出發,未來正漸行漸近

2023年09月10日08:59 | 來源:上觀新聞
小字號

1851年,上海第一條馬路通往外灘﹔1901年,外灘出現了第一輛汽車﹔1908年,第一輛有軌電車駛向外灘……“外灘的歷史,就是科技探路的歷史。”2023外灘大會開幕前夕,先導片《探路》拋出了一個問題:從外灘出發,我們可以怎麼走?

短短3天會期的外灘大會給出了一份答案:發軔於普惠金融,技術進步的邊界始終在拓展,金融與科創的關聯度愈發緊密。借助金融科技的風口,上海在通用AI、腦機接口、6G網絡等未來產業的布局初現端倪。

金融科技孿生共榮

在上海,金融和科技是一對“孿生雙胞胎”。特別是上海提出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的目標之后,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成“鄰居”,在陸家嘴早已不新鮮。

上海金融業家底深厚,科技創新得到了“金融活水”的長久滋養。2022年上海市金融業增加值8626.31億元,比上年增長5.2%,金融市場成交總額2932.98萬億元,同比增長16.8%。科創板自開板以來,支持科技創新的示范效應和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現。截至今年5月,科創板IPO融資8200億元,96%的企業獲得了創投資本支持。科創板的設立,吸引大批私募基金、創投基金投資科創企業,正在助力上海向全球科創中心邁進。

上海集聚了一批國家級金融要素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擁有各類中外資持牌金融機構1700多家,為上海發展金融科技提供了充足的發展動力、豐富的參與主體、海量的金融數據以及廣闊的應用場景。

與此同時,科技進步也反向推進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成了上海建設更高能級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著力點。

以區塊鏈為例,上交所信息公司的“上証鏈”已應用到多個券商服務場景中,比如在私募代銷平台上,將私募銷售時間從兩三小時縮短至15分鐘,同時依托區塊鏈技術,還兼具可信背書的功能。

“中國消費金融市場處於轉型窗口。”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方溪源在外灘大會上表示,在垂類場景獲客、精准數字營銷、專業化團隊等方面,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有更多的合作機會。金融科技在精細化運營、數據治理方面的能力,能夠有效助力金融機構自主化、智能化風控能力建設以及提升分客群經營的效率等,“在未來的生態圈中,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將有著更大的合作共贏空間”。

“科技創新已成為上海的城市標簽,上海有這個體量也有這個動能,通過科技建設來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瑞銀中國業務解決方案中心董事總經理鄭韻清也認為,與其他老牌國際金融中心相比,科技將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彎道超車”的最佳機遇。

先導產業搶佔先機

外灘大會主論壇上圓桌對話環節,談到科技變革,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張宏江、螞蟻集團董事長兼CEO井賢棟不約而同提到了人工智能的“iPhone時刻”和大模型的“新世界”。

今年1月《財富》雜志將大模型評為人工智能的“iPhone時刻”。張宏江認為,2007年iPhone發布以后,全球迎來了移動互聯網的黃金15年,大模型也將帶來AI時代的產業變革。井賢棟援引《奧本海默》的台詞,正如發明原子彈“不是一種新武器,而是一個新世界”,大模型的出現“不是一個新技術,而是一個新世界”。

如果在外灘大會科技展區逛一圈,不難發現,處於“iPhone時刻”的何止大模型?上海在三大先導產業和五大未來產業集群的提前部署下,6G網絡、腦機接口等未來科技正越來越近,數商生態也始終處於全國第一梯隊。

面對現有無線通信頻段趨於飽和的現狀,太赫茲頻段是全新的空間,也是6G移動通信、空間通信等關鍵技術之一。外灘大會展示了復旦大學余建軍教授團隊的“先進6G光子寬帶太赫茲通信系統”,基於光子太赫茲源、多維復用技術、先進的高階調制技術以及先進的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實現了高質量、寬帶太赫茲矢量信號的產生。“6G網絡比5G快百倍,如果5G是高鐵,6G就像是火箭,突破了信號傳輸的瓶頸,AR、VR、元宇宙等技術難題也將不復存在。”

“雖然大數據在行業內‘喊’了十幾年,不過數據要素發展到今天仍處於早期階段。”螞蟻集團數字科技事業群副總裁鄒亮告訴記者,近年來,上海、浙江、廣東、北京等各地數據交易所陸續成立,成立最早的貴陽數據交易所升級到了最新3.0的階段,國家層面也成立了國家數據局……

種種跡象表明,數據要素市場即將迎來爆發的臨界點。上個月,上海公布了數據要素產業三年發展藍圖:到2025年,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基本建成,數據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引育1000家數商企業。

目前,上海數據交易所的數據產品挂牌量已近1400個,每月新增數量超100個。上海數據交易所副總經理韋志林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上海數據交易所基於區塊鏈的數據交易鏈一期已經上線,和全國另外7家數據交易機構的數據產品已實現上鏈。接下來將推動交易機構互聯、數商主體互認、場內場外交易鏈接,著力建設數據資源、產品和資產統一登記和存証服務體系。

“6G商用離我們還有多遠?”記者得到的答案是還需10年左右。

“全國數據統一市場還要多久?”答案仍是“還在一步步穩步推進中”。

今年外灘大會上,這些未來科技的“iPhone時刻”,或許很難預判,但錨定了方向,從外灘出發,上海將越走越遠。

(責編:龔莎、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