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 |“脊柱上的拆彈專家”董健:做好醫生,一切為了病人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姜泓冰
2023年03月28日16: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董健醫生

“因為你們,我弟弟的眼裡重新有了光!”

3月16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病房內,患者家屬何女士為骨科主任董健教授送上了一面錦旗。回想起董醫生救治弟弟的過程,她禁不住又熱淚盈眶。

2022年,35歲的湖南小伙小何因患肺癌伴胸椎轉移,雙下肢癱瘓,輾轉多家醫院求診,醫生們個個搖頭,說“沒救了”。有人推薦說:“你們去上海找中山醫院董健教授吧,如果他不敢動手術就沒人能動了!”來到上海,他們沒有失望。董健教授在門診后就安排小何住院,一周內就率領團隊為他做了手術,切除壓迫脊髓的腫瘤,用椎弓根螺釘將脊柱固定住,讓小何恢復了站立、行走的能力。

不幸的是,因為后續治療被耽擱,幾個月后小何肺癌惡化,再次出現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背痛嚴重等症狀,找了幾家醫院治療都無起色,小何感覺“生不如死”,陷入絕望。不久前,救護車飛馳19小時將他再次送到上海,“哪怕隻有0.001%的希望,我們全家也要抓住!”小何姐姐告訴醫生。“隻要你不放棄,我們也不會放開你。我們一起努力!”董健這樣對小何說。一句話,就讓小何眼睛亮了起來。

董健和他的團隊再次施展超高醫療技術,將相關腫瘤組織完整切除。術后,小何不再疼痛,第四天起下肢癱瘓的肌肉又有了收縮跡象,“董主任他們是冒著巨大風險動了這場手術,解除了弟弟的痛苦,也挽救了一個瀕於崩潰的家庭。我想,這就是醫者仁心、父母心吧!”小何姐姐紅著眼睛對記者說。

“不管病人生什麼病,隻要他們有需要,我們就要有醫生來救治、照料!”談起這台手術時,董健醫生沒有多說“風險”,卻說了這樣一句話。

研究病情

突破禁區,為絕望患者帶去希望

董健教授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所長。從醫30多年,為了解除病人痛苦,他帶領團隊挑戰脊柱外科難度最高的手術——脊椎腫瘤整塊切除術,在國際上確立了領先地位﹔為了降低病人的手術風險和費用,他們研發改良醫療器械,並推進國產化生產。

全脊椎腫瘤整體切除手術難度高,因為前有胸主動脈大血管,一旦碰破,病人就會大出血而死﹔后有脊髓神經,碰傷一點,病人就會癱瘓﹔如果將腫瘤切碎摘除或刮除,又容易引起轉移復發。十多年前,董健帶領團隊開始開展研究。經過持續的技術改良和器械發明,如今單節段腫瘤隻需4個小時,甚至不輸血,大大降低手術難度系數。

在國際上,他們率先報道了3個以上椎節復發性脊柱腫瘤的整塊切除手術。那是一例四椎節多次復發的脊柱巨細胞瘤病例,董健教授17小時手術后完整將腫瘤切除,該患者已健康生存10余年。這台手術在全脊椎腫瘤整體切除領域突破了禁區,也確立了中山醫院骨科在世界上該領域的翹楚地位。

“膽大心細”,是與董健同事20多年的骨科副主任醫師周曉崗對他的評價。“用17個小時做這樣一台高難度手術,一般醫生都會有畏難情緒。手術過程中,碰到了各種困難,腫瘤與脊柱主動脈貼在一起的緊密程度,讓人腿軟……有責任心,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了解腫瘤壓迫神經造成癱瘓、病人生不如死的感受,才會做這樣的努力。”

憶起這台手術,董健隻微笑著說:“十多年來,這位來自東北的患者家屬每年都會給我發來感恩與祝福的消息,已經成了我的朋友。”

董健教授在做手術(右)

