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大江東︱2022,《人民日報》10個關鍵詞看上海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葛俊俊 董志雯 實習生劉岍琳
2023年01月03日16: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即將揮別的2022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

這一年,上海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勠力同心,勇毅前行。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嚴峻考驗,上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努力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不斷描繪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施工圖”“實景畫”,前進步伐鏗鏘有力,浦江兩岸氣象萬千。

“四個放在”堅持不懈。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上海長期引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品格。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上海始終堅持把上海未來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來思考和謀劃。

大上海保衛戰萬眾一心。上海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打好超大城市抗擊新冠疫情的斗爭,堅定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大局,緊緊依靠全市人民,在全國各地支持下,凝聚起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全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經濟呈現V型反轉的強勁勢頭。

國家戰略落實有力。上海強化國家政策支撐和國家戰略牽引作用,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一周年碩果累累,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加快推進。

人民城市日新月異。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新征程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是指引上海奮力前行的航標。“使在這座城市的人引以為豪、來過的人為之傾心、沒來過的人充滿向往”,上海深入實施民心工程、民生實事,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歷史性完成持續30年的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

奮楫者先,勇為者成。人民日報大江東工作室推出特別策劃,梳理2022年《人民日報》報道上海的10個關鍵詞,看這一年,上海如何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關鍵詞一:踔厲奮發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刊2022年7月19日第9版)

奮楫者先,勇為者成。

上海這十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

歷經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經受住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考驗,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征途上,上海廣大干部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和對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排頭兵的姿態和先行者的擔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持續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開創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

《璀璨浦江日新月異 人民城市氣象萬千》

(刊2022年7月19日第10版)

上海文化一直保持著的高度——依托豐厚的文化資源,上海奮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大都市,“上海文化”品牌越擦越亮。舊區改造,是歷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近年來被列為全市16項民心工程之首。高效辦成“一件事”,是上海近年來大力推進的標杆性場景集成服務……人民城市,從最“實”處做起。

《上海探索超大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新路》

(刊2022年9月9日第2版)

超大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上海近年來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上海不斷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

《銘記黨的奮斗歷程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刊2022年10月17日第4版)

從黨的一大到二十大,我們黨走過了崢嶸歲月。黨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

《上海——將嚴實要求貫穿始終》

(刊2022年4月29日第1版)

上海市把做好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作為各級黨組織的重大政治任務,堅持黨的領導和發揚民主有機統一,在推薦提名工作中實現全市11萬余個黨組織全覆蓋、218萬余名黨員全參與,將嚴實要求貫穿始終。

關鍵詞二:勇毅前行 當好排頭兵先行者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刊2022年6月25日第1版)

襟江帶海,長風萬裡﹔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以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姿態和擔當,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穩步發展》

(刊2022年6月27日第1版)

襟江面海的上海,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高質量發展,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國際科創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上海發力新賽道鍛造新優勢》

(刊2022年8月14日第1版)

上海發力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三大產業發展新賽道,鍛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人工智能加速賦能實體經濟》

(刊2022年9月6日第12版)

隨著相關科技成果不斷落地,應用場景更加豐富,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助推上海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立開放潮頭 創世界一流》

(刊2022年2月24日第7版)

洋山港,已經成為國際航運樞紐大港,成為新時代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標志。

關鍵詞三:真抓實干 描繪國家戰略“實景畫”

《長三角扎實推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刊2022年8月24日第1版)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

《上海臨港加快擴大開放》

(刊2022年8月19日第10版)

成立近3年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加快擴大開放,為國家“試制度、探新路、測壓力”,加快塑造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和現代化新城。

《外貿活力在這裡持續迸發》

(刊2022年9月14日第10版)

一批高能級貿易平台及主體加快聚集,區位和交通優勢不斷凸顯,支持發展的相關政策持續發力……走進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上海外貿企業蓬勃活力扑面而來。

《凝聚開放共識 增強發展動能》

(刊2022年11月11日第1版)

