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周雨水天天見,我國首個台風今夜登陸華南,“洒水車”會影響申城嗎?

入伏以來,上海高溫天天打卡上崗,截至上周六已經連續5天破35℃。本周,上海雨水天天見,主打一個自由肆意,局部地區下雨、分散性陣雨、分散性雷雨隨機搭配。
上海中心氣象台今天預報,今天(17日)受副熱帶高壓邊緣的偏東氣流影響,雲系較多,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雨水輔助,高溫退場,申城最高溫約為32℃,在三伏天裡這已經是十分友好的了。時有陣雨或雷雨的節奏還會維持兩天,最高氣溫保持32℃至34℃。周中后期,待副熱帶高壓重新擴張,多雲晴熱+午后雷陣雨模式重啟,上海高溫依然少不了。
不過,本周的天氣主角可不是高溫,也不是陣雨,而是我們的夏日老友台風。昨天(16日),中央氣象台發布台風橙色預警,台風“泰利”正在步步逼近。預計今夜在廣東台山到海南文昌一帶沿海登陸(台風級或強台風級),成為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台風。
目前,“泰利”外圍環流已開始影響海南島和廣東沿海地區。受其影響,海南島、廣東、廣西等地將陸續承接強風雨天氣,局地或遭遇特大暴雨,並可能出現破壞力很強的台前颮線。
不過,台風“泰利”對上海沒有直接影響。中國氣象局提醒,台風“泰利”作為今年首個即將登陸我國的台風,影響不容小覷。居住或需要前往華南沿海地區的公眾應密切關注台風動向,避免進入台風影響危險區域,提前做好防台防風准備﹔如果在外面,千萬不要在臨時建筑物、廣告牌、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風避雨,盡快轉移到室內。
台風“泰利”是今年第4號台風,名字由菲律賓提供,是尖銳及鋒利的意思。今年登陸我國的首個台風,它怎麼不是1號?
這可不是命名機構漏掉了。今年1號台風是“珊瑚”,出現在今年4月也就是春天,名字由中國澳門提供。就台風本身來說,“珊瑚”很不高調,它活躍於遠洋低緯地區,生命短暫,也沒有對中國產生直接影響,但在氣象意義上,它卻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它的出現,填補了西北太平洋遠洋低緯地區三年拉尼娜事件以來的台風空白,並預示了厄爾尼諾的信號。
就在“珊瑚”出現的3個月之后,世界氣象組織宣布厄爾尼諾條件形成,一舉成為近日人們最關注的氣象事件。因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疊加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可能導致極端天氣頻次更多、范圍更廣、強度更強。
世界氣象組織5月17日發布的報告預測,2023至2027年這5年內,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這一概率達到98%。要知道,2016年可是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的歷史最熱年。
說回台風“泰利”,影響中國的台風,為何是由日本氣象廳來“上戶口”命名呢?這是因為從2000年至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的熱帶氣旋國際編號及命名,都是由日本氣象廳完成。在世界氣象組織中,日本氣象廳在台風領域的綜合實力長期保持一流水平,其基礎研究能力、監測防災體系、氣象科普和資料公開程度均居前列。這幾年,我國氣象預報水平和防災體系建設也突飛猛進,不斷縮小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台風的名字並不完全由日本氣象廳來提供,現在西北太平洋及南中國海台風的名字,由台風委員會的14個成員(中國、朝鮮、韓國、日本、柬埔寨、越南等)各提供10個名字,共同組成一個台風名字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