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老年人佔41%,這一社區如何獲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葛俊俊 實習生 汪禎儀
2023年08月04日17:52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市委關於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部署要求,打造人民向往的美好社區,上海各級黨組織積極推進“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這個一體化基層治理綜合工作平台,通過上下聯動、條塊結合、政學合作、媒體推動,探索中國式現代化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新路。根據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的工作調研,人民網上海頻道從基層鮮活的實踐案例中擷取一批可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社會治理樣本予以呈現,營造全社會關心賦能基層、共建美好社區氛圍。

上午9點半,路過新福康裡居民區花園綠地時,記者看到一位大叔正在專注地給盆載綠植和花卉澆水﹔等11點再次經過花園時,四位爺叔正悠閑地坐在新添置的木椅上,輕搖扇子聊著天,好不愜意。

新福康裡居民區花園綠地。人民網記者 葛俊俊攝

靜安區石門二路街道新福康裡居民區常住居民1504戶,常住人口3300余人,其中老年人佔41%,高齡獨居老人較多。近年來,新福康裡居民區立足老人實際需求,不斷提升為老服務品質,營造濃厚孝老愛親氛圍,著力打造幸福安康的老年友好型社區。

2022年底,新福康裡居民區成功獲評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讓我們來看看這一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長什麼樣。

創新“健康·5H”工作法,提升居民幸福感

“我們居民區是上海市首批健康居(村)委試點單位。”新福康裡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魏瑛介紹,該居民區由高層、小高層、多層、聯體別墅等構成,是匯集石庫門文化現代住宅樓特色的新型居住區。“我們總結創新了一套可持續的‘健康·5H’工作法,來推進健康居委建設與居民的健康協調發展。”

“5H”工作法。人民網記者 葛俊俊攝

在“靜·鄰一家”黨群服務站的牆上,“5H”工作法赫然在目,具體來說包括:健康·HERE、健康·HELP、健康·HEALTH、健康·HARMONY、健康·HAPPINESS五個方面。

其中,健康·HERE是指,社區不斷優化空間和資源配置,打造全域健康支持性環境,設立了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康健苑點、日間照料中心等﹔完善室內室外文體設施,室內活動室180平方米,配有身高體重測量儀、血壓計、血糖儀、體溫計、健康類相關書籍、健康宣傳工具,室外利用架空層設置健身器材和健康教育宣傳欄等。健康·HEALTH是指,社區加強健康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倡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如社區衛生服務站點醫生定期為居民開展健康講座、咨詢,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等﹔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邀請共建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針對性健康科普和健康生活方式倡導。

健康·HAPPINESS是指,居民區多年來不斷創新社區治理模式,鼓勵居民積極參與自治共治。從80號樓組成為上海最早一批自治示范樓組,到“涌現”出天香樓、福泰樓、圓夢樓等一批自治特色樓組,居民參與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福泰樓”內景。實習生 汪禎儀攝

走進39號樓組“福泰樓”,可以看到大理石地面打磨得錚亮,會客沙發整齊排列,樓道畫廊的展品均是居民多年的珍藏。魏瑛介紹:“這棟樓是居民區為數不多的一幢高層商品房,樓內80余戶居民經過協商,一致決定建立自治基金,共同出資聘請樓道保安人員,‘升級’居住安全環境,開展樓組健康活動等。”

“幸福鄰裡是社區黨建品牌,也是健康文化建設的最終目標。”魏瑛表示,當前,“健康·5H”工作法已貫穿健康居委試點建設的全過程。新福康居民區可持續發展空間和動力也越來越強,居民有了更高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多方聚力,讓為老服務資源觸手可及

裝修中的衛生站。受訪者供圖

路過花園綠地時,一旁的衛生站正在裝修維護中。“這個衛生站點從小區建立之初就有,不僅服務新福康裡居民,也服務我們對面的恆豐居民區。”魏瑛表示,在這裡可以實現居民不出小區就可以全科就診。

“例如一些慢性病患者上午在這裡看好病,不用去醫院拿藥,衛生站的醫生中午會到社區衛生中心將藥配好拿回來,居民隻要到這個站點來拿藥就行。”魏瑛說,待衛生站裝修后煥然一新,服務也會相應提升。

當前,在社區范圍內可以滿足老年人多元服務需求,如覆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嵌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長者照護之家、護理站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等,為社區老人提供康復護理、安寧療護、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醫療服務。