11月10日,第五屆進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圓滿落下帷幕。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735.2億美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的背景下,這份亮麗的成績單難能可貴、分量十足。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的進博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主動擴大開放、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的滿滿誠意,也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能。

《上海浦東新區試點“文體旅一証通”》

(2022年11月12日第1版)

為激發市場活力、提振市場信心,以制度創新提升市場要素資源配置效率,上海浦東新區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啟動“文體旅一証通”試點——文體旅經營范圍不設限、准入門檻不受限,一次申請,所有項目可同時獲得許可。

關鍵詞四:共克時艱 打贏大上海保衛戰

《多措並舉為群眾排憂解難》

(刊2022年4月8日第2版)

為了打通“最后一百米”,上海基層社區多措並舉,黨建、社會和市場力量擰成一股繩,奮力排憂解難,在特殊時期體現特殊精神和特殊擔當。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一定勝利》

(刊2022年5月4日第2版)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上海黨員干部和市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疫情穩中向好,近2/3的感染者治愈出院,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堅持就是勝利,堅持一定勝利。

《大上海保衛戰中居民基本生活物資保障記》

(刊2022年5月24日第3版)

這是一場遽然而至的保供仗,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物質供應,成為打贏大上海保衛戰的基礎和關鍵所在。保供,先要保“暢”,貨暢其流﹔保供,就要堅持什麼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麼問題﹔保供,特殊人群需求是一項難題,容不得半點閃失﹔保供,物價穩是穩市場、穩信心的關鍵。從春到夏,微光成炬,閃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光芒。

《上海重整行裝再出發》

(刊2022年6月2日第1版)

取得大上海保衛戰重大階段性成果的上海,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積極探索超大城市常態化防控新機制,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回歸正常軌道。

《如常的上海,正在歸來》

(刊2022年6月2日第2版)

6月1日零點前,黃浦江、蘇州河兩岸的路障開始拆除。人流和車流涌出,流向外灘方向。觀景平台上,年輕人擺出各種造型——此岸是凝結著上海百年開埠歷史的“萬國建筑群”﹔彼岸,是代表改革開放成果的陸家嘴金融中心,和他們的笑臉一起被攝入鏡頭。如常的上海,正在歸來!

關鍵詞五:韌性發力 經濟走出V型反轉

《上海發布經濟恢復重振行動方案》

(刊2022年5月30日第2版)

《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5月29日發布。上海市將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加快推進經濟恢復重振。

《潮涌浦江投資熱 經濟重振勢頭足》

(刊2022年7月21日第13版)

2022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暨“潮涌浦江”投資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動啟動一個多月來,有179個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3700億元,掀起新一輪建設熱潮,推動上海經濟加快回暖。

《上海啟動8個重特大項目激發發展動能》

(刊2022年9月21日第1版)

9月20日舉行的上海“潮涌浦江”活動成果總結暨重特大項目發布會上,上海面向國內外投資者,啟動8個重特大項目,總投資額約1.8萬億元,旨在全方位多角度激發動能,促投資穩經濟,讓國內外投資者共享上海發展機遇。

《活力上海 消費升溫》

(刊2022年8月12日第8版)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2022國際消費季暨上海“五五購物節”7月31日在滬啟動。從7月至9月,上海將陸續推出“國際消費季”“全球首發季”“全城打折季”等活動,著力將“五五購物節”打造成為促消費穩增長添活力的重要引擎、支持市場主體持續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性平台。

《上海經濟加快恢復展現韌性》

(刊2022年10月28日第7版)

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上海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經受住了疫情沖擊的嚴峻考驗,呈現出較強韌性和內生活力。

關鍵詞六:上海樣本 人民城市日新月異

《加裝電梯 居民住得舒心》

(刊2022年2月13日第1版)

新春時節,上海閔行區100台加裝電梯項目集中開工。為了讓居民住得舒心,上海各地加快推進老舊公房加裝電梯這項民生實事。

《上海養老服務綜合體辦到百姓家門口》

(刊2022年9月1日第13版)

