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四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將在上海中心開幕
唱響銳意創新矢志創造青春之歌
晨光熹微,上海青年科研人員從人才公寓出發,到研發機構開啟一天的工作﹔暮色四合,市區、郊區的科創園區仍然燈火通明,年輕的創業團隊挑燈夜戰……這是屬於上海創新創業青年的日與夜。
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指出,上海要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用心打造青年為之向往、皆有可為的希望之城。今天,第四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將在上海中心大廈拉開大幕。新時代的上海青年,又一次站到聚光燈下,唱響銳意創新、矢志創造的青春之歌。
在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捷眼中,上海是“人才密度很高的高地”,持續吸引著來自各行各業的人才。
以賽引才、以賽選才、以賽聚才。上海之所以能對人才產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受益於一個個“網紅”賽事IP帶來的“流量”。就在最近一周,上海市“星光計劃”第十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海市首屆中青年工程師創新創業大賽、第三屆上海市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密集啟動。作為上海重大賽事品牌,“上海科創”杯第三屆海聚英才全球創新創業大賽對優秀人才及項目的扶持與獎勵力度進一步疊加放大,獲獎選手可獲最高100萬元資助。這些豐富多元的賽事活動,營造了火熱的創新創業氛圍,為青年提供了更多嶄露頭角、脫穎而出的舞台。
“90后”李成濤在上海創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他帶領團隊不斷攻堅克難、啃“硬骨頭”,取得多項突破。比如,公司研發的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台和智能計算平台能夠快速發現活性高、成藥性好且結構新穎的候選分子。憑借這些突破,李成濤獲得了第九屆“創青春”上海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等獎項。他感慨,上海是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的產業高地。
對“雙創”青年成長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什麼?市科協一項調研發現,53.86%的青年人才認為是“較為寬鬆、促進創造力的科研評價機制”。
近年來,上海堅持以“放權”為用人單位添動力,以“鬆綁”為人才增活力,同時創新人才評價制度,如率先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推動由領軍企業等牽頭制定人才評價標准。對此,許多創新創業青年有切身感受。
上海思路迪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熊磊介紹,公司年輕人佔比較高,在考核、晉升方面不論資排輩,而是以貢獻和奮斗來評價人才,很多核心研發骨干、團隊負責人甚至總監級別高管都有“90后”的身影。“在上海創新創業,有全方位的人才政策、良好的營商環境讓青年釋放創造活力。”
本次論壇啟動“上海創新創業十大研修營”,面向全球青年開放報名通道,圍繞創新創業全流程設計課程,打通產學研用各環節,打造創新創業策源地,進一步助力青年人才發展。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周程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