像這樣讓同行感嘆“太難了”、團隊成員說“震撼”的案例,還有很多。

比如,骨缺損及骨壞死是臨床疑難雜症。董健緊緊圍繞骨缺損、骨壞死修復所需的基礎條件和關鍵技術,進行了提高人工骨成骨效能並促進其血管化的系列研究,形成了多項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引用單位包括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等著名學府。並由此以第一完成人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相關項目也是中山醫院第一批進行專利轉化的科研成果,已有相關企業開始產品研發生產。

迄今,董健主持了8項國自然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863項目、973計劃等30余項課題,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26篇,單篇論文最高他引近200次。近幾年,帶領團隊發表影響因子大於10分的文章22篇。

董健教授在查房時為患者做檢查

悉心傳承,讓更多人成為好醫生

董健一直記得,1983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踏入上海醫科大學(即現在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第一天的新生迎新晚會上,國際斷肢再植之父、中科院院士陳中偉老師所做的演講。“我們骨科可以把病人完全治好!”“隻要努力,中國醫療就能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陳中偉院士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激勵,讓年輕的董健熱血沸騰,立志從事骨科,做一個好醫生。

從80年代末畢業留在中山醫院骨科工作,后來如願師從陳中偉院士讀博,到如今自己已培養博士等研究生68人,董健“做一個好醫生”的初心始終未變。

為了推動手術技術普及,董健教授連續12年舉辦國內惟一的脊柱腫瘤全切技術國家級學習班。如今,大多數中國開展這項手術的醫生,都來中山醫院接受過培訓。

他的研究生中,多人次曾獲得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衛健委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師等榮譽,部分優秀學生已成為二、三級醫院骨科主任。招生季,他受邀參加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招生宣講活動,為精心准備講演,不惜推掉了很多重要的活動安排。“這遠遠比不上為醫學院招攬優秀生源重要,因為那關系到醫學發展的未來。”

作為黨員醫生,董健曾赴雲南省廣南縣參加醫療扶貧活動,2004年回滬后,他在黨支部發起募捐資助當地貧困學生,后來又發展成為“上海中山醫院陳中偉院士希望獎學金”。讓他開心的是,當年第一批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接受資助的十個孩子中,就有四人追隨他們的腳步,考上醫學院成了醫學生。

帶教

積極科普,“一切為了病人”

面對不斷升高的發病率和患者及家屬的焦慮,董健率領團隊在診治了數萬例腰椎疾病患者基礎上,編寫了腰突症的系列科普書,三本書累計印刷18次,發行10萬余冊,在同類科普書籍中重印版次及銷售量均排名第一。系列書電子版放在“董健大夫個人網站”,網站訪問量1200余萬次。2014年,他因此成為國內首位因科普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醫生。2020年,他帶領團隊出版《骨健康必聽必看》叢書5本,獲得“上海市優秀科普圖書”榮譽2021rh出版《醫學科普基礎與實踐》﹔2023年即將出版“守護生命之軸”叢書3本。如今,他正聯合復旦大學各附屬醫院臨床專家,以打破專科分類的創新模式撰寫《復旦大健康》叢書18本。

問董健怎麼有時間做這麼多科普,他說:“我們門診分給每個病人的隻有5至15分鐘,醫生覺得說了很多,病人卻不一定清楚。我就想著,怎麼樣能讓病人滿意又不影響門診量。寫了書,我們自己買來送給病人,就是一種辦法。”

為電視台錄制科普節目。 本文圖片均由中山醫院提供

為了讓腫瘤轉移到脊柱的患者不喪失繼續生活和治療的信心,在2017年拍攝微電影《脊柱上的“拆彈兵”》的基礎上,2022年董健又率領中山脊柱外科團隊根據真實病例設計了腳本,出演、拍攝了續集《脊柱上的“拆彈專家”》,向大眾傳遞腫瘤脊柱轉移的科學診治理念,目前的主要媒體播放量已達2000余萬次。

作為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副主任委員,董橋還領銜成立了國內首個醫學科普研究所——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並擔任所長,聯合復旦大學各附屬醫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新聞學院等搭建了我國醫學科普的專業研究平台,今年初,它已成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