上海已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從2014年起,上海探索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模式,建設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何為綜合體?作為嵌入式養老服務的樞紐,綜合體裡包括老年人照護之家、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點、護理站或衛生站等,一個站點滿足多樣需求。截至2021年底,上海全市已建成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371家,實現街鎮全覆蓋並向片區延伸,今年還將再新增50家。

《上海完成中心城區成片舊改》

(刊2022年10月4日第1版)

7月下旬,上海最后一個成片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征收項目——建國東路68街坊及67街坊東塊征收方案生效,標志著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裡改造工作歷經30年終於完成。困擾上海多年的這塊民生“硬骨頭”被徹底啃下,交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答卷。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上海實踐》

(刊2022年11月3日第15版)

世界城市日由“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會主題孕育而來,是聯合國設立的首個以城市為主題的國際日,也是首個由中國政府發起,並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和支持的國際日。上海8年實踐,城市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市民幸福感不斷提升。

《讓社區服務更精細》

(刊2022年12月16日第1版)

“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考察時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要把政策落實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嘉興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劉俊說,“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將持續完善社區為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關鍵詞七:最佳實踐地 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

《讓人民當家作主,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

(刊2022年6月25日第3版)

“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上海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正努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最佳實踐地。

《不斷增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

(刊2022年8月11日第18版)

2022年7月21日,經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修訂后的《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於今年8月1日起施行。2002年制定,2014年修改,再到此次修訂,文本長度不斷增加至八十四條。文字漸豐的背后,是這部地方性法規不斷增強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

《“人民民主就在我們身邊”》

(刊2022年9月9日第5版)

廣泛設立信息採集站,深入基層開展“面對面”問策,通過雲上議事會客廳等形式進行溝通……近年來,上海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中,健全機制、豐富載體,實現人民群眾的廣泛持續參與。既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也有完整的參與實踐,事實証明,廣大人民享有的民主是廣泛充分、真實具體、有效管用的民主。

《最后一個“斷點”是如何打通的》

(刊2022年10月27日第15版)

上海市在推進黃浦江、蘇州河岸線公共空間貫通開放、改造提升工程中,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找方法、找思路,抓住黨建引領下的自治、法治、德治共同發力這個關鍵,充分發揮全過程人民民主,得到了大多數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打通了蘇州河岸線貫通開放最后一個“斷點”。這一生動實踐,具體詮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同時也是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的一把“金鑰匙”。

關鍵詞八:追古慕新 文化科技活力迸發

《感受中華文明探源的魅力》

(刊2022年8月12日第4版)

華夏文明之源燦若滿天星斗,相爭相融,河洛之間漸現“月明星稀”脈絡。文物界常有人說,看五千年文明去河南,現在不妨到上海看一看走出遠古迷霧的夏商周三代,曾經眉目模糊的先人,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推動下,展現出日益明晰且生動的表情。

《在中國空間站種植物》

(刊2022年8月30日第13版)

7月24日,中國空間站首個科學實驗艙問天實驗艙成功進入太空,隨后,載有實驗樣品擬南芥種子和水稻種子的實驗單元正式啟動實驗。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對水稻在空間站“從種子到種子”全生命周期的培養研究。一個月過去了,植物在空間站生長情況如何?微重力如何影響植物開花?這些發現將為探索更多適應空間生命保障要求的糧食作物生產提供指導。

《今天,需要怎樣的圖書館》

(刊2022年9月7日第10版)

近日,上海圖書館東館啟動首次大規模讀者公測,邀請市民提前體驗。更智慧的圖書館系統、最大程度的空間開放、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上圖東館以新的面貌和服務適應社會閱讀生態的變化,滿足大閱讀時代更為多元的讀者需求,朝智慧復合型圖書館邁進。

《搭建合作平台 共創美好未來》

(刊2022年11月7日第2版)

