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興中路這座“工字型”老建筑,風格現代

復興中路筑於1914年,如今道路兩旁樹木蔥蘢,濃蔭蔽天,同時不乏新舊式裡弄、花園住宅以及公寓建筑。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幢現代風格的歐式老公寓——復興中路1327號。
建筑本身
復興中路1327號圖示《1948年上海行號圖》
復興中路1327號復興公寓,原名伊麗莎白公寓,毗鄰新康花園和黑石公寓。建於1930年,佔地1093.38平方米,建筑面積1646平方米,屬於典型現代派風格。
公寓原始設計圖(北立面)
汾陽路、復興中路、陝西南路附近很多歐式公寓建筑,如南昌大樓、陝南村、大勝胡同等,與該公寓都出自同一設計師之手。
建筑為五層磚混結構公寓,整體呈“工字型”左右對稱形,北側設置主出入口和主樓梯間。
建筑外觀形式簡潔,裝飾集中於中央頂部。立面強調不同材質的質感和色彩對比,造型焦點在中部凸出的轉角部分,帶有裝飾藝術派特征。
建筑整體風格朴素大方,立面材料以灰白色水泥砂漿抹灰為主,上下窗之間的牆面飾有水平勾縫線。屋頂為平屋頂,頂層檐口凸出,線腳較淺。
立面整體仍強調豎向線條,豎三段劃分,中間內凹,入口設雨廈。二層以上二條凸出的白色豎線直達檐口,中間用紅磚砌筑的窗間牆呈三角形凸出。主樓梯間在外立面的形式以及材質的處理更明顯呈現裝飾藝術風格的特征,也成為建筑沿街立面的形式中心。
公寓內部呈對稱布局,其中部為主樓梯間,連接每層住戶,每戶住家有厚重的木門,帶有門牌號的鐵花小窗也是簡潔的裝飾藝術風格的體現。公寓兩側的圓形角樓也為樓梯間。
周邊建筑
思南文學之家
位於復興中路505號的“思南文學之家”屬於帶內院獨立式花園住宅。許多文化品牌項目先后在這裡落地、啟動。如今,這裡既是愛書人的一個向往之地,也是上海公共文化的一個地標,上海城市文化生態的一道亮麗風景。
同濟德文醫工學堂舊址
復興中路1195號院內現為上海理工大學的市區分部,同樣也是同濟大學前身德文醫工學堂的舊址。這座大樓建筑面積2725平方米。建筑為二層磚木結構,平面呈三面圍合狀,中部入口拱券門廊以塔司干式柱支撐,二層為弧形倒角陽台。陽台上端,還有假三層的閣樓,外呈弧形,作為裝飾有突出效果。
黑石公寓
位於復興中路1331號的黑石公寓是一幢帶有巴洛克風格的公寓住宅,高四層,主立面左右對稱,填充牆體和部分構件採用黑石石材。建筑正立面底層有一挑出的較大的門廊,石雕柯林斯雙柱支撐,上為露台,形狀由正彎及反彎三段弧線組成,立面中部牆體也採用了弧線形,加之屋頂中部弧形山牆及裝飾,顯示了巴洛克風格。
建筑路線推薦
思南文學之家→復興公園→同濟德文醫工學堂舊址→復興中路1327號→黑石公寓→克萊門公寓
資料:市文化旅游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