“小區有一些空巢老人,子女在上海其他區或是在國外,無法日常照顧。日托機構就可以滿足老人的需求,日托費也不高,一個月全托費用也就幾百塊。”魏瑛說,目前,日托機構可以容納二十幾位老人。

同時,在小區商務樓內設置的石門二路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也逐步進行了拓展和更新,可以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喘息式照護。此外,社區內的康復輔助器具租賃點,可以為老人提供輪椅、助行器、護理床等輔具租賃服務。

加強基礎建設,打造舒適的社區環境

加裝電梯是應對老齡化問題的一項重要民生舉措。新福康裡有42幢多層樓房,其中“架空層”樓房就有24幢。魏瑛說:“設計之初就有6000平米的架空層,1樓不住人,都是從2樓到7樓不等,這些都是沒有電梯的。”

2012年,魏瑛在新福康裡社區走訪時,就有不少退休的老人提出,能不能加裝電梯。“當時條件不成熟,也沒有相應的政策,就隻能靠自己。於是,我們就想辦法去外面學習,先后去了普陀、楊浦、鬆江等區參觀,還包車組織居民去浙江,讓他們自己選擇電梯品牌。”

96號樓加裝的景觀式電梯。人民網記者 葛俊俊攝

直到2018年,96號樓組成了小區內首棟成功加裝電梯的居民樓,景觀式的電梯成了小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也為小區加裝電梯按下了“啟動鍵”。

社區已成功加裝6部電梯。人民網記者 葛俊俊攝

“我們按照‘成熟一台加裝一台’的原則,目前已成功加裝6台電梯。”在加裝電梯的過程中,小區探索形成了“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多元協同”的工作模式,先后為11號樓、30號樓、106號樓、124號樓、126號樓的老人解決了“下樓難”問題。截至目前,還有6部電梯已進入審批程序。

此外,依托街道“三微”項目,新福康裡居民區將原先斑駁不堪、近80平米的公共空間打造成了生機勃勃的花園綠地。

“居民們有的出盆栽,有的出資金,有的負責維護。”魏瑛介紹,此次改造是在居委會、樓務會、街委會“三駕馬車”有效聯動基礎上完成的。“在這個項目中,我發現社區治理有時候過程比結果重要。這次改造既凝聚了資源,也凝聚了人心,這也是我們所崇尚的和諧社區。”

魏瑛表示,接下來,將以此為契機,在新閘路和石門二路轉角處,打造一個街區口袋公園,讓周邊居民能夠推窗見綠、抬頭見景、移步聞香,享受15分鐘可觸達的美好生活。更希望這個口袋公園是居民、商戶、上班族共建共享的小花園。

加大創新力度,推進科技助老與傳統養老銜接

“我們社區在全街道率先加裝了人臉識別系統,提升安全能級。”魏瑛帶著記者來到一棟樓前,對著屏幕進行人臉識別,“咔噠”一聲,樓道門應聲而開。

小區安裝的人臉識別系統。實習生 汪禎儀攝

“安裝人臉識別系統,是方便老人在沒帶門禁卡或者提物品時便捷進入小區,你看正對著大門,我們還安裝了防尾隨高清攝像頭,一方面起到震懾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整個小區的安全水平。”魏瑛說。

小區安裝的防尾隨高清攝像頭。實習生 汪禎儀攝

社區還為高齡獨居老人配置了親情電話機,提前預存老人子女和老齡干部電話,可以做到“一鍵撥打”,及時響應﹔為輕度失智老人發放了“孝信通”智能設備,在家屬手機顯示老人定位,設置“電子圍欄”,防止走失。

此外,小區通過信息化平台,有效對接為老服務信息。如通過“鄰裡石二”“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幸福鄰裡”及時發布政策、活動信息,提供講座、活動等小程序在線預約﹔提供培訓和幫辦,依托公益基地,開展長者數字“隨申學”項目,幫助老人使用智能手機和智能產品,提升生活便利度,助力老人跨越數字鴻溝﹔在社區衛生服務站、物業、居委會等場所保留人工服務及現金收費服務方式,為老人提供周全、貼心、直接的人性化、便利化服務。

“這些年,在區委區政府、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指導下,社區在為老服務設施逐年更新,從就醫配藥到醫養結合,從社區衛生服務站到綜合為老服務體,包括老年認知障礙群體也得到了更多關注。” 魏瑛表示,接下來,在硬件上還要不斷提升這些為老服務設施,在軟件上充實志願者服務隊伍,從精神上安撫和幫助這些老人。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