5年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影響力持續擴大,首屆頂科協獎頒發、三大頂科聯盟成立、永久會址啟用、國際科學社區正在添磚加瓦……在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進程中,論壇創辦之初規劃的美好藍圖正在逐一實現。

《水下考古再“發力”,長江口二號古船整體出水》

(刊2022年11月23日第11版)

11月21日,我國迄今水下考古發現的體量最大的木質沉船——長江口二號古船,在長江口橫沙水域成功整體打撈出水。長江口二號古船打撈是中國水下考古又一裡程碑式的重大成果,為深化中華海洋文明研究和文明交流互鑒研究提供了珍貴實証。

《構建開放創新生態 上海張江活力四射》

(刊2022年12月9日第13版)

張江科學城是上海科技創新的核心區和國家級科技高地。著力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持續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張江科學城聚焦了高新技術企業1800余家,2021年總營收首次突破1萬億元。記者走進這片創業熱土,聆聽逐夢圓夢的奮斗故事。

關鍵詞九:凡人微光 鑄就海納百川城市精神

《專注山川湖海 重繪古老江河》

(刊2022年4月22日第8版)

自2011年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李曉杰團隊,從校、箋、釋、圖4個方面,對《水經注》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團隊不僅沿用了傳統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方法,更在“精准復原”上開拓創新,用繪圖軟件將古代河流呈現在現今的比例尺地圖上。迄今,該研究團隊已完成渭水、洛水等4條河流流域的研究,出版6卷成果集冊。

《凡人微光 處處閃爍》

(刊2022年5月15日第2版)

3月初以來,在疫情防控、物資保供、城市運轉、方艙醫院管理等方面,數十萬普通人站出來擔當志願者,共同守護這座人民城市。在職員工、青年學生、退休職工……在大上海保衛戰前線,處處閃爍著守“滬”有我、命運與共的凡人微光。

《與時間賽跑 為生命護航》

(刊2022年6月23日第11版)

陳爾真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急診重症科醫生,在此輪疫情防控中任上海市集中隔離點醫療救治組組長。作為負責方艙醫院衛生系統建設的應急處置專家,他帶領團隊參與方案設計,嚴格把關護理、院感、保障等工作流程,確保方艙醫院符合防控規范並有序安全運行,在7座方艙醫院、總計近11萬張床位的建設和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瞄准前沿 逐夢追“光”》

(刊2022年10月28日第11版)

十幾年來,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80后研究員王文濤孜孜追“光”。他和團隊成功研制出穩定的台式化激光電子加速器,捕獲到自由電子激光。借助這些“光”,科研人員能夠看清微觀世界,這項技術也將在更多研究領域發揮作用。

關鍵詞十:踐行初心 黨的誕生地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社區抗疫,居村書記當“頭雁”》

(刊2022年4月17日第2版)

上海疫情防控,把這樣一個群體驟然推到最前線,直面2500萬市民最迫切的民生需求,擔起各種急難險重任務,讓各項防控措施落地見效、發揮作用——他們是基層抗疫的“頭雁”,是在一線全力奮戰的居村黨組織書記。

《記大上海保衛戰中的廣大黨員干部》

(刊2022年5月8日第2版)

4月6日,上海市委發出致全市共產黨員公開信:“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連日來,廣大黨員干部聞令而動,在抗疫最前線亮明身份,讓黨旗高揚在大上海保衛戰第一線。

《帶教老師傳經驗 年輕干部長才干》

(刊2022年8月5日第4版)

對於不少剛剛走上崗位的年輕書記們來說,社區工作千頭萬緒,充滿挑戰,需要的遠不止一腔熱忱。為做好居村黨組織負責人隊伍建設工作,2018年起,普陀區探索建立傳幫帶機制,以全國最美基層干部梁慧麗、楊兆順為代表的一批居村黨組織書記成為帶教老師,與青年書記們手把手、肩並肩,共同為群眾辦好民生實事。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人民城市更有溫度》

(刊2022年12月6日第19版)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市不斷深化濱江黨建探索實踐,全力推動公共空間還江於民。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