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七日談 | 以“動”制“凍”,守牢有溫度的安全底線
今冬最強寒潮來襲,瞬時換季對上海的城市管理是場“應急”大考,如何以“動”治“凍”、御寒保暖,方方面面的應對都要體察入微、精細考量。一道道溫暖防線,既關乎民生,也是確保市民生命和城市有序運行必須守牢的安全底線。
《解放日報》報道上海的御寒保供舉措
市民的“關鍵小事”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大事”。上海各城運中心枕戈待旦,時刻監測著道路、橋洞、建筑工地等點位,一旦發生應急情況,巡查人員第一時間前往現場處置,處置結果第一時間上報系統,實現閉環管理。有些區的街道干部走家串戶給獨居老人送溫暖,有些給流浪人員及時送去御寒救助物品、請他們進入臨時避寒所,街面、公交站、社區綜合活動中心紛紛開出“溫暖驛站”。
捧上一杯熱氣騰騰的溫水、姜茶或泡面,讓暖意和關懷始終流淌在街頭巷尾。在老年人口聚居的小區,社區干部、樓組長哪怕一些暖心的微舉動,留個心、敲個門、問候一聲,也是消融寒潮的暖流,在老百姓最需要時送達,將城市管理的效能最大化。
如果說寒潮應急是“看得見”的治理,“防疫”則是一道動態變化的考題、時刻都在考驗著城市治理的“內功”。寒潮無形中提高了防疫工作的難度。
在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下,上海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在科學精准執行重點人群、重點行業、重點場所防控方案的同時,也在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
《新民晚報》報道張文宏團隊最新科普文章,詳解老年人積極打新冠疫苗的意義
上海充分發揮專家優勢,及時為公眾答疑解惑、提供指導。“華山感染”公眾號近日發表了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華山醫院張文宏團隊的科普文章,詳細解析了老年人為什麼要積極打新冠疫苗。上海正在開始新一輪的疫苗接種,為保障脆弱人群的安全健康樹立可靠屏障。
凡事預則立,想得細致深入些、做足預案、周密組織部署,方能從容不迫地守住安全底線。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周,闊別兩年的上海馬拉鬆再次鳴槍開跑。在科學防控指導下,確保1.8萬名選手安全參賽,實現了疫情“零感染”、安全“零事故”的辦賽目標,讓人信心倍增——隻要預案充分、應對得當,我們就能夠克服疫情的挑戰,恢復如常的生活。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